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丛林的火车(穿越生命禁区的)

编导、拍摄、剪辑:李帅 航拍:石昊鑫

央广网巴彦淖尔8月27日消息(记者张佳琪)老一任车长赵永占结束了自己8年的值守,56岁的“新”车长张蒙河延续了为临哈铁路沿线职工运输生活物资的责任。“安全第一,生命至上”,这是张蒙河传承下来的“生命号”列车长的责任,他清楚地知道在广袤的“生命禁区”里生命的价值。

临哈铁路绵延1390公里,沿着边缘穿过了我国八大沙漠中的三座,沙漠深处中无数坚守岗位的铁路工人,都依赖着“生命号”列车送来的米、面、水和蔬菜等必需品过日子。从2009年铁路开通时的喜悦,到与黄沙多年的“拉锯战”,如今天翻地覆的变化,张蒙河既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张蒙河说:“今年5月,首趟满载农副产品的中欧班列开赴伊朗德黑兰。过去河套地区的农副产品要‘兜个大圈子’运到天津港再转海运出国,现在通过临哈铁路仅需要短短15天。”

穿越丛林的火车(穿越生命禁区的)(1)

图为“生命号”列车长张蒙河。(央广记者 张佳琪 摄)

滚滚黄沙里的“生命线”

这是一条从卫星上看几乎被沙漠掩埋的“线”,是中国最艰苦的铁路线之一,它穿越了大片的无人区。“连植物都很难生长,有的时候方圆几百公里,可能只有一户牧民。”张蒙河这么解释。

临哈铁路是通往我国西北,走向亚欧大陆更远处的重要路线,东起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临河,终于新疆哈密,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乌兰布和、巴丹吉林等多座沙漠经历了驼队运货、建设砂石路、柏油路、先开铁路、又通国道的变迁。每一次“进步”,都是在和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殊死搏斗。

“在这极端环境下,铁路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风沙就是最大的敌人。”张蒙河说。“生命号”列车2010年5月9日通车后,铁轨被黄沙掩埋成了常事,列车正常通行根本无法保证,“严重的时候,沙子在铁轨上积了1尺多厚。”

经过近8年的治理,如今黄沙埋道已经很少发生了,负责沿线防沙治沙的临策基础部治沙职工通过工程治沙和生物治沙,把沙害和铁路分隔开,让列车能够畅通行驶。

而作为这趟线路上的唯一的生活物资供应车,“生命号”列车保证了沿途10个大站,14个子站,9个治沙点职工的一切物资供应和上下班通勤。

“有了‘生命号’列车,职工们才有力量用自己的双手保障铁路的畅通,铁路才得以连通中国西北和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张蒙河看来,“生命号”列车每抵达一座车站,都意味着肉、蔬菜、生活和饮水等物资平安送到,捎给“线上”工人的生活必需品也能亲手交给他们了。随着列车到来的,还有问候和延迟一周的报纸。

每次列车抵达,车上、车下的职工们会一同搬货卸货、说说笑笑,站台上的热闹就像一场节日。

穿越丛林的火车(穿越生命禁区的)(2)

图为“生命号”列车长张蒙河搬运蔬菜、水果。(央广记者 石昊鑫 摄)

“骑着火车去旅行”

沙漠中处处是危险,铁路人依然迎难而上。

“当时能看到的只有一望无际的黄沙和孤零零的两条铁轨。”“生命号”列车2010年首发时,张蒙河正是其中一员。通车那天,领导曾反复叮嘱他注意线路沙害情况,不要涉险行车,也叮嘱一起的清沙职工,要多拿铁锹、洋镐之类的清沙工具,“全副武装”来协助“生命号”列车的运行。

随着列车一点点走向大漠深处,第一次进线“兴致勃勃”的张蒙河渐渐失落了下来,因为不论走多远,眼前的景象都没有太大变化,风沙才是这里永恒的主角。沙漠里没有高大的树木作为屏障,狂风以及如水般流动的沙丘变得无法阻挡。突然,一声鸣笛,火车在风沙中急停了下来,所有人都陷入到了紧张的情绪中。“没有路啦!轨道被沙子埋住了!”虽然关于“此行有多危险”的动员会提前就开过,面前的景象大家也做过心理准备,但是在场的每个人还是被这景象惊呆了。“与其说沙丘掩埋了铁轨,不如说铁轨深深的插进了沙丘之中。铁轨上的沙子看不出有多厚,一旦列车行驶上去,就会有脱轨的风险。”随行的基础部治沙职工立即拎起铁锨,走进狂沙之中,一点点清理被掩埋到没有尽头的轨道。

“因为刚一开线,沿途的沙害是个未知数,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只能靠我们列车上临时组织的清沙队伍。”张蒙河还清晰的记得,开线时的路线是从临河到额济纳,700多公里中大部分是荒无人烟的沙漠和戈壁滩,而远方不知道还有多少地方同样遭到沙丘的侵袭。而更让张蒙河心里焦急的是,车里还载着沙漠更深处站区职工迫切等待的淡水、蔬菜、肉类以及桌椅板凳、清沙工具等重要的物资。

