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中宿县失守了吗(淮海战役中宿县失守)
在电影《大决战》淮海战役里有一段最精彩的桥段,就是双方最高统帅部对于已经进行了一半的淮海战役的分析,周贵元老师配的毛泽东,戴学庐老师配的蒋介石,情境如此下:
【巴大维】(美军顾问团团长)总统先生,先生们:坦率地说,我并不认为国防部对徐州会战的部署是令人鼓舞的。克劳塞维茨说:主力会战不是为一个次要目的而进行地一般性战役,也不是某种随意收缩性的试探性行动,而是夺取决定性胜利必须竭尽全力的殊死决斗。但是,国防部的部署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呢?尽管如此,毕竟还是做出了一个部署。十分遗憾的是,这个既定部署一再被随意改变着。
【何应钦】请允许我做一点说明。目前,共军侥幸攻占了我宿县,但整个态势并未改变,国防部方案原定内线作战原则,其积极进攻精神丝毫不受影响,现正力解黄兵团之围,以求重占宿县,仍以徐州为中心,与敌作逐鹿之争,决心始终未变。
【蒋介石】徐州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五十余次,是非曲折难以论说,但史家无不注意到,正是在这个古战场,决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兴亡、此兴彼落,所以古来就有问鼎中原之说。【毛泽东】战役发起以前,对隔断徐州、蚌埠,完全孤立徐州这一大坨敌人,我们尚不敢做这种估计:对黄维集团加入淮海战役,我们一直很担心,现在看来,正是蒋介石破釜沉舟,调集了他最大的一个战略集团,南线战略决战才显得这样非同小可,这样有声有色。
【蒋介石】无论怎么样,会战兵力是以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毛泽东】六十万对八十万,这是一锅夹生饭,夹生就夹生,也要把它吃下去!
在这里我们注意到的都是蒋介石那句“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但实际上却是国防部长何应钦那句:“共军侥幸攻占了我宿县,但整个态势并未改变”。何应钦显然意识到了宿县失守的重要性,但由于面对美军顾问团,何应钦用了侥幸二字,但实际上,无论是何应钦还是蒋介石都没有想到,宿县的失守,已经注定了国民党军的彻底失败,从纯军事角度来看,粟裕占据宿县这一手实在是太高了,这样直接断了徐州集团的陆路后勤线,淮海战役中,国共两方面就统帅水平,指挥艺术,战略侦查,后勤保证,兵力数量,装备质量等各个单项单独比较,我觉得差距最大的还真是战略方向和侦查能力。
国民党军方面 从一开始到最后上上下下都没有一个清晰的战略,从上到下乱作一团。和毛泽东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蒋介石,根本就不知道毛泽东要干什么,豫东和济南战役后,杜聿明去了东北,徐州大军20天未做任何行动,陈毅和粟裕得以从容排兵布阵。等到黄百韬兵团被围,国民党各个方面还是没有达成共识。各种犹豫不决,海州的李延年是撤是走有犹豫不决,是走海陆还是走陆路踌躇不前,被围后是突破,还是坚守待援还是犹豫不决,战略固然重要,但是不是最重要的,哪怕是一个三流的战略有了出色的执行力的保证,也是有一定赢的可能。
越是乱局,越见人之高下。粟裕能在乱云飞渡之际,抢占了位于华东、华中、徐蚌之间的战略要点宿县,足见战略意图之高明,这样一来既可以南阻蚌埠之兵援徐州,又可西阻华中之兵援徐州。就这一手无论是刘峙还是杜聿明都蒙了,宿县,是军事要地,相当于三国后期的街亭,本来刘峙派了重兵守宿县尚有一战之力,结果孙元良撤离宿县并守备徐州,宿县,这么一个军事重地就留一个杂牌师,被粟裕的中野一个纵队轻易而举就攻打下来了。没过多久,杜聿明意识到了危险,让邱清泉收复宿县,打通津浦线,援救黄维兵团。可惜没有成功。
粟裕打下了宿县,截断津浦路,从战略上彻底孤立徐州,同时牵制和阻击黄维兵团。中野,华野迅速兵合一处,达成一致意见先歼灭黄百韬。黄百韬被全歼之后,决定歼灭黄维,然后由华野来阻击南线和北线之敌。就在这个时候淮海战役我军就出现了一非常重大的失误,中野主力和华野2个纵队勉强包围了黄维,但是华野其他兵力还没有赶到南线战场阻击刘李两兵团。此时,从蚌埠出发往宿县进攻的刘李两军团,离被围的黄维只有20公里,而且正面只有中野6纵队总计6个团的阻击兵力,而刘汝明和李延年加起来也将近10万人。中野6纵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
这该怎么办,这仗怎么打,电影《大决战之淮海战役》生动的描写了这个细节,刘伯承大骂6纵政委杜义德,“你摸一摸的裤裆里还有没有卵蛋”。结果在蚌埠的刘峙命令刘汝明和李延年撤退了,撤退了,撤退了。战场指挥没有不失误的,问题是失误了,你没有把握住机会,就怪不得别人。也就是6天后,刘汝明和李延年两兵团在严令下,准备再次出发攻击宿县,救援黄维的时候,在他们前面的就不是中野的6个团了,而是华野的近5个精锐纵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不可能给你第二次机会的。此时,华野兵分三路,2个纵队参与包围黄维,5个纵队南线阻击刘李兵团。11月25日,刘伯承下达了攻击命令。11月27日,廖运周率110师起义,彻底将黄维包围。
与黄维兵团对阵的恰恰是黄维的同窗同学,也是黄埔一期的陈赓。当时的陈赓以区区一个纵队司令员的身份与国民党军十二兵团司令硬顶。可以说陈赓把黄维揣摩到了极致,二人虽然同是黄埔一期生,但黄维在黄埔军校时籍籍无名,才能很平庸,在黄埔一期同学中,他的才能远逊于杜聿明、宋希濂等人。更别说陈赓了,每次陈赓捉了黄维的军官第一句话就是:“我是陈赓,与你们黄长官同期”。12月5日,刘伯承下达总攻命令。16日16时30分,中野和华野向双堆集四周展开猛烈的进攻。最后黄维、胡琏、吴绍周一度从双堆集西面我军的缝隙中长了出去,然而由于他们乘坐的坦克半路抛锚,黄维、吴绍周陆续被俘,只有狡猾的胡琏逃脱。杨伯涛、覃道善没有坦克乘坐,混在乱军中逃命,最后也全部被我军俘虏。激战持续到15日黄昏,国民党军第12兵团被全歼。
在黄维被歼灭之后,杜聿明开始败退,而这手撤离徐州玩的还是很漂亮的,先是战略欺骗,然后又来了一手声东击西,炮击徐州东面,造成从徐州以东撤退的迹象。而粟裕却不为所动,将兵力置于津浦路两侧,东西都可兼顾,同时侧重点放在津浦路以西,粟裕在战略决策和敌情判断,对地方指挥官的性格和指挥偏好选择,已经到了分豪不差的地步,用四个字形容就是炉火纯青。
军事指挥是是有着浓郁的个人性格色彩的一种艺术,而且这是由部队所在军事主官的性格所决定的,所以有的部队擅长攻坚,有的擅长防守,有的计谋百出,有的大巧不工,有的刀口添血,有的稳健笃定,其实并没优劣高地之分,梳理下这几个主要战将的指挥历史和来往电文,就可以发现淮海其实就是一场有着浓郁的粟裕风格的战役。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