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新拐点(腥风血雨亏损行情下)
最近一段时间来,生猪市场一片混乱,有鼓吹6-9月份猪价会大涨的,有呼吁冷静看待猪价上涨的,屠宰企业、规模化猪企以及中小散养户正在为了各自的利益,上演一出现实版“三国杀”,江湖顿时一片腥风血雨,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养猪新拐点?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养猪新拐点
最近一段时间来,生猪市场一片混乱,有鼓吹6-9月份猪价会大涨的,有呼吁冷静看待猪价上涨的,屠宰企业、规模化猪企以及中小散养户正在为了各自的利益,上演一出现实版“三国杀”,江湖顿时一片腥风血雨。
◎屠企操控猪价,旨在高价出手库存冻肉
经过2016年-2017年的生猪价格大涨,养猪人赚的钵满盆满,然而有涨必有跌,现在的行情与猪周期连路边乞丐和政府领导都知道属于猪价低谷期,一句话供大于求按住了猪价,这本是短期内无解之题。
然而屠宰企业总是在养猪人落难时再补上一刀,超低价大量的屯居冻品肉,而此货只有短短的几十天的保质期,于是一个弥天大谎的【断档期】堂而皇之于5.14横空出世了。
我们分析一下春节之后的2、3、4月份规模以上国家定点屠宰企业的生猪月度屠宰量,就会发现,在猪价持续走跌的这几个月里,屠宰企业一直保持高开工率,猪肉冻品库存数量都不低。在时间进入6月份的高温时段、猪肉消费进入进一步淡季之前,尽快出手库存冻品猪肉是必须的选项。而在此之前,猪肉价格一直跌跌不休,猪肉消费下降越来越明显,因此,“策划”一轮人为猪价上涨的好戏就上演了,这与2014年5月份的猪价大涨成因如出一辙。这才是5月下旬猪价在供应充足、消费下降的大背景下却出现大幅上涨的真实原因所在。
尽管如此,由于居民的猪肉消费量是无法被“人为”设计的,面对实在不给力的猪肉消费,本轮猪价上涨过程当中,白条猪肉及冻品猪肉价格上涨的幅度,相比毛猪价格的上涨幅度明显偏低。事后的市场调研显示,屠宰企业在“策划并操控”了本轮猪价上涨之后,库存猪肉冻品的出货情况并不十分理想,价格没有达到预期,出货量也未能达到设定目标。
原本设定的一个快刀斩乱麻式的好剧本:迅速拉高毛猪价格、带动猪肉及冻品价格快速上涨,需方市场迅速跟进,价格涨出货量增,然后立马熄火重回猪价低位区,再度开启新一轮生猪收购屠宰、猪肉储备,到8-9月份国庆前夕静等猪价季节性上涨,再出货,一个完美的流程完成。可惜,天不遂人愿,好剧本被生生演砸了。
◎规模化猪企与散户间的拉锯战正浓
在这个蠢蠢欲动的季节,大家相互算计相互利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各怀鬼胎。对于这一轮生猪周期超预期下滑的原因,在业内看来,是由于供给量增加、季节性低迷等诸多因素叠加所致,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产能过大带来的供需矛盾。
前几年连续高企的猪价助推了规模养殖企业的批量扩产,更加重了市场供给。近年来,出于对市场份额和资源的争夺,国内主要的生猪养殖企业包括温氏股份、新希望六和、雏鹰农牧、牧原股份等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张。
据统计,2016年,新希望六和销售生猪117万头,而2017年年报数据显示,这一数字已增长至240万头翻了一倍。而其他规模企业的产能增长也很明显,温氏股份2018年4月销售肉猪194.4万头,同比增长25.6%,5月销售商品肉猪181.5万头,增长11.4%,肉猪销售增长缘于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带来的出栏量增长。2016年完成多轮扩产的牧原股份的产能也明显放大,截至今年5月,牧原股份销售生猪392.9万头,而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2017年前7个月的366.2万头,同比增长81%。
对于做长线投资的大型集团化养猪企业来说,给他们贴上“市场搅局者”的标签是不恰当的。但对于某些投机性的、15-17年新增的、有了一定话语权并力挺猪价的大型集团化养殖企业来说,则一样不是广大中小养殖场户需要表达谢意的对象。
原因很简单,一方面,他们力挺上去的猪价,本身就没怎么带你这些中小养殖场户玩儿;另一方面,深度亏损期越是往后移,则对于刚刚起步的他们而言,获得的缓冲期就更长,后期随着其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其费用成本摊销更低,后期的市场抵抗力就更强,生存力就更强,广大的中小养殖场户面临的威胁就更大。
◎种猪养殖企业卖仔猪依旧盈利
同样不会拒绝猪价上涨的,还有种猪养殖企业,在商品猪育肥已经进入深度亏损的时候,种猪养殖环节依旧处于盈利状态,而要想保持住这种盈利状态,推动生猪价格的阶段性上涨则必不可少。
据慧通数据研究部的统计显示,到6月上旬,每头商品仔猪的获利依旧超过70元/头。生猪市场的去产能,本身就是种猪市场去产能。但在依旧获利的背景之下,有效去产能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在5月中旬这一波人为涨价潮启动/出现之前,去产能才刚刚开始,但由于种猪企业销售仔猪依旧处于盈利状态,去产能依旧是阻力重重,不过部分自繁猪场的去产能依旧在逐步推进。
但由于涨价潮的出现,养殖户外购仔猪补栏的积极性再度提高,加上媒体不断炒作夏季生猪供应断档,侧有屠宰企业配合稳定毛猪收购价,多重利好因素,着实让市场有了一种“2015年猪价突然暴涨”的假象。谁会填坑,一目了然!
◎散养户要想生存,充分发挥自身特点最重要
在屠宰企业与规模化养殖企业的双重挤压下,散养户要想生存,充分发挥自身特点最重要。虽然散户没有充足的资金和科学的管理水平,但在某种程度上,由于散户小规模的组织资源生产,其人工、粮食等成本不需要付费,变相降低了其生产成本,其成本计算模式和企业完全不同;此外,由于生产规模较小,科学的管理也可以通过长期的生产经验来弥补,因此一旦猪价回升,就会再次进入养殖端。这也是为什么每次猪周期散户亏损最为严重,但下一轮上升周期中依然少不了中小散户身影的原因。
最后,小编还是那句话,2018年是本轮“猪周期”去产能的1年,市场上并不缺猪,供大于求的局面难以反转,就算有“人为因素”在某一时段扭转猪价下跌局面,但从长期来看还是处于亏损的一年。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冷静、客观的分析与看待市场变化,不能盲目跟风,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再加上大企业比散养户更容易互相联系与抱团控制市场,这个时候的冲动跟风,将会遭受更大的损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