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专用护眼仪能防近视吗(防近视防蓝光教育智能硬件真的护眼吗)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学生视力负担增加,一些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学习平板、智能台灯、学习机时,会优先购买标有“预防近视”“低蓝光”“无蓝光危害”等效果的教育智能硬件。
蓝光是否对视力有害?“防蓝光”是否具有预防近视的效果?多大尺寸的屏幕适合孩子学习和上网课?儿童和青少年如何保证用眼卫生?
学生视力检查表。图/IC photo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近视发生的根本原因
“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跟近视患病率的增加是有一定关系的。”北京同仁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付晶指出,近些年,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进入人们生活,大家“近距离”用眼的机会越来越多,电子产品相对于书籍来说,更容易让眼睛产生疲劳。但实际上,“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近视发生的根本原因,两个因素只要规避了任何一个,都可以减少近视的发生几率。
与纸质媒介相比,电子产品色彩对比度更加艳丽,更具趣味性,人们在观看时眨眼次数不自觉地减少。正常情况下,人们通过眨眼将泪液均匀分布到眼表,才能使眼睛保持湿润,处于良好状态,眨眼次数减少则会对泪膜产生影响,对眼睛有伤害。特别是疫情以来,上网课、线上会议等对近视的发生有促进作用。
根据教育部2021年5月公布的数据,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较2019年有小幅上升。另据国家卫生健康委2021年7月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较2019年上升2.5个百分点,较2018年下降0.9个百分点。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
“我家孩子近视300多度,不想让他的近视程度再加深。”家长李女士说,他的孩子今年上初二,晚上回家要做功课,也喜欢玩游戏,她想控制住孩子的近视,在购买台灯时,就选择了带有“预防近视”“低蓝光”等字样的产品。“其实我也不太清楚具体有没有用、有多大用,但总感觉多点功能总是好的。”
像李女士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最近,家长刘先生也购买了某品牌近千元的带有护眼功能的儿童学习台灯。刘先生说,女儿虽然只有6岁,但是非常喜欢阅读,为了防止孩子近视,他特意选了一款可以调节光源,无蓝光伤害的台灯,感觉效果还不错。
记者在网络购物平台上检索发现,标有“预防近视”“护眼”“无蓝光”字样的台灯种类繁多,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有的带有“低蓝光”功能的学习平板价格则接近5000元。
另外,也有家长在给孩子选购智能硬件产品时,考虑类纸屏、墨水屏类产品进行阅读学习,以达到预防或者延缓近视进展的目的。
那么,类纸屏、墨水屏类产品是否有预防近视的效果?
付晶指出,无论是类纸屏还是墨水屏都起不到预防近视的作用,类纸屏不等于纸质,况且平时看纸质书籍,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也会发生近视。只要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都有可能发生近视。
蓝光无明确对眼睛致损证据,没必要谈蓝光色变
蓝光是否会对视力产生影响?谈到蓝光,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征指出,蓝光是一种可见光,是进入人眼后在视觉上引起蓝色视觉效果的电磁波。可见光指电磁波谱中可以使人眼产生视觉感知的部分,其波长范围在400nm(纳米)~760nm之间,其中,蓝光的波长范围在400nm~500nm之间。
陈征表示,在电磁波谱中,波长越短的光,单光子能量越高,引起一些不可逆变化的概率相对就高,一般人眼对约445nm以下波段的蓝光耐受较低,而对445nm以上的波段人眼的耐受几何级数上升。当445nm以下波段的蓝光大强度、长时间进入人眼的时候,可能产生视网膜不可逆的光化学损伤。也就是说产生影响的前提条件是:总剂量足够大。不过这个“总剂量”的具体数值因为人体差异性很大,目前还难以提出一个精确的数字。
