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

解放战争初期的1946年战略防御阶段,国共两党的军队无论是人数还是装备上都存在极为悬殊的差距,但仅仅过去3年时间整个战场形势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1)

人民解放军在一次次的战斗中发展壮大,以摧枯拉朽之势夺取三大战役的胜利,一举奠定了解放战争的胜局,将革命的红旗插遍神州大地。

而解放军的番号也几经变动,最终在1949年初的战略决战阶段确定了4个野战军的番号,再加上由军委直接领导的华北野战军这五大野战军经过浴血奋战,最终解放了全中国

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2)

和平解放北平

这四支野战军在解放战争的歼敌数据中,公认歼敌最多的是粟裕指挥的三野,共歼敌245万之多,其次是二野,共歼敌221万,而有着赫赫威名的由林彪指挥的四野排名第三,歼敌180余万人。

拥有着强劲兵力、优良装备、作战范围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的四野为什么在歼敌数量上排第三,甚至连第二都没排上呢?反而是装备和兵力都比不过四野的三野歼敌最多,这是否说明粟裕的军事指挥比林彪还要厉害呢?

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3)

粟裕

今天博览历史就来带大家一起了解在解放战争期间三野歼敌远超四野,粟裕是否比林彪更胜一筹?新来的朋友可以先点个关注,既方便回顾往期文章又不错过之后的精彩内容。

革命双子 百战将军

在解放战争中,林彪带领的四野可谓是解放军的头号主力,三大战役四野打了两个,这是谁也无法抹去的事实,而东北的解放对于全国的重要性早在抗日战争快要结束时,毛主席就指出来了。

抗日战争中日军的敌占区和我党的解放区呈犬牙交错之势,而蒋介石的国民党军还处在大西南,整个华北、华南丝毫不见国民党军的身影。

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4)

1945年8月10日、11日,朱老总连发7道命令,要求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利用处在抗日最前线的有利位置向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的日军展开全面反攻,给日寇以最后一击,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而在党的七大会议上,毛主席对全党说“从中国革命的将来看,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当然,其他根据地没有丢而我们又有了东北,中国革命的基础就更巩固了。”

毛主席强调了东北地区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也定下了解放战争期间我党首先抢占东北并在战略决战阶段首选东北战场的政策、方针。

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5)

毛主席

东北的解放是个重要且艰巨的任务,对于派谁去东北,毛主席也在考虑当中。每当关键时刻,毛主席就想起了林彪,并对他给予很大希望

在说到辽沈战役、四野时,不能不谈林彪,正如说到淮海战役、三野不能不谈粟裕一样。

1945年4月至6月召开的中共七大结束后,中央即决定派遣林彪到山东去,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

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6)

林彪

林彪在抗日战争期间打出震惊中外的平型关大捷,使他名声大噪成为抗日名将,但随后他被阎锡山部的哨兵开枪误伤不得不进行休养,从1938年受伤到1942年,林彪远离抗日战场,随后也并未再上前线指挥。但没人能借此怀疑林彪的军事指挥才能,在解放战争中林彪更是不负众望打出了璀璨耀眼的战绩。

1945年9月下旬,当林彪行至河南濮阳地区时突然接到中央急电,命他赶赴东北主持工作,于是林彪日夜兼程进军东北。对于林彪经营东北,毛主席表现出了高度的信任。

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7)

林彪

毛主席曾对罗瑞卿说“受任于乱军之际,奉命于艰难之间。只有林彪去了才可以把东北的党、政、军、民各方面统一起来。”

毛主席对林彪的信任始于井冈山时期1907年12月5日出生的林彪,在考入黄埔军校前还只是一名进步学生,自黄埔军校毕业后他跟随着北伐军参加了北伐战争,初步彰显了自己的军事才能。

直到1928年4月,21岁的林彪跟随朱老总的湘南起义军到达井冈山之后,他才真正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在多次打破敌人对井冈山根据地的“进剿”后,林彪用自己的军事才能赢得了众人的信任,1930年,23岁的林彪任红1军团第4军军长,从此少年扬名

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8)

