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知识问答题大全(红楼梦试题精选)

红楼梦知识问答题大全(红楼梦试题精选)(1)

31. 《葬花吟》是曹雪芹借诗词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品,明为咏花,实则写人,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它在《红楼梦》一书中地位举足轻重。请你说出在小说中这首诗的作者,并结合其性格特征赏析其中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这两句诗。

答案示例:

《葬花吟》这首抒情诗的作者是孤高自许、目下无尘的林黛玉。(1分)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柳条与榆荚只自顾自的显耀自己的芬芳与繁盛,哪管美丽芬芳的桃花的飘零与李花凋零纷飞,(1分)作者运用拟人手法,通过对榆柳的痛斥,托物咏怀,1分,体现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表达了伤春之情,寄予了她因寄人篱下而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之情,体现了她的抑郁不平之气。(3分)

32. 有人用“黠而侠”评价《红楼梦》中刘姥姥,意思是说刘姥姥既有“狡黠”的一面,又有“侠 义”的一面。请结合原著内容,谈谈你对刘姥姥的“黠”和“侠”的理解。

答案示例:

黠,即聪明。刘姥姥小说中说她是久经世故,二进贾府时,情知是王熙凤等戏耍她,但是她还是有意配合凤姐鸳鸯哄贾母高兴,是装傻。讲故事也有意迎合贾母宝玉的好奇心理,投其所好。

侠,即有义气,敢担当。当贾府溃败时,巧姐被卖。刘姥姥知恩图报,救下巧姐。

33. 《红楼梦》中一些主要人物进入回目,作者往往在其名字前加一个字,来概括或凸显其品性,即所谓“一字评”,如“敏探春”“酸凤姐”“贤袭人”“勇晴雯”“慧紫鹃”等。请任选一人,结合原著内容,谈谈你对该人物“一字评”的理解。

解析:

敏探春:机敏、敏锐;敏感……

酸凤姐:嫉妒、吃醋;尖酸(刻薄)……

贤袭人:贤惠、贤良、贤明……

勇晴雯:勇敢、果敢、大胆……

慧紫鹃:聪明、聪慧、善解人意……

答案示例:

(1)我选“敏探春”。“敏”有机敏、敏锐等意。探春是贾府中难得的心思敏锐之人。(2分)在代王熙凤管家时,探春兴利除弊,如废除买办替闺阁小姐采买胭脂的规定,将大观园承包给下人们打理,为贾府开源节流。在抄检大观园时,她又对王熙凤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大家族必须从内部杀起,才败得快。(2分)在管家理政上,探春能清晰认识到贾府管理中的弊病并锐意改革。对于整个家族命运,她又能敏锐地感受到颓势并清醒地认识到其衰败根源在于内部。因此,用“敏”来评价探春,是非常得当的。(2分)

(2)我选“酸凤姐”。“酸”的意思是容易因情感关系而嫉妒他人。王熙凤在与丈夫贾琏的关系中表现出极强的醋意。(2分)贾琏偷娶尤二姐,凤姐先是大闹与此事相关的宁国府,后又设计除去尤二姐。就连既是自己贴身丫头,又是贾琏通房丫头的心腹平儿,凤姐也不肯让她与贾琏走得太近。(2分)对一切与贾琏有关系,可能与自己争宠的女性,她都处处小心,时时防备,甚至可能除之而后快。其性格中“善妒”的一面,正是从“酸”的评语中体现出的。

(3)我选“贤袭人”。“贤”意为贤惠、贤良。袭人是《红楼梦》中以贤著称的人。(2分)她身为宝玉的丫头,不但一心一意照顾宝玉的饮食起居,“心中眼中就只有一个宝玉”,还自动假借家人要赎自己出府,来规劝宝玉用心向学,更因为宝玉与姐妹玩笑过密而心生忧虑。(2分)袭人曾说“我原是出了名的贤人”,宝玉也评价她是“头一个出了名的至善至贤之人”,可见用“贤”来评价袭人,再恰当不过。(2分)

(4)我选“勇晴雯”。“勇”有果敢、勇敢的意思。晴雯的身份虽然只是丫头,但她刚强果敢、勇于反抗压迫。(2分)宝玉的雀金裘被烧坏,晴雯不顾身体抱病,毅然通宵为他修补,果敢刚强。抄检大观园时,晴雯把自己的箱子往地上一倒,大胆反抗。(2分)晴雯之“勇”不光体现在其外在行事中,更体现为其勇于反抗的内在精神。她是所有丫头中最能大胆无视主仆等级、不肯曲意逢迎的人。因此,用“勇”来概括晴雯的品性与个性,非常贴切。(2分)

(5)我选“慧紫鹃”。“慧”为聪慧之意。作为黛玉的贴身丫头,紫鹃总是对黛玉聪慧体贴。(2分)在宝黛争吵,对彼此的情感不确定之时,只有她能开解劝说黛玉,帮助两人和好如初。在金玉良缘之说盛行时,她巧妙地用黛玉要回苏州的谎话考验宝玉的真心,为黛玉的终身大事试探谋划。(2分)以上种种,都可以看出紫鹃不仅能聪慧地领会黛玉的心思,而且能巧用方法支持宝黛爱情。紫鹃之“慧”,远超他人。(2分)

34.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看了十二个咏菊的诗题之后,探春感慨说:“竟没有人作《簪菊》。”于是她在《簪菊》题下作了一首,诗中写道:“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这首《簪菊》体现出探春怎样的个性气质?请结合原著内容简要分析。(4 分)

答案示例:

选材独特,不吟咏女子对镜簪菊的日常生活,吟咏的是高人隐士不惧俗世的雅致情怀。

个性气质豪爽豁达、高傲脱俗。探春贵为贾府小姐却又并非嫡出,因而才高气傲、藐视世俗,追求朴而不俗。

35. 《红楼梦》第四十回描写贾府女眷在大观园吃酒行令,黛玉无意间引用了闺阁禁书《牡丹亭》《西厢记》中的句子。当时,“宝钗听了,回头看着他。黛玉只顾怕罚,也不理论”。第四十二回中,宝钗往贾母处问安,还特意约黛玉到蘅芜苑,对黛玉说:

“……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

综合此处文字中的信息,宝钗这一形象有哪些突出的特点?(4分)

答案示例:

结合情节:宝钗当时就察觉黛玉引用不合常礼,后来又特意对黛玉以言相劝。

宝钗特点:①聪慧过人,②知礼循礼(言行得体),③处世融通(周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