“正午的沙子特别烫,鸡蛋放进去一会儿几乎都能蒸熟。”对于列车班组与基础部清沙职工来说已经顾不上热,尽快再次通车最要紧。大家纷纷爬上沙丘,将厚厚的黄沙铲去,渐渐露出明晃晃的轨道。灼热的阳光炽烤着每个人,大滴的汗珠滚落到黄沙之中瞬间便风干了。很多人的防沙服和眼罩里已积满汗水,有些人甚至热得脱掉了工服,半裸着身子,头上顶着毛巾在晒得滚烫的轨道里清沙。

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刚清理好的铁轨,还有在狂风下再次被掩埋的可能,所以他们选择了一边清沙,一边缓慢开车。就这样走走停停,用三、四天的时间,抵达了一个又一个小站,为驻守治沙点和中控车间的工人们送去了生活必需品。

“治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开通之初,临策线就是边治沙边运行。”张蒙河表示,最初的几年里都是这样,黄沙常把铁轨掩埋,列车只能走走停停。人们开玩笑说:“这是骑着火车去旅行”。

穿越丛林的火车(穿越生命禁区的)(3)

图为职工们在运水。(央广记者 石昊鑫 摄)

生命号就是我们的“家”

从铁路建线8年来,一直担任“生命号”运水工的李冬生早就习惯了以列车为家的生活,他的家也安在了这条铁路沿线的小站上。“我父亲就是老铁道兵,现在我的妻子、儿子都在这趟线上的苏宏图站工作,我的家就属于这里。”

62岁的“生命号”老列车长赵永占去年12月刚刚退休。“对这趟车的感情太深了。最初车里没有空调,在沙漠中行驶只能开窗,沙子就会吹到床铺上、枕头上、餐桌上甚至饭菜里。如今条件终于改善了,我又退休了,真的很留恋,还想多干几年。”

赵永占8年来在列车里规范了乘车职工的生活秩序、规范了吸烟准则,树立了很高的人气,但牺牲的却是自己陪伴家人的时间。“有2/3的时间都在车上度过,我曾经为了这趟列车的工作,连续3年没在家睡过觉。”

如今在“生命号”列车上任职的职工几乎都是四、五十岁的“老资格”。现任列车长张蒙河虽然是新上任,但也已经是56岁的“老司机”了。“常年在荒漠中的工作‘很枯燥、很寂寞’,年轻人受不住。而且铁路安全无小事,资历足够深才能负责得了这趟线路。一旦列车出了问题,沿途所有站点的每一个职工,都将面对断水、断粮的困境。”提到救援,张蒙河还表示,很多地方连汽车都无法到达,互做布其、格勒站周边几乎没有路,锋利的石子会导致车子爆胎,松软的沙丘会让车子陷住,那样更危险。“我们都是半军事化管理,只要按照规程和纪律做,就不会出问题。”

穿越丛林的火车(穿越生命禁区的)(4)

图为沙漠中的治沙网格。(央广记者 张佳琪 摄)

治沙人的快乐

微风中的沙漠是温柔而美丽的,尤其早晚时分,但美丽往往短暂。蒙语里,“乌兰布和”沙漠的意思是:红色的公牛。有人说这么起名字是因为沙漠太凶猛、太狂躁,黄沙总是铺天盖地涌来,如潮水般席卷牧场、农田,像末日一般。

在“生命号”的供应下,专门应对沙害的治沙点迅速组建了起来。治沙人默默无闻地守在沙漠中,铺设治沙网格,种植耐旱植物,保障铁路线通畅。在一线治沙队伍里,有句顺口溜这样唱,“一天能吃二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正是在他们的守护下,中国和蒙古的煤炭贸易风风火火,中欧班列穿越亚欧大陆驶向繁华的西方,一批批旅客看到沿途的风景已不再只是一片枯黄。

每周一趟的“生命号”列车对治沙人来说很特别。

“‘生命号’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物资补给,还是工人们上下班的‘专车’。”张蒙河说,这趟列车不用买票,除了运送物资,沿线百名职工也靠乘坐它上下班。“所以沙漠中的工人们一看到‘生命号’来了,便知道不是蔬菜食物到了,就是自己要回家了。”大家都会齐心协力在风沙中抢搬食物,换水,运送物资。“白天还好说,尤其在夜间,很多站点没有灯,在治沙点卸淡水、卸食物的时候,我们就负责在狂风中照明。剩下的时间,就是和站上的兄弟们聊聊家常。

“张哥,帮我捎点菜、帮我捎点好吃的。”张蒙河每次停车也会喜欢和站上的职工聊几句,也总会有职工拜托他捎带一些小东西。有人说自己的烟快抽完了、有些人缺了生活必需品,张蒙河回去之后就会专程为他们采购吃的、用的。“来回几趟,就成了兄弟。”

铁路人通过自己的奋斗在茫茫沙漠中划出了这绿色的“线条”。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长期铁路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哈铁路成了拉动内蒙古西北地区经济的“腾飞线”,更是连接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一条“生命线”。 历史上,临哈铁路的记载不多,但是它的故事却未曾随着风沙流逝。“回头看看,如今1000多公里的路上,普通的沙害现在很少了,严重沙害区的风险也减轻了,客运、货运列车已经几乎不会晚点了。这得益于沿线每名职工的付出。”张蒙河很欣慰如今的变化,他也明白,铁路的发展之路才刚刚开始,“生命号”的旅程还很漫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