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夫的歌曲传说(华语歌坛最高龄创作专辑纪录)

当我们还没探究完《匆匆》、《大武山蓝调》的诗性美学、《芬芳的山谷》、《时光》的隽永魅力,胡德夫便以71岁高龄悄然打破华语歌坛最高龄创作纪录,带来这张《最后的猎人》。

他颂赞着母亲、老友、故乡、大地,纪念所有曾经真实存在的一切,以标志性的风格,让古诗与千年古谣默契交会,每一首歌,都吟唱着不同的人生哲学。

胡德夫《最后的猎人》

CD、卡带、黑胶三大版本

均已正式上市!


作为一张将音乐与古诗、古谣联动的专辑,《最后的猎人》就像一场胡德夫与古今中外的诗人们跨越千年的时空相遇——孟郊、马致远、贺知章、弘一大师、Frederic Weatherly(弗雷德里克·威德里)……

胡德夫茁壮的人文情趣并不外显,即便跨越了不同的时代,这份历史的厚重感,仍像涓涓细流般润物无声。饱满的情绪、温和的诉说、生动的故事,共同构成了这张《最后的猎人》,也将给人更加平静、怅然的感受。

胡德夫的歌曲传说(华语歌坛最高龄创作专辑纪录)(1)

专辑中《来苏秋思》、《回乡偶书(牛背上的小孩)》两支曲目,胡德夫早在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上就已演绎过。《回乡偶书(牛背上的小孩)》更将他自己首张专辑《匆匆》中的经典曲目《牛背上的小孩》融合了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名作《回乡偶书》,横跨千年的乡情更显悠远绵长。

全曲最意味深长的一句“牛背上的小孩还在牛背上吗”,像是胡德夫对自己的叩问,也像在营造一种超现实的意境——“回到故乡,就能回到过去”。

而《送别》这首歌,可能是被翻唱次数最多的经典歌谣之一。七十一岁的胡德夫并不拘泥于固有的旋律与节奏,采用ONE TAKE(一气呵成的)录音,情深意至重新编曲演唱,深沉的嗓音道出这个年岁才有的沧桑与忧愁。

当他缅怀曾经走过的岁月,眼看身边日渐凋零的老友们,亦在学习「告别」的人生课题,也祝愿朋友们把握时光。我们似乎能看到胡德夫热泪盈眶,一个人一台钢琴,人声与钢琴声的对话,蔓延在整个长亭古道、连天芳草边。

全专最有力量感的歌曲《泰雅加油》,则是胡德夫尘封20多年的经典作品,1999年中国台湾南投发生芮氏规模7.3的921大地震,胡德夫率部落工作队深入中央山脉灾区,徒步翻山越岭前往最孤立无援的灾区,最后抵达清流部落。

而在灾区参与救灾期间,胡德夫感受到了灾民的无助与悲伤,创作了这首歌曲,希望以此鼓励同胞们站起来,而后胡德夫在中正纪念堂广场举办了「原浪潮-重见原乡音乐会」为灾民们募款,这首歌曲从那场音乐会后就被尘封至今。

受创最深的南投灾区分别为泰雅族人、布农族人、还有清流部落的赛德克族居多数,因此胡德夫特别将布农语、赛德克语元素纳入歌曲。

胡德夫的歌曲传说(华语歌坛最高龄创作专辑纪录)(2)

「Mintamasatha」为布农语“加油!努力!”;「Hu! Hu! Hu」为呐喊声;「Seidek Balai」为赛德克语“赛族人”之意;「Kenbieh」为赛德克语“奋起!加油!”之意。

蒋勋曾评价胡德夫:“他是台湾最美丽的声音!他深沉丰厚的声音,使我想起东部耸峻的高山,使我想起澎湃广阔的海洋。”

胡德夫的歌曲传说(华语歌坛最高龄创作专辑纪录)(3)

欣赏他的音乐,需要一定的阅历与审美,甚至通过数位与实体两种形式聆听,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数位版是在追求节奏与律动的茫茫歌海里突然觅到片刻宁静,实体版则仿佛将他歌里的草原大海带到身边,张开双手就能拥抱自然。

从当年抚慰无数人心的《太平洋的风》,到今天温暖依旧的《最后的猎人》,他的歌总是时代的一汪清流,淡淡地讲述着我们的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