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出你有社交恐惧(如果你对社交感到恐惧)

在生活当中,你有没有觉得开口说话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呢?

很多人身处一个舒适区以外的社交环境时,通常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无法放开自己压抑的思想,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例如别人开玩笑的时候,自己只能尴尬地坐在一旁,不知道怎么插话;被别人不小心“冒犯”了,也只是强颜欢笑地敷衍应对,不敢辩驳;时常还很担心自己会说出一些不够得体的言语,弄得气氛僵硬,从而一直表现得战战兢兢。

虽然说话是一种“外露”的技能,然而内在心理素质的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当你的心理素质,还不够强大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跟别人说话,是一件很压抑自我的事情。想要改变这种情况,你必须要培养出一种开放的态度——

就是自嘲。

如何看出你有社交恐惧(如果你对社交感到恐惧)(1)

什么是自嘲态度?

自嘲,就是对自己吐槽,敢于把自己的缺点,用开玩笑的方式,先于别人揭露出来的一种豁达行为。

如果你是那种说话会感到压抑的人,问一问你自己,你是不是从来都不敢对自己下手自嘲一番呢?

相信你肯定“没这个胆量”!

也许你会反问我,自己经常跟别人说“我不会说话”,“我没什么能力”,“我人不是那么聪明”这些话啊,难道这不是自嘲吗?

当然不是,这只不过是自己没自信的一种表现而已。

真正能够自嘲的人,是不会用负面、消极的形式去揭露自己的缺点的相反,他们会用一种肯定、积极的形式,去把自己的缺点揭示给别人看。

举个例子。

我之前逛商场,期间途径一家手机贴膜的店铺。

看店的是一个戴着眼镜,身材微胖,长相敦厚的小哥。他看到我后,就问我要不要贴膜。刚好我想换新的,就把手机拿给了他。

小哥一边贴膜,一边问我要不要买手机壳,说可以把我的样子印在上面的。我说不用了,万一样子印出来效果不好看,那就很尴尬。

小哥于是接我这话说:“看来你对自己外表也挺有要求的。回想当年,我也是一个靠外表吃饭的人啊!”

听到他这么讲,我就奇怪地问:“真的吗?那么为什么现在要转行做手机贴膜呢?”

小哥一脸正经地淡淡说道:“因为后来我快要饿死了!”

听出言外之意的我,顿时笑了出来。

手机小哥这句话,就是正确的自嘲态度。

他敢于把自己自认为的缺点——外表,通过这种肯定语言形式的包装,在你面前大方的揭示出来。你完全听不出一点自贬的意思,反而还觉得他很可爱。

在小哥这句话的背后,透露出他自信、大方、无所谓的态度。他的自嘲,不是以那种卑躬屈膝的姿态说出来,也不是用唉声叹气的样子告诉你。和普通聊天一样,他很自然地就随口说出来了。

说的人和听的人,没有任何不好意思的感觉。

为什么说“丑人多作怪”?

因为越是对自己不满意的人,就越是用各种掩饰,各种证明,各种行为去告诉别人,自己不是那样子的,否则就觉得这样很不好意思,那样又很不好意思,总是放不开,这就很容易给人“作怪”的感觉。

很多不会说话或不敢说出的人,与人相处时感觉压抑,多多少少都有这种心理。

会说话的人和不会说话的人,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他们敢不敢用自嘲的态度去“自我揭露”。

如何看出你有社交恐惧(如果你对社交感到恐惧)(2)

什么限制了你的“自嘲”?

所谓“自我揭露”,不是说把自己的隐私毫无保留地拿出来给别人看。

而是指,你能不能把自己真实的天性,通过某种方式适度地释放出来。注意,是适度,就是你台面上和台面下的性格表现,大部分时间下都是相同的。

当你的天性越是得不到释放,你自然就会觉得越难受。

问题是,很多人都宁愿这样去压抑自己的天性。他们与人相处的时候,往往喜欢把自己“伪装”成另外一个样子。

一个平时私底下经常说脏话、丑话、粗话的人,一旦到了某种场合,为了给别人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他们就会控制自己说出那些话的冲动,试着让自己表现得斯文、有涵养一点。由于这不是本性,其结果肯定就是不适应和不好受。

正如平时那些习惯了沉默寡言的人,突然让他呆在人群中,尝试跟别人去聊天说话。为了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失礼,他的所有搭话和交谈,肯定是强行要求自己做出来的一种行为。这种“伪装”,自然就会让他心里产生一种不自在的压抑感。