林彪

一路跟随着毛主席,林彪虽然也有过对毛主席的政策、意见不理解的时候,但他大多数时间都是支持毛主席的意见,毛主席也乐于教导这个勤奋好学、敢打敢拼的年轻人。

虽说林彪毕业于黄埔军校,称得上是蒋介石的学生。但真正教导着林彪搞军队建设、经营根据地、指挥打仗的是毛主席。

蒋介石曾对部下感叹“我要表扬林彪,他是黄埔最优秀的学生,因为他把他的学长和教官都打败了。”

而林彪之所以能够取得在军事上的成就,除了他自身的刻苦和天赋之外,也与毛主席的悉心培养、提拔分不开关系。

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9)

林彪和毛主席

和林彪同一年出生的粟裕就没有林彪这样幸运。

林彪如果是一棵幸运地生长在肥沃土地上的树木,那么粟裕正如他的名字,是破土在贫瘠大地上的一棵粟。粟也就是俗称的小米或谷子,粟的近亲是田间地头无人问津的狗尾草,正如粟裕没有林彪那样“天才少年”的光环,粟裕的革命道路,与林彪比起来更加艰苦更加曲折。

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10)

粟裕

1907年8月10日,粟裕出生于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在少年求学期间,粟裕接触到了进步思想,1925年春,粟裕考入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但因为学校的进步校长被军阀杀害,粟裕等进步学生被秘密转移到了武昌,粟裕也被安排进叶挺24师教导大队,任学员班长

林彪在1926年10月自黄埔军校毕业后被党组织分派到了叶挺独立团任见习排长。在武昌期间,两个当时还默默无闻的年轻人都曾加入过叶挺的部队,1927年6月粟裕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并于8月1日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粟裕任起义军总指挥部警卫队班长。

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11)

粟裕与陈毅

南昌起义过程中,站在历史主舞台上的是周总理、贺龙、叶挺、朱老总等人,而林彪和粟裕则跟随着起义军一路南下。

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12)

南昌起义

起义军在南下的过程中遭遇了挫折,朱老总率领着3000余人据守三河坝,掩护周总理、贺龙的主力南下。经过浴血奋战之后,朱老总完成掩护任务全面撤退之后发现南下的主力在向广州进军时遭到严重失败,主力几乎全军覆没朱老总率领的部队竟成为了南昌起义军的最后一点革命火种。

军心涣散之下,1927年10月,朱老总进行大庾整编,林彪和粟裕留了下来继续搞革命,两人同样参加了湘南起义,随后上了井冈山

但在井冈山上林彪快速崛起,成为了革命新星,而粟裕则发展缓慢,他是一个大器晚成的毛主席的“好学生”,在1929年毛主席因为党内斗争被“罢官”安排在漳州“休养”时,粟裕奉命保卫毛主席,这是毛主席第一次接触到粟裕,这个做事周到认真的年轻人给毛主席留下了初步的印象。

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13)

粟裕与张震 谭振林

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

1929年后粟裕也凭借着屡立战功相继升任营长、团长、师长、红四军参谋长等职务。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时,粟裕跟随着红十军团留在了根据地打游击战,并没有随中央红军长征。

南方八省的三年游击战争论艰苦程度丝毫不亚于中央红军的长征和到达陕北后的战斗。在国民党军的重兵围剿之下,坚守苏区的红军遭受到严重损失,不得不转入高山密林,以游击战与国民党军的清剿相抗衡。

这期间牺牲了无数优秀的红军将士,而艰苦卓绝的斗争条件也锻炼出了粟裕的军事指挥。

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14)

粟裕在孟良崮指挥战役

在无法与上级联系,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粟裕想要带领着游击队实现生存就必须多打奇仗、时刻创造战机。这也养成了粟裕险中有奇、奇中有险的作战特点

林彪一直以来都是担任着主力的指挥,再加上性格上的谨小慎微,林彪的作战风格是稳中求胜,不打无准备之仗。

林彪曾说“我因为长期以来,肩负保卫党中央的重任,又是毛主席直接指挥的主力,我的担子很重,打仗较为慎重。一般情况下,有了七成把握才打,只有五六成把握,风险太大,不能打!等到有了八九成把握,又会失去战机,无仗可打!而粟裕同志呢,长期远离中央,长期孤军作战,一般情况下都是在敌人包围的态势下打的仗,不冒险就无法生存,养成了他敢于冒险的特点。”

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15)

林彪和粟裕合影于毛家湾

粟裕和林彪各有作战特点,这是不能相互比较的,但有一些人认为粟裕建设根据地的能力不如林彪强,其政治素养不如林彪。那么事情究竟是不是这样呢?

