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给气死的吗(周瑜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

熟悉汉末三国这段历史的朋友们对周瑜这个人物肯定不陌生。周瑜是东吴“四大都督”之首,是连曹操都很想得到的人才。他最引以为傲的战役莫过于赤壁之战了。

赤壁之战中周瑜率领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击败了强大的曹操,为奠定“三国鼎立”的局面立下了基础。然而就当周瑜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却离奇的去世了,年仅三十六岁。

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给气死的吗(周瑜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1)

周瑜的英年早逝成了古往今来许多人的遗憾,但是他的死却颇为离奇。我们翻越史书可以隐患的发现,有4大疑点,或许可以证明周瑜是孙权暗害死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东吴名将周瑜和他的死亡之谜。

  1. 交好孙策,平定江东

首先我们来反驳一个错误的说法,就是周瑜被诸葛亮气死的。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在这本小说里,周瑜的形象并不是很好。演义里的周瑜,虽然外貌和历史上记载的一样,身材高大,容貌俊秀,但是内心却是狭隘的。演义里有个章节叫“三气周瑜”,说的是周瑜嫉妒诸葛亮比自己聪明,三番五次设计想要铲除诸葛亮,结果被诸葛亮将计就计,最终被诸葛亮活活气死。

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给气死的吗(周瑜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2)

这里周瑜的形象只是小说家塑造的艺术形象而已,切不可当真。正史上的周瑜不光不是狭隘之人,相反,是个品德高尚,宽宏大度的人,史载周瑜“性度恢廓,雅量高致”。

不光如此,周瑜还文武双全,是个全才,不光弓马娴熟,更是才智过人,甚至在诸多政治问题上都能提出独到的见解,连曹操都感慨说:“瑜乃天下奇才也!只可惜不为我所有!”

周瑜出生于江东庐江的周氏家族,周氏在庐江可以说是一个大族,他的堂祖父,堂叔都是在汉朝官居太尉的人,父亲周异官居洛阳督,因此周氏家族在庐江乃至整个江东地区都很有威望。

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给气死的吗(周瑜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3)

周瑜在年幼的时候就认识了孙策,周瑜与孙策同岁,只比孙策小两个多月,加上这两人都是胸怀天下大志的少年,因此周瑜与孙策的感情非常好,两人经常在一起讨论天下大事。

成年之后,周瑜成了家族的实际决策者,不仅把家族的物资钱财用来资助孙策,还经常把江东其他家族中的优秀人才介绍给孙策,比如鲁肃等人。周瑜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人才上都给予了孙策极大的帮助,可以说周瑜是江东孙氏政权的实际奠基者之一

公元195年,周瑜北上丹阳去看望叔父周尚,恰好孙策率兵路过,于是写信给周瑜,希望和周瑜见一面。周瑜接到来信后,亲自带领自己招募的千余兵众与大量船舶,钱粮,去会见孙策,并表示正式加入孙策的队伍,孙策为此大喜过望,高兴的说:“今天得到了周瑜你,大事可成啦!”

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给气死的吗(周瑜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4)

在周瑜加入后,孙策觉得可以做一番事业了,于是和周瑜商议,准备东渡长江,攻取江东作为争夺天下的基础。

于是孙策和周瑜一起率兵渡过长江,先后攻占了横江,秣陵,击败了地方军阀笮融,薛礼等人,接着乘胜追击,攻占了曲阿,逼走了刘繇,击杀了严白虎,迫降了王朗,江东三大军阀皆被周瑜和孙策打败,一时间这两人在江东威名大震,孙策也顺利了占领了江东。

这时周瑜认为大军在外远征,根据地丹阳不能没有人把守,于是就向孙策提议让他回去镇守丹阳,孙策欣然同意。

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给气死的吗(周瑜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5)

虽然孙策顺利地夺取了江东,但是他现在名义上还是袁术的部下,因此孙策的地盘和军队,将领名义上都是袁术的。而袁术早就听闻周瑜的大名,想把周瑜挖过来,因此任命周瑜为丹阳太守。可周瑜早就看出来袁术是个目光短浅,成不了大事的人,不愿做袁术的部下,但是又不好公开反对袁术,只好和袁术表示,愿意做个县长就可以了,不用做太守,于是袁术就任命了周瑜做了居巢县长。