类似的这些伪装,是迫不得已的,不是有心计的刻意。

正是对于真实的自我形象(这里不仅仅指外表,还有由行为举止构建出来的综合素质),没有足够的信心,生怕被别人发现不好的地方,于是就用另外一个自认为比较“完美”的形象把它替换掉,以此获得安全感。

这是一种无法自我接纳的心理,连自己都无法面对那个真实的自我。谁愿意会把这么一个“糟糕”的自我,向别人展示出来呢?万一别人不接受怎么办。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只会对熟人释放天性的原因,因为熟人接受我们的不堪,而我们并不知道其他人会不会同样接受我们这个样子。

只是,不敢社交的人,会更加在乎这一点。

所以、隐藏和压抑,就成了这些人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让他把自己的缺点揭露出来,自嘲一番,有可能吗?

无法自我接纳这些缺点,就无法自我揭露。

这个“缺点”,并没有涉及太多隐私的部分,仅是那些不影响大局的自我状况而已,诸如开玩笑会脸红,能力不够出众,说错话容易尴尬等这些行为。

那些在社交环境当中感觉压抑的人,会很在乎这些“缺点”。因为这些缺点,会影响到他们个人形象的评价,从而降低自尊。

在这种情况下,既无法袒露自己真实的那个自我,然后又要应付当下的社交环境,其结果只能让自己处于一种“自我监视”的状态之中,时时刻刻监察自己的“完美形象”。

生怕一不小心,就把那个不好的自己暴露出来,让别人发现他们肚子里的墨水不够,逻辑不好,思想不深刻,说话不够得体等等等等。

某程度上,这是一种“掩耳盗铃”的行为。越是刻意隐藏,越是容易拘谨。这样子,有什么理由放松下来去再自嘲?

那既然这么不满意那个真实的自我,为什么不去做出改变,提高自己呢?这就是涉及到另一种限制他们自嘲的原因:

认知失调。

如何看出你有社交恐惧(如果你对社交感到恐惧)(3)

认知失调的原因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所谓“认知失调”,就是观念上的认知和行动上的认知,并没有取得一致性。

例如你认为骂人不好,这是你的观念,那无论什么时候,你都不去骂人,这是认知一致性。

但你认为骂人不好,可一旦跟别人发生冲突,就破口大骂,完了后心里还觉得愧疚、不安,这就是认知失调了。因为你的观念和你的行动,并没有取得一致性,于是你的认知思维就混乱,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心绪。

一个觉得骂人没问题的人,就算坐公车,也会骂得司机“措手不及”,而不会觉得愧疚的,这就是认知一致性。只是这种认知,是属于负面而有害的认知。

然而,如果你觉得骂人不好,可当你受到挑衅或者侮辱的时候,你通过骂人去反击对方,表达出自己应有的态度,完了后不会觉得自己做得不对,那这样的做法,也是正确的认知一致性,毕竟你想得通透。

而很多内向又不善言辞的人,觉得自己习惯一个人独来独往,没有社交生活也过得很好。可事实上,这真是他的观念吗?

你让他们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去逛商场买东西,他们心里会有多乐意呢?吃饭的时候,可不是永远都坐在不显眼的角落处玩手机?想看什么电影,有哪次首映是一个人去的?买点什么东西,是不是宁愿网购也不到楼下的商场买回来?

真正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的人,从来没有这么多顾忌;想做什么,一个人也会做得很高兴。一个人吃饭,找不到位置跟别人搭台又怎样?有电影上映,一个人凌晨看首映又怎样?更不用说一个人去商场买衣服之类的事情了。

记住,你想不想做和你能不能做,是两回事。

千万不要把你不能做,当成是不想做。如果你觉得这样做很傻,而“不想”做,那说明自嘲对你来说,也会觉得很傻,因为你放不开,做不了。

而这,就是很多不敢说话、不愿意社交的人的常见心态:把自己不能做的,当成是自己不想做,然后以此获得心理上的安慰,逃避进步。

当你真的觉得一个人不说话也可以很好时,即便你身处某个社交环境,你也不会有那么多局促和不安。别人怎么说是他们的事情,你静静坐在一旁,任凭别人怎么撩拨你,你都不为所动,这才是正确的认知一致性。

可是你一方面觉得自己喜欢一个人呆着,不想说话,另一方面却又容易被别人“批评”言语影响到自己,觉得自己处于这么一个社交环境,应该合群一些,于是又强迫自己说几句话,弄得自己左右为难,这就是认知失调了。

