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方言经典段子三国(闲喷河南话害喜)

#全国方言挑战赛#“哎呀,她嫂子害喜了。”

害喜,河南活,意思是怀孕。

害喜,原指的是因怀孕而产生的呕吐等妊娠反应。天津话叫“害口”。

害,这里有“因…… 而…… ”的意思。

害羞,因羞而产生的表情和状态。

害怕,因怕而产生的表情和状态。

害臊,因羞臊而产生的表情和状态。

害眼,因眼病而产生的表情和状态。

(害眼,也是河南话。)

如此种种,害,这里都有“患”的意味。

宋代有一个名词叫“害肚历”,说的是一种值夜班的记录本。原来,馆阁的官员们轮流值班(夜班)时要登记,凡是因故不能值夜班的,可以在其名下写上“肠肚不安”四个字。故当时称此记录本为“害肚历”。害肚,即使因为肚子不舒服而产生的缺席。看来,借口不值班乃古已有之的了。

言归正传。还是说害喜。结婚,被称为“办喜事”;怀孕,被称为“有喜”。那是一种不同于“害肚历”的幸福的烦恼,喜悦的烦恼,高兴的烦恼。天津人的“害口”只是讲了害喜的表现和征状—— 呕吐、恶心,口味变化,等等,而没有道破其原因;而河南人却不,他们直捣事情的根源—— 喜,怀孕,以“害喜”而名之,实在高明。

由此观之,“害”字背后,既可接正面的事物,也可接负面的事物,还能接中性的事物。河南话中,除了“害眼”外,还有:

—— 害哭,即爱哭:“这孩儿害哭,不识耍。”害哭,动不动就哭,泪窝子浅。

—— 害笑,即爱笑:“恁这是弄啥哩?咋恁害笑呢?”憋不住呗,害笑,不该笑的场合她也笑。

—— 害心口疼,不是胃不舒服,就是心脏不得劲。

—— 害酒,即酒喝多了,身体不适,要么呕吐,要么头疼,仿佛得了病似的。所以又叫“病酒”。

元代文人徐再思就有一首散曲《病酒》:

昨宵中酒懒扶头

今日看花惟袖手

害酒愁花人问羞

病根由

一半儿因花一半儿酒

可见,病酒、害酒、伤酒,都是一个意思。这里,害酒与害喜,倒有几分相似: 本来不是病,却一副病态。害酒者走路踉踉跄跄,害喜者走路慢慢腾腾、小心翼翼;害酒者吐得稀里哗啦,害喜者呕吐得天翻地覆;害酒者酒醒后与正常人无异,害喜者生产后生活基本正常。

从某种意义上说,害喜乃为喜所害;害酒乃为酒所害。假病,成了真烦恼,一时的烦恼,幸福的烦恼。

如今,现代人往往害的是真病、现代病。长期坐办公室,颈椎不好—— 害颈椎;忙于应酬—— 害应酬;忙于找工作—— 害工作; 沉溺于网络—— 害网络……

害喜者有之,害忧者亦有之;害臊者有之,不害臊者亦有之。

不害臊者,害不臊也,即不要脸。

害怕,害与怕相邻。害者,怕也。于是派生出来害热、害冷,等等。“佳人害热进花园,手拿一把垂金扇,前行来到河岸边。”巜白雪遗音》中唱道。

河南方言经典段子三国(闲喷河南话害喜)(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