周瑜在居巢做县长的期间结识了另一位江东未来的顶梁柱——鲁肃,在与鲁肃的交谈中,让周瑜觉得鲁肃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暗自下决心有朝一日一定要把鲁肃推荐给孙策,可以说周瑜在为江东集团发现人才方面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给气死的吗(周瑜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6)

公元197年,袁术在淮南僭越称帝,瞬间成了众矢之的,天下的诸侯都来讨伐这个逆贼,孙策也不例外。此时周瑜见时机成熟,不在做袁术手下的县长了,便和鲁肃一同来到了孙策在江东的大本营吴郡。

孙策听闻周瑜来了以后,大喜过望,亲自迎接周瑜,并且下令所有部下对待周瑜要和对待孙策一样,一时间周瑜的地位,声望无人能比。加上周瑜生的高大俊美,因此江东人皆称周瑜为“周郎”。

周瑜不光文武双全,深受君主器重,在音律方面的造诣也颇为了得。即使是在喝了三碗酒之后,弹琴的演奏者有一丁点差错,周瑜都能听出来,《三国志》记载道:“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给气死的吗(周瑜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7)

就在周瑜和孙策打算一展宏图之时,孙策却意外遇刺,不久后病故。接替孙策的是他的弟弟孙权,也就是因为孙权,开启了周瑜的名将之路。

  1. 心腹重臣,安邦定国

公元200年,孙策在野外狩猎时遭遇刺客刺杀,虽然得以幸免,但是身负重伤。孙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而孙策的子嗣年纪太小,不足以继承基业,因此孙策在诸多弟弟中,选择了最成熟稳重的孙权为接班人,把江东的军国大事托付给了孙权。

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给气死的吗(周瑜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8)

孙权刚即位时,可以说是孙氏集团最危急存亡的时刻。此时的江东刚被孙氏占领,根基不稳,人心浮动,况且豫章,庐陵等地的郡守都是被孙策武力降服的,见孙策已死,开始蠢蠢欲动。此时的周瑜正领兵在外,听闻孙策的死讯之后,悲痛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只好领兵回到吴郡奔丧,并决定留在孙权身边,与张昭一同辅佐孙权。

按照孙策之前给予周瑜的待遇,孙氏集团除了孙策就是周瑜最大了,而孙权此时只是一个将军,因此按理说周瑜会见孙权的礼节应该很简单,不会太隆重。而周瑜为了表达自己对孙氏集团的忠心,带头对孙权实施君臣礼。周瑜的这个举动当时就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给气死的吗(周瑜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9)

这个举动,看似是周瑜是为了表忠心,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当时孙策刚死不久,孙权虽然继位了,但是支持者不多,其他居心叵测的人对孙权的位置也是蠢蠢欲动,周瑜的这个举动,无异是大大支持了势力弱小的孙权,稳定了孙权的基础,同时也在警告那些蠢蠢欲动的人,不要轻举妄动,因为在此时的孙氏集团当中,势力最大的就是周瑜。说到这里,不得不感慨周瑜的谋略之深呀!

之前因为时间仓促,周瑜没有来得及向孙策推荐鲁肃,这次见到孙权之后,周瑜便正式向孙权推荐鲁肃了。孙权也早已听闻鲁肃是个了不起的人才,便欣然会见了鲁肃。而孙权和鲁肃,两人的第一次会面就彻谈了一夜,鲁肃为孙权规划了“二分天下之计”。但据史学家考证,鲁肃的二分天下之计是之前周瑜说给鲁肃,好让鲁肃拿着这个成为见孙权的进见之礼的,可见周瑜不光计谋超群,还非常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给气死的吗(周瑜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10)

曹操在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后,基本上稳定了中原局势,便开始把目光看向南方。公元202年,曹操亲自写信给孙权,在信中曹操用严厉的语气批评了孙权,并责问孙权为什么不派遣子孙人质去许都做人质。孙权受到信后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于是召集众臣商议对策。

大臣们畏惧曹操强大的实力,大部分人都建议孙权派儿子去许都当人质,孙权又问重臣张昭,秦松等人,而他们也犹豫再三,下不了决断。

孙权心里是不想送人质的,但是见大臣们都没有个主意,非常郁闷,于是就回到了内堂问他母亲吴夫人。吴夫人说:“你哥哥孙策生前与周瑜最为要好,这种大事你怎么不问问他的意见呢?”孙权恍然大悟,连忙召见周瑜,询问周瑜的意见。

