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视防控有何建议(养成好习惯最重要)

  北京市教委等四部门近日发布通知,将开展2021年度北京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评议考核,重点考核强化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降低近视率等指标,为各区近视防控整体推进情况打分,最终形成考核意见。

对近视防控有何建议(养成好习惯最重要)(1)

  此次评议考核包括建设专业力量、加强监测干预,优化办学条件、改善用眼环境,配备人员设备、开展检测筛查,减轻学业负担、贯通体育锻炼,实施家校联动、发挥家庭作用,重视科普宣传、推进健康教育,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健康档案,降低近视发生、严格评议考核等落实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减轻学业负担、贯通体育锻炼也是考核内容。同时,还要求各区政府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活动,保障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1小时以上户外活动,保障学生课间到教室外活动,规范开展每天上下午各1次眼保健操,实施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群体近视率居高不下引起很多家长担忧。“小眼镜”越来越多,有专家指出这与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缺乏必要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等有关。近视还可能引起许多眼部并发症,对儿童青少年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导致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

  近期受疫情影响,不少儿童青少年都需要居家学习,孩子们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越来越多。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科健中心主任徐建方表示,影响近视的因素非常多,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不正确的用眼习惯和用眼时间过长等都是导致学生近视的原因,预防和控制近视,要从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入手。徐建方认为,居家学习除了要告诉学生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正确坐姿外,环境也很重要,自然光照对眼睛是有益处的。同时,居家学习要合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课间休息的时候可以让眼睛休息一下,也让自己活动一会儿,站起来到窗边进行远眺。

  户外运动对青少年近视防控也十分重要。有专家指出,在阳光自然照射下,人的瞳孔会缩小,容易改善眼睛的模糊状态。而阳光照射以后,能够促使人体产生更多的多巴胺,可以抑制眼轴的拉长,就能有效地预防近视。而且在户外眼睛会很容易看远,眼睛的睫状肌就处于放松状态,所以能够有效地缓解视疲劳。建议青少年儿童每天至少保证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可以多打乒乓球、羽毛球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患有高度近视,在剧烈运动时可造成视网膜的脱落,要注意运动的时长和强度。

哪些体育运动可以“明目”?

  乒乓球:进行交替看远、看近的练习。可以训练儿童青少年的调节能力,减少调节滞后,预防近视发展。

  放风筝:可以使儿童青少年的目光聚焦在远处,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后,可缓解眼疲劳,放松眼睛。

  踢足球:足球场的场地宽阔,绿色的草地会让眼睛感到非常舒适。在踢球的过程中,眼睛基本都处于远视的状态,对缓解眼疲劳有着重要作用。除此,棒球也与足球护眼效果相同。

  登山:登山过程中可以让登山者的眼睛在脚下和前方不停交换,不但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有效锻炼眼部肌肉,强化眼睛的自我调节能力。而且登山可以让眼睛充分接触阳光,对视力防控有积极作用。

  弹跳运动:人在弹跳时,全身器官都进入运动状态,两眼的数条眼肌进行协调配合,使物像清晰地呈现在视网膜上,从而保证身体下落时的平衡姿态。经常“起跳”的篮球、排球项目都可以。(转自11月1日《中国体育报》07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