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伤透我的心后再来安慰我(不要伤了你的心)

不要伤透我的心后再来安慰我(不要伤了你的心)(1)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的产生。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一句话: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有点歇斯底里!

我还没有看《梦的解析》,这话我是在王小波的文章(“佛洛伊德和受虐狂”)里看到的。

王小波还说:“所谓歇斯底里,就是安不下心头一股无明火,行为失范。”

我相信谁都有情绪失控发脾气的时候。并且我们都因此而后悔过。这就是伤了你的心,不仅伤了你的心,你情绪失控、发火生气,一定还伤了别人乃至更多人的心。其实,这些是正常的,我们的生活因为人与人的不同,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差异性,就会有矛盾,这种矛盾不可能消除,平时相安无事,一旦被激化,亦或者矛盾阶级有交集,就会出问题。

理性和感性就是一对矛盾体。纯理性的人是不快乐的,纯感性的人也是不快乐的。我们的体内,这理性和感性就这么媾和缠绵却拿我们的身心做实验。

许多时候我们是无能为力的,尤其是大部分时候,我们都受这两只怪兽的侵袭控制。不过,它们俩也会消停,就像人累了也会休息一样。

心静的时候,无论理性还是感性都是很美的画面。心无纠葛,身无纷争,书桌前理性的思考也好,草地上感性地打闹也罢,都是快乐的。发脾气没有关系,就像是思维遇到了短板,进了狭窄的牛角尖里而已,退出来就行了。

这是正常人的做法,即使遇到再难过再伤心的事情,哭了闹了累了就忘了,重新回到生活中,不再让思念或者仇恨的洪水猛兽伤自己的心。

有些人却不是这么做的,他们大多成了精神病患者。

每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精神问题,我还没看专业的心理学书籍,不知道会不会有一个标准,比如达到多大程度就可以认定为精神病患者了,不过,即使有,我还是心存疑虑的。

我相信世界上有精神病患者的存在,只是我不了解。

我还相信,世界上有很多潜在的精神病患者。

先天性的有,后天性的更多。先天性的精神病患者也可能是他爸妈或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后天性造成的,总之,是人为的。

如果一个人,或者说以前的猿人,天亮出门去找吃的,回窝之后,和伴侣玩一玩异性游戏,然后肚子大了,生了一两个小猴子,我是不会相信小猴子生下来就是精神病的。

所以,我更愿意相信一个人的精神问题源自于这个人过去的一些特别的经历,是这些经历造成了这个人神经紧张,导致大脑或者中枢神经之类的局部地方功能失效,无法完成一般人水平的言行举止。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不理解。

天才和疯子(精神病)貌似有相似之处,我不能以好坏论精神病患者和我们。

我遇到过“精神病患者”,但是我感觉他们是被当做了精神病患者,根据我的观察和几次打交道,我发现他们依然不失人性的善良,他们依然有喜怒哀乐,他们不过是笑的不合常理,笑的有点突然而已。

他们还不修边幅(或者说每人帮他们梳理),因为和普通人不一样,所以少了普通人得到的那些关怀。

他们是自诩为大白鸭的大众人群里的丑小鸭。没有人在乎他们。

我见过一位母亲,她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都聪明能干,三儿子却从小就和别人不一样,是个傻子。

不仅外人说这孩子是傻子,就连家里人也说这孩子是傻子。母亲用尽全力,养大了这个小孩,吃尽了苦头的母亲,尽管如此,但是一个人是无法照顾到全面的。

很明显他的三儿子是一位特殊的人,可能需要更多人来负责他的起居,母亲尽力了,但是还是不能改变三儿子的命运。

三儿子最后还是死了,他最小,但是比他们家所有人都死得早。我小时候,看着“傻子”兄弟,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和别人玩,但是和别的小伙伴玩的时候,所有小孩都会欺负他傻,小孩子这么做,都是和那些大人学的,大人也会调戏欺负傻子,常常问傻子数学问题,傻子回答不上来,就会嘲笑傻子。

我也曾经嘲笑过他,但是被我父亲看见了,我父亲批评了我。

他批评我的理由让我羞愧。我父亲说,你去笑他,他妈妈会难过的。

我确实看见过他母亲在远处叹气的样子。她有这么重的家务,不可能时时带着孩子在身边。所有人都放弃了傻子,只有她顶住压力坚持着,一天天把傻子拉扯大。

傻子走的时候,其实就是生了一场病,发烧,卧病在床,吃不下饭,然后,没多久,终于死了······这样死去的,我还知道有一个哑巴。

他们真不是傻子,他们只是没机会变得和普通人一样,没有机会读书,没有机会得到表扬认可,他们的人生,还没来得及形成自我保护,从一开始就被外人攻陷,定性了,被旁边的正常人当做了不正常的人。

他们于是变成了傻子,变成了谁都可以欺负的人。他们是边缘人,他们和我们不一样,但是他们有权利获得平等对待。

我们对待看得见的边缘人是这样的态度,我们对于看不见的边缘人则更是变本加厉。我们陷入争吵和痛苦的时候,我们陷入纠纷的时候,我们都是边缘人。

我们当时所处的境地,并不比傻子们好,甚至更糟糕。

傻子不会傻到自己去伤自己的心,而很多人却善于此道,看似知晓一切,看似一切光鲜,但是陷入习惯性的思想边缘,便智商归零,便不晓变通。

越是高速运行的大脑越是容易短路,一团毛线的大脑就会做出错误的决定。许多事态的失控就是人的心开始失控。最近看了几本心理学方面的书,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管玲的《我是催眠师》、宁安宁的《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心理疾病漫谈》 ,还有一本是台湾出版的书,美国人杰洛·柯雷斯曼、郝尔·史卓斯写的,邱约文翻译的《愛你想你恨你:走進邊緣人格的世界》。

这些书向我展示了另外一个世界,以前我没有明显意识到存在,现在才知道离我那么近,其实根本就是一个世界,我们都在其中。

很多时候,我们不相信的事物一直都存在,不相信的事情一直都在发生,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适时审视自己,用更多更新的角度去观察周边、他人、环境,照见自己,呵护自己的内心,不要伤了你的心。心伤了,不好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