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国四公子中的平原君的故事(春申君滥竽充数)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公子这个词,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温文尔雅,风流倜傥,知书达理,一副天生的贵胄像。虽然公子大多是用来称呼王公贵族的子孙的,但并不妨碍人们对他们的好印象。比如战国的四大公子,民国四大公子等等。很多人对他们的印象极佳。

当然,中国古代被称为“公子”的为数不少,因而也不乏滥竽充数之辈。比如上面所说的战国四大公子,其中春申君就空有公子之名,而无公子之实。

而有一个人明明德才兼备,也是王公贵族的子孙,却没能位列四大公子,以至于籍籍无名,实在有点可惜。那么为什么说春申君是滥竽充数之辈呢。首先,我们就来看看战国四公子有什么辉煌的“战绩”。

战国四公子
  • 孟尝君田文

战国四公子,按照年龄的排序,首屈一指的是孟尝君田文。田文是齐威王的孙子。郭靖君田婴的儿子。

田文礼贤下士,门客众多。上至主张狡兔三窟的战略家冯谖,下至鸡鸣狗盗之辈都来者不拒。孟尝君自己的才能也很突出。曾经以一个弃子的身份,劝说父亲,凭实力赢得父亲的认可。

关于战国四公子中的平原君的故事(春申君滥竽充数)(1)

孟尝君田文

后来又任秦国,齐国,魏国的相国,可以说是除了苏秦之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虽然他在每个国家担任相国的时间都不长。但足见孟尝君的实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孟尝君曾组织五国联军,史无前例地攻入函谷关,差点灭亡秦国。

后来,孟尝君又参与组织五国联军,讨伐齐国,一战使得齐国彻底成为二流国家。就凭这战绩,战国四公子谁也比不上。

  • 平原君赵胜

赵胜是赵惠文王之弟。在赵惠文王,赵孝成王时期曾担任赵国相国。他是信陵君魏无忌的姐夫。

赵胜主要活动时间是在赵孝成王时期。孝成王元年,被骗入秦国,遭到扣押。后来,又贪图上党,劝说赵孝成王接受上党,引发了长平之战。

关于战国四公子中的平原君的故事(春申君滥竽充数)(2)

平原君赵胜

在邯郸之战中,赵胜散尽家财,并努力斡旋楚国,魏国,促成联军,最终大败秦军,保卫了赵国。

  • 信陵君魏无忌

信陵君是安厘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也是魏国最后的荣光。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

他心系魏国,因秦强魏弱而忧心忡忡。因此两败强秦,有力地减慢秦吞并天下的步伐。

公元前257年,秦趁长平大战胜利之机,大举围攻邯郸,准备一举灭亡赵国。信陵君窃取虎符,率领魏国十万大军,与楚军一起,大败秦军。

关于战国四公子中的平原君的故事(春申君滥竽充数)(3)

信陵君魏无忌

后来,秦趁信陵君不在魏国之机,多次攻魏。信陵君回到魏国后,又组织五国联军,大败秦军,一直追到函谷关。逼得秦没有办法,只好用反间计让魏王不信任信陵君。

  • 春申君黄歇

春申君应该是战国四公子中最年轻的一位了。

黄歇能言善辩。曾被楚顷襄王派往游说秦国。并成功劝说秦楚和好。与楚国太子熊完一起质秦国十一年。又劝说熊完逃离秦国,回国继承王位。

后来,秦国趁长平大战胜利的机会,大举围攻邯郸。春申君率领楚国,与魏国,赵国一起大败秦军。

关于战国四公子中的平原君的故事(春申君滥竽充数)(4)

春申君黄歇

前256年,春申君率领军队灭亡鲁国。

前242年,春申君任命庞源为主帅,组织五国联军攻秦,结果大败。

滥竽充数

这样说好像春申君也配得上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名号,为什么说春申君是滥竽充数呢?

