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描写夜雨的诗句(天天诗词宋词李清照渔家傲)

李清照描写夜雨的诗句(天天诗词宋词李清照渔家傲)(1)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描写夜雨的诗句(天天诗词宋词李清照渔家傲)(2)

赏析

李清照写这首词时,已46岁,是在经历了颠沛流离、家破人亡的人生坎坷之后,凭充沛而沧桑的情感写下这首词的,这首词展现了李清照精神境界雄奇阔大的另一面。

李清照的这首《渔家傲》充满了怨叹,但更多的是幻想,是怨叹和幻想共同浇灌出来的一朵奇葩。

李清照描写夜雨的诗句(天天诗词宋词李清照渔家傲)(3)

上片,通过写景与问答,表现了作者身处前途无望的环境里的感慨;下片,则采用言情和叙述结合的方法,表达了作者仍幻想着一条精神上可以寄托的道路的美好愿望。此词突破了闺阁体的情愫和婉约词的常格,呈现出李清照词中迥然不群的豪放特色。

开篇奇丽壮美的海上风光,词人用丰富的想象展现出拂晓时分云雾海涛混沌一片、银河闪烁、千帆竞舞的海天溟蒙的景象,辽阔壮美,海天一色。这样的境界开阔大气,确如夏承焘先生所言,为晚唐、五代以及两宋词所少见。

开篇句“天接云涛连晓雾”,大意是说: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这一句把垂围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一起,形成一种迷茫无际的境界。

而“星河欲转千帆舞”一句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星河欲转”点出时间已近拂晓,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感觉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

而“千帆舞”三字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词的瑰奇壮美打下了基础。

接下来的三句,写词人梦中见到了天帝。与天帝的问答隐喻了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仿佛梦魂归帝所”,意思是说:我原来就是从天帝您那儿来的人,现在又回到了您的处所。“梦魂”二字,是全词的关键。

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到了慈祥的天帝。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疾的天帝形象。

在一般的叠词中,通常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并自成起结。过片处,或宕开一笔,或径承上片意脉,笔断而意不断,然而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此词则上下两片之间,一气呵成,联系紧密。

上片末二句是写天帝的问话,过片二句是写词人的对答。问答之间,语气衔接,毫不停顿。此词上下两片之间,一气呵成,联系紧密。上片末二句是写天帝的问话,下片首二句是写词人的对答。

李清照描写夜雨的诗句(天天诗词宋词李清照渔家傲)(4)

下片开头“我报路长嗟日暮”,大意是说:我回报天帝路途还很漫长,现在已是黄昏却还未到达。

李清照结合自己的身世,把屈原《离骚》中所表达的不怕长途远征,只求日长不暮,以便寻觅天帝,不辞上不求索的情怀,只用“路长”与“日暮”贯通起来,概括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意念与过程。这一句语言简净自然,浑然无痕,彰显出独特的语言功力。

接下来的“学诗谩有惊人句”一句,是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李清照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设想与天帝问答,倾述隐衷,寄托自己的情思,景象壮阔,气势磅礴。

李清照在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

最后三句大意是说: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仙岛。词人笔下的“鹏正举”,是进一步对大风的烘托,由实到虚,形象愈益壮观,境界愈益恢宏。

李清照描写夜雨的诗句(天天诗词宋词李清照渔家傲)(5)

这首词首尾照应,结构缜密。而给读者带来最深刻的体验则是词人大胆而又丰富的想象。李清照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巧妙用典,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自然融合,气度恢宏,格调雄奇,不愧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充分显示出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

在这首词里,李清照将古来士大夫所不断歌咏的急于用世之心和高蹈远俗之想融合在一个飘渺含混的梦境中,借用浪漫意境表现出来,展示了李清照敢于与大丈夫相比的远大抱负,也流露出她人生追求无果的渺茫之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