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以德服人(诸葛亮的大志所谓)

察人之所行,不察人之所言。

《出师表》天下名篇,其中“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更是被文人骚客争颂,以为楷模。

历来文士,皆将诸葛亮此言,视作“安贫乐贱,不求功名荣华”的清高象征。实际分析诸葛亮隐居始末,可知其情悖谬,与诸葛本人的心态南辕北辙。

亮所谓“不求闻达于诸侯”并非虚指,而是特指;所谓“诸侯”即荆州牧刘表。

而“躬耕南阳”亦有隐喻。这与汉末文士的“清议纵横”,魏晋世家的“浮华交游”一脉相承。

诸葛亮此后的一系列举动,其实都是其“隐居态度”的现实反映。

本文共 4700 字,阅读需 9 分钟

琅琊诸葛氏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精通刑名的世家子弟,不会安贫乐贱,躬耕山野。

琅琊诸葛家族,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司隶为显职,监察百官,东汉时号称“三独坐”。

注:东汉三公逐渐虚职化,御史中丞(御史大夫升司空;中丞掌御史台)、司隶校尉、尚书令,班在九卿之上,独擅一榻,号称“三独坐”。

诸葛氏贵“刑名学”,与颍川世家大抵相似。

汉末丧乱,琅琊亦遭兵祸,宗族门人星散,诸葛家族却能在魏、蜀、吴三国均位至宰辅,金紫等身。这与其好研法术、精通刑名律令的家风是不可分割的。

注:颍川荀氏亦凭“精通刑名”显赫当时。反倒是与颍川并称的汝南、南阳,家传经学、伏膺儒教,在乱世逐渐衰落。

注:蜀之诸葛亮,吴之诸葛瑾(亮兄),魏之诸葛诞(亮从弟),皆出将入相,时人荣之。

诸葛亮对“刑名之术”亦有特别喜好,所研习者、皆法家经典。

(朕)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

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先主敕后主遗诏》引自《诸葛亮集》

刘备喜《六韬》、《商君书》;诸葛亮为后主撰《申》、《韩》、《管子》,皆崇法术。

注:《六韬》即太公兵法;《商君书》则是商鞅思想汇编;申不害、韩非、管仲,皆法家大宗;另有慎道,与申、韩构成法、术、势三门。

注:诸葛亮治蜀,刑法峻急,为法正所非。有《诸葛亮报法正书》,辞令间颇崇法术,文多不载。

钻研律令,精通刑名的琅琊诸葛氏,世代以文吏,或仕州郡、或为令史。这种家庭不可能培养出“安贫乐贱”的子弟。

诸葛亮躬耕南阳,自有不得已之苦衷。

不求闻达于诸侯

挟泰山以超北海,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亮父诸葛珪,为泰山郡丞,秩六百石,中高级佐吏。

珪死,亮与叔父诸葛玄南奔豫章。玄死,亮入荆州,避难琅琊。白身蹉跎,直至二十有七。

诸葛亮不得出仕,有客观原因。因其叔父玄与刘表相

诸葛玄是袁术表奏的豫章郡守,而袁术与刘表视同寇仇。袁术在初平元年(190)勾结长沙郡守孙坚,杀荆州刺史王睿、南阳太守张咨,图谋独霸荆襄。

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蜀书五 诸葛亮传》

刘表就是王睿死后的继任者,很自然地倒向袁术的竞争对手袁绍,与袁绍、曹操合兵,痛击袁术。

(初平)四年春,(魏武)军鄄城。荆州牧刘表断(袁)术粮道。--《魏书一 武帝纪》

因此,诸葛玄作为袁术任免的豫章守,在刘表眼中无疑是伪职、是僭逆。诸葛玄被新任郡守朱皓取代,南奔荆州,死于此地。

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蜀书五 诸葛亮传》

注:《汉晋春秋》记载诸葛玄为刘表所荐,与《蜀书五 诸葛亮传》相牴牾。实际以琅琊葛氏的地理位置判断,玄不可能是刘表所荐,必为袁术征辟。

注:《亮传》所谓“玄与表有旧,往依之”更是悖谬。刘表与袁术死敌,屡动兵戈。诸葛玄如与刘表有旧,又怎会接受袁术伪职?可见是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诸葛亮以德服人(诸葛亮的大志所谓)(1)

