碧水源控制权最新消息(碧水源:三季度进入)

事件:2015年10月23日,公司发布三季度报告,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达17.00亿,同比增长31.56%;实现净利润2.53亿,同比增长51.47%,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碧水源控制权最新消息?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碧水源控制权最新消息(碧水源:三季度进入)

碧水源控制权最新消息

事件:2015年10月23日,公司发布三季度报告,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达17.00亿,同比增长31.56%;实现净利润2.53亿,同比增长51.47%。

点评:从行业背景来看:1)新《环境保护法》和“十三五”以环境质量改善为考核目标,都促使监管趋严,促进提标改造,而膜法是一条具备处理效果优势的技术方法;2)“水十条”,带来市场空间;3)国务院于十月发布的价格改革机制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到合理提升污水处理费用,该举措保护了处理效果更有但需要一定成本的处理方法,如膜法,也为碧水源这类膜组件的设备提供商,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

从公司层面来看:

公司业绩增长快。公司利用自身技术、品牌与商业模式创新,实现业务不断扩大,形成多个核心区域市场,同时合理控制成本与费用,使得整体经营业绩持续高速增长。

公司打造与地方水务龙头企业形成战略合作的模式,实现双赢。公司在报告期内,同前次公司与武汉控股的合作类似,与漳州发展形成战略合作,使公司的产品和技术能迅速得到推广,并随地方水务龙头业务的拓展而在今后得到进一步推广。

国开行子公司国开创新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开创行业先例,巩固公司水务龙头地位。国开创新以合计54.34亿,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的股份,定增后占股10.48%。1)助碧水源进入“国家队”名单;2)将有助于公司推进14个BT、BOT、ETOT和PPP项目的进度;3)为公司大同市政人脉;4)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国开行的属性使其贷款时限最长可达28年;公司和国开行或有可能在全国各省市联合设立基金;另外国开行还为公司提供了200亿的授信,此举是国开行第一次股权投资水务领域。

具有DF MBR的技术储备。能实现成本不超过3元/吨的净水,已有示范,该技术能将污水直接变成地表水II类或III类水质,实现高度资源化,能很好地应对今后的提标改造。该技术很可能成为公司增长的新引擎。

其它利好:1)净水器业务抗住小米冲击,增长较快;2)补充流动资金8.33亿,减少财务费用;3)净资产大幅增加,后续筹资能力得到提升。

盈利预测:综上所述,大背景利好,公司实力强劲,我们看好公司在今后保持高速增长,仍然对碧水源给予“增持”评级,预计2015-2017年EPS为1.10/1.48/1.68元。

风险提示:业务扩大、竞争加剧所带来的毛利率有所降低风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