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了解保定马拉松(开窗见景出门见绿)

□本报记者 邸志永 刘澜 时兴宇

2021保定马拉松盛况空前,万人参跑激起古城无限青春与活力,让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的名片愈发闪亮。

半程马拉松“燃爆”古城同时,未来的全程马拉松如果举行,将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奔跑,吸引了更多市民的关注。10月11日,在首届“保马”结束后第一天,记者找到了答案。

在市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环城水系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环城水系项目”)中,专门提到了马拉松比赛,更提及未来的保定,环城水系将是别样精彩。

■项目规划建设目的意义

市政协副主席、市政府秘书长王保辉告诉记者,环城水系项目,既是我市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深挖古城“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因水而盛”的乡愁内涵,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的重要抓手。

项目建设遵循“水城相融、人水相依”理念,打造集水清、河畅、景美、健身、休闲于一体的生态环城水系。项目不仅可保障我市的城市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夯实生态基底。同时,建设大量民生工程,可满足市民的日常休闲需求,提升城市品质、激发城市活力。

■项目规划建设范围

市国控集团总经理刘晓明告诉记者,依据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战略部署,环城水系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建设项目,着眼复兴保定古城“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因水而盛”历史传承,落实“统一规划、安全至上、生态筑底、民生优先、节约造价、集约高效、运营前置”建设理念,建设成为与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相呼应的安全水系、生态水系、人文水系、民生水系、品质水系、多功能水系。

一张图了解保定马拉松(开窗见景出门见绿)(1)

总平面图.

项目主体是对黄花沟、西环堤河、南环堤河、府河、一亩泉河、侯河、百草沟、护城河8条河流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提升,规划面积约24109亩,河道总长度71.1公里。项目分两期实施,首期完成黄花沟生态设施综合提升工程和环堤河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全长;二期实施保定市中心城区河流生态综合提升工程。

■项目规划建设五大工程

河道治理工程主要包含拓宽上河口宽度、河道清淤、生态化驳岸改造、闸坝改造、治污截污、排口整治等工程措施,及生态湿地、雨水花园、下凹绿地、生态边沟等生态措施,最终形成水清岸绿的安全生态之河。

一张图了解保定马拉松(开窗见景出门见绿)(2)

南湖公园绿意初步呈现。 时兴宇 摄

绿化美化工程主要利用滨河两岸绿地构建九大主题植物风貌段,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层次丰富、蓝绿交织的高品质环城绿廊。

一张图了解保定马拉松(开窗见景出门见绿)(3)

风谷湿地效果图。

道路交通工程重点打造三级路网,其中一级路结合现状堤顶路,拓宽路面、增加标识系统,可满足市民休闲观光、跑步、骑行,同时举办马拉松赛、公路自行车赛。同步建设二级景观慢游路网,亲水步道、碎石小径、水上栈道等三级步道。建成府河城市夜游、北湖水上智游、南湖春晴泛舟三条水上特色游线。

一张图了解保定马拉松(开窗见景出门见绿)(4)

森林运动公园效果图。

公园体系工程包括,在满足市民健身、运动、休闲、游憩等多元化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三类公园体系,构建包括14个主题公园、8个口袋公园、9段滨河带状公园。

服务设施工程包含相关市政基础设施、标识导视系统、夜景照明系统、环卫设施系统、服务驿站系统、智慧管理系统、智慧娱乐及智慧体验设施,进一步提升整体建设品质及服务能力。

以上五项工程完成后,环城水系将建成主城区的景观带,环堤路成为马拉松赛事的主场地,打造绿肺蓝肾的“生态河”、全民共享的“跑步机”、品质生活的“会客厅”。

■项目建成后

市民获得具体福祉

一张图了解保定马拉松(开窗见景出门见绿)(5)

一张图了解保定马拉松(开窗见景出门见绿)(6)

一张图了解保定马拉松(开窗见景出门见绿)(7)

刘晓明称,项目建设包括湿地科普主题公园、智慧运动体育公园、工业文化体验公园、户外拓展休闲公园、水利科普公园等一系列主题公园。同时,项目配套了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小轮车运动场、越野骑行车运动场、健身场地、老年棋牌设施、主题儿童游乐场地等全民运动场地,及帐篷营地、露天影院、房车营地等户外休闲场地。建成后可实现“开窗见景、出门见绿”,“三百米见游园、五百米见公园”,“四季可游可赏”,“老有所乐、幼有所趣”,切实增强百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一张图了解保定马拉松(开窗见景出门见绿)(8)

■项目推进情况

刘晓明称,《保定市环城水系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方案》已经市政府批准,项目立项、土地预审及选址意见书已批复,项目用地涉及的村庄征拆和土地收储工作已全面推进,年底前正式开工建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