刘表牧荆州,先杀孙坚,再击袁术

诸葛亮作为政敌家庭出身的“异见子弟”,不受刘表喜爱是理所当然的。

在此要特别纠正一个观点,此观点流毒甚广。

核心大意是说:诸葛亮联姻沔阳黄氏,而亮岳父黄承彦与蔡氏婚,是刘表襟弟。以此证明诸葛亮在荆州地位显赫。这种以现代视角反推汉末的“想当然”是很不合时宜的。

刘表与蔡氏、蒯氏的结合,本出不得已。

表为刺史,白手入荆州。江陵多郡贼,表不能入,遂治兵襄阳。被迫与地方豪强蔡氏、蒯氏合作。

袁术阻兵屯鲁阳,表不能得至,乃单马入宜城,请南郡人荆越、襄阳人蔡瑁与共谋画。--《后汉书 卷七十四-刘表传》

注:荆州刺史治本在南郡江陵县,而刘表将治所迁至襄阳。

注:刘琮也并非蔡氏子,而是尚蔡氏女。

一个完全出于政治联姻、且无所生育的后妻(蔡氏),在刘表心中何等分量,不言自明;而后妻的妹妹的丈夫的女婿(诸葛亮),又是何等分量,更不必多言。

诸葛亮在南阳,以其叔依附袁术、构罪刘表;不得出仕,理所当然。

亮年轻时未必没有过出仕念头,不过从结果看、必然是屡次受阻。《亮传》对诸葛亮青年时代的“不得志”,多所避讳,其内情却一目了然。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屡次提到的“不求闻达于诸侯”,其实有所实指,此“诸侯”即荆州牧刘表。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阳,苟全性命於乱世,不求闻达於诸侯。--《出师表》

非“不求闻达”,而是“不得出仕”。所谓的“不求”,非不求也,求之不得也。

其真实心态,就和很多失意青年,自作大言:“我没想着赚大钱,就是想自我磨砺”一样。不过是虚张狂言,聊以自慰。

躬耕南阳

所谓“隐居”,大抵是“好事者”自作声名的“终南捷径”。

亮虽不得出仕,其仕宦心态却日盛一日。“一步登天”的念头盘结脑海,愈发强烈,喷薄欲出。

看诸葛亮交游往来的对象、便可窥见一二。

汝南孟建,颍川徐庶,颍川石韬,博陵崔州平。

其中孟建、徐庶、石韬、诸葛亮,号称一时俊杰,四子并称。

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魏略》

颍川贵刑名,汝南与颍川并称。崔州平是故太尉崔烈之子,避董卓之祸出奔南阳。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蜀书五 诸葛亮传》

注:崔州平,史失其名。故太尉崔烈子,议郎崔钧弟。均字元平。

可以说,诸葛亮的“交游圈子”,完全由高级官宦子弟,与精通刑名的客籍士人组成。除徐庶出身寒门(单家子),其余均为地方大小豪族。

注:徐庶精刑名,恐怕也非小门小户。“单家子”仅指政治身份不显,未必指家资不富。同时代张既,即单家子,家富而多财,官以贿成。见《魏书十五 张既传》引注《魏略》部分。

亮为布衣,却时常大发感慨、臧否人伦,最喜预言友人将来能够“做多大的官儿”。仕宦心态炽如烈焰。

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魏略》

这些青年子弟们,共奉司马徽为宗师。围绕在其身边、形成一个“客籍名士交游圈”。

司马徽,亦颍川人,避难荆州。

诸葛亮以德服人(诸葛亮的大志所谓)(2)

水镜司马徽,如水如镜

司马徽的绰号非常有趣:“水镜”。

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襄阳记》

水镜者,如水如镜。暗示此人擅长鉴别人伦,喜好臧否人物。

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蜀书七 庞统传》

客居荆州的“水镜党人”,其实与东汉末年世家子弟“清议纵横、臧否人伦”是一模一样的;都是门阀子弟利用“舆论”来“操纵选举”的手段。

汝南许邵的“月旦评”即典型“清议行为”,影响甚巨,震动朝野,甚至引得曹操屈身下拜,以求大名。

(乔)玄谓太祖曰:“君未有名,可交许子将。”--《世语》

注:许邵为汝南郡功曹,与从兄许靖不睦,竟摈排靖“不得出仕,以马磨自给”。可见这些喜好臧否人伦的“清议之徒”,仕宦心态是何等扭曲。事见《蜀书八 许靖传》。

所异者,“清议派”是掌实权的,而“水镜派”则是失意的客籍子弟,不得仕宦而妄作大言。只具其形,不见其实。其本质,恐怕与“诸葛亮欲官而不得”相同。

长期在这种圈子厮混,诸葛亮的真实心态可见一斑。

所谓“不求闻达于诸侯”,仅仅指代与刘表的牴牾,而非其安贫乐贱的实据。

庞德公与徐庶荐贤于刘备,力荐诸葛。可见亮之“隐居”,乃是“待价而沽”的终南捷径。真隐士怎可能闻名荆襄!