因为春申君有两大缺点,把楚国害的够呛。

  • 骄奢淫逸

春申君在生活上的奢侈是有目共睹的。奢侈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次,赵国平原君的门客想在春申君这儿显摆,表示赵国的富有。于是他们特地在头上插了玳瑁的簪子,然后还配了一把带了珍珠的宝剑。来到春申君这里一看,人家春申君的上等门客都穿着珠宝做的鞋子。觉得真是自愧不如啊。

春申君的府邸,也是极尽豪华。在一百多年后,司马迁游春申君的府邸,仍然感觉气派辉煌。可见当年春申君府邸的豪华程度。

  • 利令智昏,祸害楚国

要说生活奢侈点,这还问题不大。春申君最大的问题时利令智昏,给楚王戴绿帽子,把自己给坑死了,还把楚国给拖累了。

原来,楚考烈王没有生育能力。这可是国家大忌。于是,侍从李园带了妹妹李嫣来见春申君,设计让春申君宠幸了她,并怀了身孕。还说服春申君让她进宫侍奉楚王,给楚王带了绿帽子。春申君照做了。这样胆大包天的事情也就春申君做的出来。

关于战国四公子中的平原君的故事(春申君滥竽充数)(5)

春申君黄歇

就连春申君的门客都知道,李园绝对会杀人灭口,并劝说春申君做好准备。可是利令智昏的春申君认为李园不敢,也不做准备。结果楚考烈王一死,春申君就被李园派人暗杀了。

楚考烈王之后,李嫣的儿子楚幽王,楚哀王相继即位。后来,楚考烈王的弟弟,楚王负刍以楚哀王可能不是考烈王儿子为由,发动政变,杀死哀王,灭了李园一家。应当说,楚考烈王之后,楚国政局动荡,跟春申君脱不了关系。

如此一人,怎能名列战国四公子之一呢!

被埋没的战国名公子——严君

历史边角料认为,真正的能名列四公子之一的,是秦国公子嬴疾,又名樗里疾。

嬴疾,是秦孝公次子,秦惠文王的同父异母的弟弟。他为什么可以名列四公子之一呢?我们可以看看他的“战绩”。

  • 足智多谋,号称“智囊”。

樗里疾的机智,在秦国是出了名的,甚至有谚语把他与任鄙并列,“力则任鄙,智则樗里”

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号曰“智囊”。

秦人谚曰:“力则任鄙,智则樗里。”——《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 战功赫赫

在秦惠文王八年,他率兵攻打魏国的曲沃,他驱逐了那里所有的人,占领了城池,将曲沃周围的土地全部并入了秦国。

秦惠文王二十五年(前313年),秦惠文王命他为将军攻打赵国,俘虏了赵国将军赵豹,夺取了蔺邑(今山西离石西)。

关于战国四公子中的平原君的故事(春申君滥竽充数)(6)

严君樗里疾

公元前312年,秦楚丹阳蓝田大战,他又协助魏章攻打楚国,打败楚将屈匄,夺取汉中。因功受封于蜀郡之严道(今四川省荥经县严道镇),号为严君。

在秦武王到秦昭王早年,樗里子又担任秦国相国,主持朝政和宗族的事务,为秦国的政局稳定殚精竭虑。

樗里疾文能安邦定国,武能开疆拓土,这是战国四公子都无法做到的。

  • 堪舆学上的才能

樗里疾死后,葬在了葬于渭南章台之东,他临终前预言说:“一百年之后,这里会有天子的宫殿夹着我的坟墓。”西汉建立时,新建的长乐宫就在他的坟墓东边,未央宫在他坟墓的西边,武库正对着他的坟墓,正如他所预言的那样。于是后世的堪舆家皆奉樗里疾为相地术正宗,尊之为神。据清朝马泰清《地理辨惑》记载,樗里疾有作品《青乌经》传世。足见樗里疾在堪舆学上的才能也是非常出众的。

  • 几近完美

战国四大公子,除了信陵君之外,或多或少都有缺点。

比如孟尝君,他的气量狭窄。曾经因为被人讥笑,就屠杀赵国一个县的人。进攻秦国和齐国,都有报复的嫌疑。

关于战国四公子中的平原君的故事(春申君滥竽充数)(7)

樗里疾

比如平原君,他就利令智昏了。以致被骗到秦国。他主张接受上党没有错,但是看不到秦赵大战的局面,就盲目接受上党。

春申君的缺点就更多了。

只有信陵君和樗里疾,实在找不到他的缺点,各位看官如果知道的话,欢迎在下面评论区留言。

结束语:

那么,严君为什么没能取代春申君,成为战国四公子之一呢?史海边角料认为,是因为樗里疾没有门客。毕竟,在崇尚军功的秦国,成为门客或者豢养门客,都不如战场立功得利多。再者,在中央集权国家,豢养门客的风险也是相当高的,后来的吕不韦就是个例子。

不过,是否能成为“公子”,史海边角料认为,德才兼备才是评判的标准。像樗里疾这样,因没有门客而没能成为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确实可惜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