1937年粟裕带领着红军游击队在闽浙地区坚持游击战争,此时他已经和组织失去了联系,独自率领着数百人和敌人周旋,一切外部消息都很难获取。粟裕只能通过努力搜集各种报纸来了解局势。

他在报纸上看到中共中央的《八一宣言》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敏锐地意识到时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于是此前游击队每到一地就写的“打倒蒋介石”的标语被粟裕改为了“联蒋抗日”

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16)

粟裕

到了9月,社会上流传着各种传言,有人说“共产党投降了”,有人说“红军被收编了”粟裕判断应该是国共实现了合作

为了印证自己的想法,彻底搞清楚情况。他派手下刘亨云带一个班的战士乔装打扮成国民党军,大摇大摆地来到镇公所,刘亨云说“我们是剿共的。报纸上都说红军投降了,到底怎么回事,这共军还剿不剿啊,赶紧给我接通县长电话。”镇长赶忙去打电话得到回应“国共合作了,红军改编成八路军抗日去了。”

粟裕就这样了解到了国共合作的消息,他立马派人给国民党当地政府谈判游击队改编事宜,粟裕提出游击队将开赴浙南根据地去往前线抗日,国民党不得再行围剿并应提供弹药给养。

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17)

粟裕

1938年3月18日,粟裕率领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开赴皖南,加入新四军战斗行列。

在抗日战争后期,粟裕在广大的苏中地区与日寇展开战斗,充分地表现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并且粟裕开辟建设的苏中根据地,放在全国都是非常优秀的

1945年10月,粟裕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华中野战军司令员。解放战争中粟裕成为了其中最亮眼的存在,大器晚成的粟裕,迎来了他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时期。

在号称毛主席“五虎上将”的彭德怀、刘伯承、粟裕、林彪、徐向前五人中,粟裕和林彪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时间更加长久一些,尤其是粟裕被军委评价为“尤其善于组织大兵团作战”。

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18)

1952年4月 粟裕陪同朱德视察装甲兵第一战车学校

解放战争中国民党的精锐嫡系主力部队,主要由粟裕指挥的三野和林彪指挥的四野所歼灭。林彪不敢打的仗,粟裕敢打,1946年粟裕指挥苏中战役七战七捷,在彼时解放军全面处于战略防御阶段,解放军在全国战场上稍显下风的时候,粟裕的七战七捷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开启了粟裕的战神之路。

以少胜多,打奇仗、巧仗正是粟裕的强项。

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19)

淮海战役前夕,粟裕在干部大会上进行战斗动员

粟裕和林彪都是中国革命史上最杰出的将领之一,他们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是不能也不应该拿来做比较的。他们彼此之间有各自不同的作战指挥风格,也面临着不同的外部客观环境

四野在东北战场打的大多是攻坚战,东北也并不是国民党军囤积兵力最多的区域,在扫平东北国军之后,四野南下作战也是承担着攻坚的任务,最后总的歼敌数四野虽然不是最多的,但含金量很高

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20)

而三野的战区是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区,因此国民党部署了重兵,三野的歼敌也是最多的。就连毛主席都称三野是“全国各区战绩最大的军队。”

至于歼敌数排名第二的二野,倒有些默默无闻,二野在渡江战役之后向大西南挺进,大家想想二野的军事指挥员都是谁?那大西南可是他们的老家。

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21)

1949年11月1日二野发起西南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90余万人,其中包括了大量起义投诚的国民党部队,因此二野的歼敌数一跃超过四野,排名第二

但人们总是对三野和四野、粟裕和林彪津津乐道,也是因为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才是最重要的战略决战。

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粟裕林彪谁更胜一筹)(22)

欢迎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本期文章的朋友点赞评论关注支持一下吧,咱们下期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