具体到防蓝光产品,陈征认为产品是否具有防蓝光效果应该以实测为准,2022年实施的新国标GB/T 38120《蓝光防护膜的光健康与光安全应用技术要求》给出了规范和标准,其性能和作用需要权威机构的实验证据来支撑。对于一般长期和人眼发生交互的读书灯、显示屏幕等,通常认为445nm以下的短波长蓝光尽量少一点较好。
他表示,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蓝光无处不在,从太阳这样的自然光源,到各种白光灯、学习平板、手机屏幕等都含有蓝光成分。一方面蓝光是引起视觉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少了它的参与,我们的色彩世界会受到巨大损失,无法形成“白”的感受,看什么都偏向黄、橙色。同时455nm-490nm范围的蓝光对人的生理节律十分重要,如果没有这部分的蓝光,人的生物钟可能发生紊乱。所以,人们不必谈“蓝光”色变。
付晶也指出,短波蓝光穿透力较强,日积月累可能会对眼睛的视网膜和晶状体等产生伤害,但这也是长时间的累积效应。所有合格的电子产品出厂时已经完成相关检测,本身不会对眼睛造成伤害,“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才是近视发生的根本原因。
此外,防蓝光并不能预防近视。与紫外线不同,蓝光还没有明确的对眼睛致损的证据,只要不是特殊工种,日常生活中没有必要去使用防蓝光眼镜,更要避免一种误区:戴了防蓝光眼镜,买了防蓝光产品,就随便用眼,结果会更加事与愿违。蓝光不是造成近视的原因,没必要谈蓝光色变,一些防蓝光产品只是商家宣传的噱头,家长应理性看待。
儿童在线学习后揉眼放松。图/IC photo
合适的观看距离可减少对视力影响
既然无法完全避免使用电子产品,如何减少电子产品对儿童青少年视力的影响,也是家长十分关注的问题。
付晶指出,从预防近视的角度来说,一方面是儿童青少年要保持与屏幕适宜的距离,另一方面是使用电子产品要控制时间。“无论是看书,还是使用电子产品,都要控制距离。电子屏幕的大小不同,适合观看的距离就不同,这个距离与屏高有关,也与屏幕对角线有关。”
从专业角度来说,多大尺寸的屏幕适合孩子学习和上网课使用?是否要尽量选择大屏?
付晶表示,屏幕不能说“越大越好”,但确实有研究表明,对于一定范围内的屏幕尺寸,更大的屏幕更容易让人“看得清楚”,且屏幕越大观看距离越远,越不易引起视觉疲劳。
屏幕大小要和观看屏幕距离成正比,如果家里没有足够宽阔的空间,盲目选择太大的屏幕反而会造成近距离用眼负担,屏幕内的图像范围超过观看者的知觉容许范围,反而会加重视觉疲劳,因此根据房间大小、观看距离来选择屏幕尺寸匹配很重要。另外,网课可能会存在需要儿童交互之类的操作,如果屏幕过大可能反而不方便儿童使用。
付晶还介绍了判断观看距离和角度的方法。她表示,根据既往研究结果,对于高度在1米以下的较小的屏幕来说,屏幕越小,观看舒适距离和屏幕高度的比值越大,应当达到屏幕高度的5-9倍,对于1.5米以上的大屏幕,观看距离一般在屏幕高度的3-4倍就比较舒适了。“观看角度主要是平视时和显示屏尽量齐平,室内光线自然明亮,屏幕宽度范围能够全部落在前方视野范围内会更为舒适。”
谈到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付晶说,一是控制一天使用的总时长;二是控制单次使用的时长,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要求也不同。
其中,学龄前儿童(6岁之前),特别是孩子4岁之前,不建议使用任何电子产品。“有些父母因为孩子闹腾,就把手机扔给他玩游戏,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另外,现在大部分学前教育的载体是电子产品,家长不要过早给孩子特别多的学前教育,以减少电子产品对眼睛的伤害。
如果有的家长要让5、6岁的孩子使用电子产品,观看15分钟就应该休息,休息的时间是15分钟到半个小时,且每天看电子产品不要超过2个小时,这其中包括看电视的时间。
“看电视不是近距离用眼,属于中距离用眼。”付晶说,经常有家长谈到近视,就会问“电视能看吗?”电视对孩子来说肯定是能看的,但也要控制时间,比如,看动画片不宜超过两集,且两集要分开看,看15分钟休息一会儿。家长还要多带孩子去户外活动,在白天接触阳光,还要保证孩子睡眠充足。
另外,对于学生来说,有一个可以使用的202020护眼法则,即近距离用眼20分钟,就应该向20英尺(6米)之外眺望至少20秒,这个护眼法则可以缓解眼睛疲劳,预防近视的发生。
新京报记者 苏季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刘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