这种认知失调,就是导致你心里压抑的罪魁祸首。因此,你也无法自嘲,不敢把自己真实的本性,揭露出来让别人知道。

总的来说,就是以下这两个原因:

1,你过于在乎给自己构建的完美形象,生怕让自己的本质暴露在人前;

2,你没有透彻了解自己的思想,在想和做之间,无法取得认知一致性;

前者是对自己缺乏自信,后者则是想得不通透。

基于这两点,想要改变自己压抑的心理,培养出自嘲的心态,我有四条建议:

如何看出你有社交恐惧(如果你对社交感到恐惧)(4)

建议1:培养自我接纳的自信

自信的近义词,就是“自我掌控”。

你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很好,哪些地方又不是那么好;哪些事你可以做得得心应手,哪些事你只能假手于人。

对自己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后,你就知道哪些缺点应该要改善,哪些优点你可以专注深挖。

你的自信,一定要有一个“源头”。只有找到这个源头,或者培养出这个源头,你才会慢慢接纳自己的一切。

明知道自己有这些那些缺点,又不想去改变,永远把“接纳自己”这个决定的交给别人,祈求他人对自己“大发善心”。一旦别人没有这么做,不是生闷气感到郁闷,就是不断自我怀疑,弄得自己经常黯然神伤,何必呢?

做好自己,是我们面对人生的最基本前提。如果你连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无法掌控,那自信只会一直远离你。

你也很难真正做到真实的自己。

建议2:修正你的认知一致性

认知失调,你对于很多事情,就不会想得通透,其后果就是让自己思绪烦乱。

你不喜欢说话,不喜欢社交,就把一个人的生活过好,不管其他人的闲言闲语。如果你认为提高口才和社交技能很有必要,那就尽力掌握这些能力。

如果你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但又觉得适当的社交也是很有必要的,就让自己拥有应对不同环境的处事能力。无论是自己一个人生活时,还是需要跟其他人共同协作时,不要有任何抱怨的思想,扮演好当下的角色。

让自己的观念和行动尽量取得一致性,不要三心两意。把一些对你造成困扰的事情,想得透彻一些;想不通就去学习,了解核心原理。

否则,不仅是说话,在其他事情上,这种不确定的思想,只会让自己烦恼不断。

如何看出你有社交恐惧(如果你对社交感到恐惧)(5)

建议3:学会用肯定的句式苦中作乐

前面两条建议是内在素质的修炼,当然也少不了外在技能的提高。

无法自我接纳的人,对于自己的缺点,不是讳莫如深,就是消极地对待它们。

尝试转变一下自己心态,学会苦中作乐,大方点,没必要对它们遮遮掩掩,这样自己才会更放松。

而转变的第一步,就是从你的语言入手。

例如我每天洗头,头发都会大把大把地掉,就算用很贵的洗发水,还是如此。我都不知道怎么办。

有时候只能看着洗脸盆里的头发感叹一句:看来我距离出家又更进一步了。

用积极的句式,把那些不好的事情说出来,比起你动不动就用消极、抱怨的句式去说,久而久之,真的会影响到你整个人的心态。

下一次别人找你做些什么,你又觉得无法胜任的时候,试着用积极的句式去拒绝对方。

好比一群同事去KTV,你一直静静坐在一旁,一个同事问你干嘛不唱歌。如果你直接说“我不会唱”或“我唱歌不好听”,这样就消极了。

你可以一脸正经地说:“上一次让我唱歌的人,听完我唱之后就进了医院躺了一个月,我可不想你们有事呢。”

这就是乐观的自嘲了。

建议4:私底下试着对自己吐槽

吐槽,一般是用在你对别人言行的评价上。

当然,你也可以试着对自己吐槽。这种自嘲式的吐槽,平时私底下试着培养这个习惯,让自己适应一下自我揭露的感觉,你就会慢慢不那么在意自己了。

有次我炒鸡蛋,不小心把酱油放多了,然后整个鸡蛋都变成黑黑的一坨东西。这种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让别人知道了岂不是很丢脸?

我就自我吐槽说:“果然了不起!能把一只鸡蛋做成这个样子,这种功夫,没有十年八年的傻劲,都做不来!”

遇到困难,不要经常怨天怨地,换个角度,自得其乐,其实很多事也没什么大不了。

当你习惯了这种对自己“不在乎”的感觉,以后当你到了人前,你就会知道怎么找机会,轻松地释放自己的天性,大大方方去说话了。

保持这样一个积极的姿态,坚持实践,你的心胸会慢慢变得越来越豁达,人也不会那么容易神经紧张,进步就随之而来了。

这就是自嘲的态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