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世界吸血蝙蝠介绍(动物世界-白犀)
白犀 又名白犀牛、方吻犀,是现存五种犀牛中个头最大的一种,也是即大象之后,当今世界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
白犀是五种现存犀牛中最大的一种。
雄性体长3.7-4米,肩高170-186厘米,重量大约2300公斤;
雌性体长3.4-3.6米,肩高160-177厘米,重量大约1700公斤。
白犀与人类的比例参考
白犀体躯浑圆粗壮,没有大褶和皱纹形成的甲胄。
白犀头部与人类的比例参考
头部长,大约为120厘米,管道状的耳朵可以旋转,听觉较为灵敏。
上唇平而宽,呈方形,故有宽吻犀及方吻犀之称,角长在鼻子上,两只角一大一小、一前一后。
白犀的角也是所有犀牛中最长的,前角最高纪录为158.7厘米,一般长度大约60-90厘米,后角较短。
它们是由毛发的角质硬化形成的,并不是骨质的,而是上皮组织的衍生物,所以没有长在骨头上,而是长在皮肤上。
白犀的头骨
白犀与黑犀的头部特征对比
白犀生活在非洲热带和亚热带草原、稀树草原和灌丛,主要以草为食。
一天中一半时间用于进食,三分之一的时间休息。和其他犀牛一样,它们也喜欢呆在泥浆中,以降低身体的温度。
白犀比黑犀温和,但是受威胁时能用每小时50多公里的速度飞奔,进行攻击或逃跑。
奔跑时会将重心放在后肢的三趾间,并利用臀部稳住前身。
白犀以群居为主,它们会组成最多可达14头犀牛的群体,其中主要是雌性,未成年的小白犀会聚集在一起,跟着一头成年母白犀生活。
雄性白犀则基本是独居,以粪便和尿液划分领域,发情期的雄性会发生打斗。它们会对突然闯入的人类有一定的攻击性。
只在交配的时候在一起生活。交配的白犀会一起生活2-3天甚至几周。
白犀孕期约为16-18个月,每胎一崽,出生时重量约为40-65公斤。断奶期长达一年,出生后2-3年是比较不稳定的时间段。雌性的性成熟期为4-5岁,雄性则需要10-12岁。
白犀的平均寿命一般为40-50年。
我真的白吗?
白犀的名称由来没有公论。事实上白犀的身体颜色与黑犀没有很大区别,其区别主要在于比较大的体型,和宽大的嘴唇。
一个常见的说法是白犀牛的白字是来自于荷兰语的“wijd”,意思是“宽”,最早移民非洲南部的欧洲殖民者荷兰人用宽嘴唇这个特征来和尖嘴唇的黑犀牛区分,之后说英语的人将“wijd”误译为“white”,即“白”,使得这个名字误导世人。
事实上荷兰语中,也是用“黑”、“白”来命名这两种犀牛,而且即使早期荷兰语文献中也从来没有“宽”、“窄”犀牛这样的提法。
还有说法是白犀牛的白色指的是它白色的角,或者身上的白色的干泥巴。
白犀共有两个亚种。其中北方亚种(C. s. cottoni)主要分布于非洲东部和中部的乌干达和尼罗河上游,南方亚种(C. s. simum)主要分布于南部非洲的南非、纳米比亚、津巴布韦等国,尚存在两万头左右。
南白犀 C. s. simum
北白犀 C. s. cottoni
北白犀曾经分布在乌干达西北部、乍得南部、苏丹西南部、中非共和国东部及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北部。
- 1970年代及1980年代之间的非法猎杀令其数量由500只减至15只。由1990年代至2003年间,其数量回复至32只。
- 2000年的研究发现它们的数量在上升,可确定生存的共有30只,另有6只可能生存。
- 2003年中后,非法猎杀再度猖獗,它们野外的数量急降至5-10只。在加兰巴国家公园的5只北白犀都已经死去,因此该物种已在野外灭绝。
- 最后在野外生存的北白犀均生存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加兰巴国家公园。刚果民主共和国政府于2005年1月批准将5只北白犀由加兰巴国家公园移送到肯尼亚,并加强保育加兰巴,让这些北白犀有可重回的环境。
- 不过,移送未曾开始,这5只北白犀就已经死亡。
- 于2005年8月,地面及空中搜索发现有一只独居的雄犀,并包含一只成年雄犀和两只成年雌犀的群落。
- 到了2008年6月,由于没有再见到它们的踪迹,估计它们已经灭绝。
野外北白犀已经灭绝,最后一只雄性北白犀“苏丹(Sudan )”于2018年3月19日死亡,寿命45岁。
现时圈养的北白犀全球只剩2只,而且全是雌性,北白犀已宣告功能性灭绝。
对此,科学家搜集了北白犀的精子和卵子试图复育。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动物世界”
iltaw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