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给气死的吗(周瑜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11)

周瑜见到孙权之后分析说:“我是不赞同送人质的。首先将军您继承了父兄的基业,占据了江东,兵精粮足,人心依附,如果贸然送人质则表示是归顺了曹操,这样做只会损伤我们内部的士气;其次我们一旦送了人质,就不得不受制于曹操,就没有现在我们独立统治的地位了;最后就算曹操值得我们依附,也没必要现在去送人质,等到曹操真正的能够荡平四海,匡扶汉室的时候,再去依附他也不迟,如果曹操是个逆臣,我们送人质过去的话也就意味着我们成了逆臣的手下,这得不偿失。因此我不赞同送人质。”

周瑜的这段话让孙权幡然醒悟,于是不再犹豫,拒绝了曹操的要求。

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给气死的吗(周瑜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12)

曹操听闻这个消息之后,又惊又怒,惊的是江东居然有周瑜这样远见独到的人,怒的是孙权胆敢拒绝自己的命令,于是暗暗发誓有机会一定要得到周瑜和消灭孙氏集团。

周瑜不光会为孙权提供类似的良好建议,还帮孙权报了父仇。因为孙权的父亲孙坚是在讨伐刘表的战斗中被刘表的部将杀死的,因此在公元208年春天,孙权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之后,便开始起兵攻打黄祖,准备为父报仇。

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给气死的吗(周瑜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13)

这场战斗是由周瑜担任前部指挥的,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后,周瑜没有辜负孙权的期望,成功击杀了黄权,并且顺利地夺取了江夏郡,不光为孙权报了父仇,还为孙氏集团以后夺取荆州立下了基础。

而随后发生的赤壁之战,更是周瑜的人生巅峰,也是他最后的高光时刻。

三,力排众议,赤壁挫敌

北方的曹操在消灭袁氏家族之后,便把矛头指向了南方。首当其冲的就是荆州。

荆州是东汉十三州中最富庶的州之一,且地盘大,人口多,是块诸侯们眼中的肥肉,曹操自然不会放过。于是在公元208年秋天,曹操率军大举南侵,更是在长坂坡之战击败了刘备,顺利地占领了荆州。

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给气死的吗(周瑜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14)

占领荆州之后,曹操开始志得意满,认为自己天下无敌了,也顺便解当年孙权不送人质之恨,便率领大军向江东逼近,甚至给孙权写了份充满挑衅味道的劝降信。《三国志·裴注》记载道:“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面对曹操的大军压境,孙氏集团的内部再一次开始犹豫不决。以张昭为首的大部分大臣们认为,曹操能在短时间横扫中原,消灭强大的袁氏家族,并且“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力量是不可阻挡的,再说江东能够对抗曹操是凭借着长江天险,而此时曹操已经占据了荆州,长江天险的优势荡然无存,应当投降曹操。

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给气死的吗(周瑜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15)

而以程普韩当等孙氏集团的老将认为,孙氏江东集团已经经营了三代,面对强敌不打就投降是万万不能的。因此主和派和主战派争论不休。

孙权再一次犯难了,他询问鲁肃的意见,鲁肃表示当然不能投降,但是鲁肃刚加入孙氏集团,没有多少话语权,也说服不了主和派,因此鲁肃建议孙权召回周瑜来主持局面。

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给气死的吗(周瑜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16)

孙权听从了鲁肃的建议,下令召回周瑜。此时周瑜政治鄱阳湖训练水军,得到孙权的命令之后,立马来见孙权。孙权询问周瑜是战是降时,周瑜当即表示不能降,接着周瑜从政治角度给孙权分析道:“虽然曹操名义上是汉朝丞相,实际上从曹操的种种表现来看,已经可以定义为汉朝的逆臣了,我们对抗他是正义的一方;其次将军您凭借父兄留下的基业,占据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兵精粮足,完全可以和曹操对抗,我们对抗曹操,是在位朝廷清除奸贼,怎么能够投降曹操呢?”

分析完政治方面,周瑜又从军事方面给孙权分析曹操的四点兵家大忌:“首先曹操虽然统一了北方之后兵力强大,但是还还有后顾之忧没有解决,比如西方的马朝韩遂等人。其次曹操的军队强大在他的骑兵,而如今曹操舍弃鞍马改用战船与我们交战,这叫舍己长用己短;接着现在是严寒事情,粮草匮乏,不宜发动战争;最后曹操的军队多数是北方人,不习水战,而且水土不服,时间一长必然会发生瘟疫,有此四点兵家大忌,曹操焉能不败!”

