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兔子要注意哪些事情(饲养兔子时的发病情况有哪些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养兔子要注意哪些事情(饲养兔子时的发病情况有哪些是我们应该了解的)(1)

不论是人类还是动物都不可避免生病,而患病必有其原因,不同的病症只有找到病原才能治疗。兔子患病与本身的年龄,性别以及不同时段,其他动物疾病息息相关,掌握兔子发病的规律就能预防疾病的产生。

一,不同年龄的兔子患病机率不同

1.幼兔患病率

幼兔出生时和人类小孩一样,各项技机能在处于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的幼仔抵抗能力弱小,各种多发病、常发病频发。刚刚戒掉母乳的幼兔,消化系统发展并不完全,抵抗能力低下,这时的幼兔易患肠道胃部疾病,以及很多传染性的病症,所以这个时期的幼兔死亡率极高。

2.高龄兔患病率

随着年龄的增长,兔子发生“新陈代谢”,这里并不是说机能增强了,相反是降低,高龄兔机能代谢,免疫能力减退导致体质变弱,所以高龄兔患病率也很高。做为饲养人一定要注意高龄兔子的饮食、日常护理、兔舍的卫生。

二,性别对于兔子发病的影响。

母兔公兔患病机率以及病症有所不同,母兔做为繁殖的主力,在生产兔仔后因为一些外部或自身原因会患有产科疾病,在产仔过程中流产,产后患乳房炎,都是母兔易发生的症状,母兔过度繁殖也会导致此类病症,对于患病的病兔应该注意隔离,避免传染正常兔子。

三,季节对兔子发病的影响。

不同的季节对于兔子有不同的病发,多发病,常发病种类繁多,还有发病率也是极高的。

1. 1~3月份,气温低,发病率低。

这段时间气温下降,苍蝇,蚂蚁数量减少,做为传染媒介的它们繁殖受阻,兔子发病率会减少但是也要谨防天气过于寒冷,兔子感冒、肺炎的发生。

2. 4~6月份,兔子产仔,发病率增高。

4,6月,母兔产仔的季节,幼兔增多,很多有关幼兔的病症频发,导致病兔增多,传染性增加,发病率相对增高。

3. 7~9月份,天气炎热,各种病原增加,发病率极高。

正处酷暑季节的7,9月,做为传染媒介的病原体生物活动猖狂,兔子患病机率急剧上升,食物变质腐烂导致兔子中毒,高温导致兔子中暑,兔子易患胃肠炎,易发生传染性疾病,对此,饲养人要加强饲养管理,卫生防疫。

4. 10~12月份,温度下降,发病率降低。

随着气温回降,很多动物冬眠,然而对于兔子来说正是繁殖后代的大好时期,病原体减少,兔子发病率减少,有利于繁殖,当然也需要做好防寒保暖,饲养工作。

四,其他动物疾病的影响。

1.病症的发生不只是在同类之间蔓延,不同动物的疾病也会感染兔子。

每种动物都会患有相应的疾病,除了在同类间传染,也会感染到其他动物。鸡的巴士杆菌,猫的弓形体病同样会感染给兔子,因此要做好防御工作。

2.周边动物疾病也会感染兔子。

对于附近的疾病也要做好防范工作,防患于未然,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寻找病原以及扑灭传染源。

3.饲养人应采取的措施。

作为饲养人要及时发现病兔并对其进行隔离,尽力避免各种易让兔子发病的因素,因此在生活中要注意饮食,环境卫生状况,建造隔离场所,及时将病危兔隔离避免感染正常兔,以此减少患病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