注:“卧龙”之名,即出庞德公。此君大概也是“水镜党人”。和东汉党锢之祸时所谓的的“八厨、八顾、八俊、八及”其实源出一脉。相互吹捧、自作声名。

拓展一句,诸葛亮在“水镜党”的经历,使其极端提防类似行为。佐仕先主时,谗废喜好褒贬的彭羕;辅弼后主时,打击结党营私的李严,贬废臧否人物的廖立;诸葛亮自出其间,故很清楚类似行为背后的实质,尤其提防。

注:魏明帝打击“浮华党人”亦出同因。浮华是清议的高级形式,危害更巨。

所以,亮躬耕南阳,名为“躬耕”,实际是待价而沽,欲平步青云,一飞冲天。

看诸葛亮对刘备的“隆中对”便可知。其见识之精妙,眼光之凌厉,令人拍案击节。三国版图的后续发展,与亮之预测完全相同(即杜甫所谓“功盖三分国”)。而此时的诸葛亮,不过是个二十七岁的青年。

注:鲁肃的“榻上策”与沮授的“平河北策”亦可圈可点,但见识不及诸葛。

能够画策“隆中对”的奇才,仕宦心态可谓喷薄欲出。如果仅因《出师表》的谦词,就被人认作“安贫乐贱、不求闻达”的超然隐士,那真是贻笑大方了。

管乐自诩

管仲、乐毅,皆强臣辅弱主,将相弄实权。

诸葛亮隐居山野,一方面交游清议,一方面又不得出仕。

亮之才干,纵不能一步登天(类似被刘备奉为谋主),出任郡守令长亦不在话下。如果说诸葛亮少年时客居荆州不得出仕,是因幼弱无名;那其青年时依然孑然隐居,便另有内情了。

内情即是:诸葛亮欲寻找弱主。

注:此处“弱主”非指无能之辈,而是特指代能容含尊崇自己的谦恭之人。

诸葛亮以德服人(诸葛亮的大志所谓)(3)

亮常以管仲、乐毅自诩,时人莫之许也

诸葛亮的自诩是非常值得玩味的。

欲效法管仲,乐毅。

(亮)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蜀书五 诸葛亮传》

管仲是名相,乐毅是名将。这是表面含义。

深层含义,是管仲佐桓公,乐毅效昭王。

桓公好色无德,昭王国贫民弱;且二君均有容人之量,能放权任人。管仲死、则齐桓败殁;昭王崩、则乐毅出奔。

故管、乐之诩,实际隐喻:“强臣弱主,虚君实相”。

诸葛亮苦苦寻觅的,是一个落魄且能包容自己,可使自己恣意发挥才干的“弱主”。

刘备有识人之明、容人之量,且客居荆州,德薄力弱,比较符合诸葛亮的需求。

但本质上看,先主坚忍不拔、世之枭雄;外表虽喜怒不形,内心却勇毅果敢。所以诸葛亮在刘备时期,虽屡建殊勋,却并非独一无二。

法正在世,便可胜诸葛半子。

(正)外统都畿,内为谋主。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亮曰:“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蜀书七 法正传》

诸葛亮真正大放异彩、声震寰宇,恰恰是其辅弼后主时。

先主时,惟法正见谥;后主时,诸葛亮功德盖世。--《蜀书六 赵云传》

应该说,刘后主能力低、权欲低、责任心低;且在三低之中又有一高:信任度高。

后主宠信尊崇相父,能尽情放权。故诸葛亮真正“行管仲、乐毅之事”,不是在刘先主时,却是在刘后主时。

“如鱼得水”者,刘备是也;“纵龙入水”者,刘禅是也。

“管乐自诩”的实质,本指如此。

小结

诸葛亮客居荆州,躬耕南阳,表面是清贫养志,不求闻达;实际是望眼欲穿、自作身家;甚至借“水镜党人”臧否人伦的风尚,替自己慕求大名。

至于“不求闻达于诸侯”,不过是诸葛亮中年时追忆往事,对叔父之死的感慨,以及对刘表废弃不用的叹恨。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何谓不求?求之不得。

换个角度看,诸葛亮不足三十、便能一蹴而就,成隆中之策,可见其胸怀激雷,腹藏沧海;这种顽石美玉,纵使一时被褐、不得发迹,也不能长久掩其锋芒。譬如锥处囊中,其末立现。

可喜者,是孔明投备,君臣成鱼水佳话。当然,真正使诸葛亮发挥“管乐之才”者,非“雄人”刘备,却是不太争气的“熊人”刘禅。

无他,管乐所需者,虚君实相;亮所需者亦然。

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亦颇值玩味。

历史有时就是这么有趣。

我是胖咪,希望你幸福。


我是胖咪,头条号历史原创作者。漫谈历史趣闻,专注三国史。从史海沉钩中的蛛丝马迹、吉光片羽,来剖析展开背后隐藏的深意。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加关注,我会定期更新原创三国类文章。

Thanks for reading.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