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车开起来才有灵魂(不该是九溪新常态)

浙江新闻名专栏假使清末大学者俞樾如今再游九溪,一定会补上如下两句:“熙熙攘攘人,来来往往车”取舍在试卷面前很简单,在现实面前很艰难,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老车开起来才有灵魂?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老车开起来才有灵魂(不该是九溪新常态)

老车开起来才有灵魂

浙江新闻名专栏

假使清末大学者俞樾如今再游九溪,一定会补上如下两句:“熙熙攘攘人,来来往往车。”取舍在试卷面前很简单,在现实面前很艰难。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想必不少人都知道,清末大学者俞樾的这首诗,写的是杭州的九溪。

但假使俞樾如今再游九溪,一定会补上如下两句:“熙熙攘攘人,来来往往车。”堵车,已成为九溪的新常态。

在明末张岱的笔下,九溪原本是这样的:“人烟旷绝,幽阒静悄,别有天地,自非人间。”

可惜九溪不是秦时的明月,张岱笔下的九溪永远回不去了。但问题是,10年或者20年前的九溪,就能回得去吗?

10年20年前的九溪,依然有着“幽阒静悄”之美,置身其中依然有“别有天地”之感。

那么现在的九溪又是什么样子呢?

住在九溪附近的金女士近日向媒体报料,说每到双休日,游客就在溪中摆桌子吃饭,垃圾随手扔;每天来玩的人,开着车来,离开时把垃圾留在九溪,没人管,也没人扫;“现在沿溪沟下游都是纸、塑料袋”。

九溪人多,垃圾多,是一种现象,但人多与乱扔垃圾,却并非必然有关联。两个因素,一个是游客的素质,一个是管理、服务的质量。如果管理、服务能够到位,就可以有效抵消游客文明素质的不足,比如对不文明行为进行适当的劝导,完善基础设施让文明行为变得方便,投入人力物力使景区保持干净整洁。

如果说人多,是好的地方大家都想去,也没办法通过收费的方式限制人流,那么九溪的车多,多到堵塞交通,则十分让人费解,因为九溪原本是不通车的,管理部门也完全可以限制车辆进入九溪。限制车辆进入九溪,不仅仅是因为保证九溪道路通畅的需要,更是因为保护九溪自然生态的需要,汽车的尾气、马达的轰鸣,是九溪的杀手。

有关部门如此回复记者:这段时间九溪路之江路在修路,如果到九溪来玩,可以从龙井路开过来——哦,如今的九溪,杨梅岭到之江路之间早已全线贯通,那可不是一条游步道,而是一条公路!

如今的九溪,人声车声盖过了泉声,尾气、酒气缠杂进氧气。人多了,带动了各种饭庄、宾馆的兴旺,新饭庄、新游乐蓬勃而起。但“九溪”,也越来越不是九溪,与“九溪”这个美好的名字渐行渐远。

归根结底是一个取舍问题——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取舍,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取舍,崇尚自然与开发自然之间的取舍。取舍在试卷面前很简单,在现实面前很艰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