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给气死的吗(周瑜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17)

周瑜的这段分析无疑给孙权打了一剂强心针,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于是当即表示与曹操决裂,并且任命周瑜为左都督,程普为右都督,率领部队前往赤壁与曹操决战。

因为曹操的大军都是北方人,难免水土不服。因此曹操把他的战舰用铁索连在一起的,这样就能避免船只摇晃。到达赤壁之后,周瑜一眼就发现了曹操大军的弱点,认为这是火攻的绝好机会。

最终赤壁之战决战当天,东南风大起,周瑜让部将黄盖率小船十几艘,里面装满了柴草等易燃物,直扑曹军大船,撞上大船之后就开始就开始点火,大火接着东南风把曹操的铁索连舟烧的干干净净,正如苏轼是词中所说的一样:“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给气死的吗(周瑜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18)

赤壁之战的胜利,加强了孙氏集团在江东地区的统治地位,也让周瑜这位冠世英才名满天下。

击败了曹操之后,正当周瑜可以一展当年制定的“二分天下之计”的时候,却意外病故了。周瑜的死让人惋惜,但也充满了疑点,其中4个疑点都在指向孙权,似乎再说周瑜是孙权所害。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就来一一分析这4个疑点。

四,英年早逝,死因扑朔迷离

第一个疑点就是周瑜是否是托孤大臣。《三国演义》里说过“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但这毕竟是小说里的说法,不可信,正史上孙策去世的时候周瑜领兵在外,是接到孙策的死讯之后才赶回去奔丧的,因此周瑜按理说并不是托孤大臣,张昭才是托孤大臣。

但是按照《三国志》的说法,前文提到的孙权两次面临重大抉择的时候,都是询问周瑜的意见的,让孙权无视托孤大臣张昭的意见,由此可见周瑜在孙氏集团的地位与话语权有多高。也正因为如此,孙权有足够的理由认为周瑜对他有极大威胁,也给了孙权加害周瑜的理由。

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给气死的吗(周瑜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19)

第二个疑点就是周瑜有逼宫的想法。前文提到,孙策去世之后,周瑜来到是孙权身边,并且带头向孙权行君臣礼以表忠心。明面上可以理解为拥护孙权,但是反过来说也有周瑜为了巩固自己地位,权力的意思,要知道当时孙权只有19岁,根本无法掌控局势,被周瑜强行行了君臣里,有威胁孙权就范,甚至有逼宫的想法在里面,意思就是这个君主当也得当,不当也得当,这当然会让孙权十分不爽。

第三个疑点就是制衡问题。细心的读者估计早已发现了,在赤壁之战前夕,孙权面临是战是降的抉择时,一开始并没有选择去询问周瑜的意见,最后在鲁肃和吴夫人的强力建议下才去问了周瑜,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孙权此时想慢慢的把周瑜排除决策圈。

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给气死的吗(周瑜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20)

况且在赤壁之战中,虽说是让周瑜担任左都督,率军抵抗曹军,但是孙权又不动声色的让程普担任右都督,共同领军,况且据史书记载,周瑜与程普的关系并不好,孙权这样安排明显是有意为之,意在让程普来制衡周瑜。

第四个疑点就是周瑜与孙策关系过于亲密。要知道在封建社会,讲究的是“子承父业”,一般情况下君主死后,继承基业的都是君主的儿子,只有君主没有儿子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弟弟作为接班人。但是孙策有儿子,只是年幼,因此可以说孙权这个接班人的位置十分的不稳固。加上周瑜与孙策的关系过于亲密,甚至有野史记载说周瑜曾希望孙权等孙策的儿子成年之后把政权还给孙策的儿子,这不免让孙权起疑心,他怕周瑜会支持孙策的儿子,因此不排除孙权先下手为强,铲除周瑜的可能。

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给气死的吗(周瑜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21)

结语:虽然《三国志》记载周瑜是突然病逝的,但是这方面的记载非常简单,这不免让人产生疑虑。在结合一下孙权的人品,加上孙权晚年滥杀大臣,甚至连亲儿子都不放过,因此有足够的理由怀疑周瑜是被孙权暗害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