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故事三国(三国成语故事威风凛凛)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发生在曹操秘密将汉献帝迁往许昌期间,姓关人物分别为曹操、徐晃、许褚和满宠。原文如下:

古代成语故事三国(三国成语故事威风凛凛)(1)

操闻之,使人告立曰:“知公忠于朝廷,然天道深远,幸勿多言。”操以是告彧。彧曰:“汉以火德王,而明公乃土命也。许都属土,到彼必兴。火能生土,土能旺木:正合董昭、王立之言。他日必有兴者。”操意遂决。次日,入见帝,奏曰:“东都荒废久矣,不可修葺;更兼转运粮食艰辛。许都地近鲁阳,城郭宫室,钱粮民物,足可备用。臣敢请驾幸许都,惟陛下从之。”帝不敢不从;群臣皆惧操势,亦莫敢有异议。遂择日起驾。操引军护行,百官皆从。行不到数程,前至一高陵。

古代成语故事三国(三国成语故事威风凛凛)(2)

忽然喊声大举,杨奉、韩暹领兵拦路。徐晃当先,大叫:“曹操欲劫驾何住!”操出马视之,见徐晃威风凛凛,暗暗称奇;便令许褚出马与徐晃交锋。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操即鸣金收军,召谋士议曰:“杨奉、韩暹诚不足道;徐晃乃真良将也。吾不忍以力并之,当以计招之。”行军从事满宠曰:“主公勿虑。某向与徐晃有一面之交,今晚扮作小卒,偷入其营,以言说之,管教他倾心来降。”操欣然遣之。

古代成语故事三国(三国成语故事威风凛凛)(3)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为了实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目标,曹操秘密将汉献帝刘协迁往许昌,但在途中遭到杨奉、韩暹等人的阻拦。杨奉手下大将徐晃与许褚大战五十回合难分输赢,曹操爱才心切,打算进行招降。曾与徐晃有过一面之缘的满宠毛遂自荐,最终成功说服徐晃归顺了曹操。

古代成语故事三国(三国成语故事威风凛凛)(4)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威风凛凛”,意为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恐惧。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古代成语故事三国(三国成语故事威风凛凛)(5)

小说中描述的这段曹操将汉献帝从洛阳迁至许昌的情节,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但与杨奉、韩暹爆发冲突却并非历史的真实。据《三国志·董昭传纪》载,当汉献帝等人来到洛阳后,曹操听从谋士董昭的建议,以洛阳缺粮为名提出将汉献帝迁至鲁阳,然后突然前往许昌。等杨奉、韩暹等人发现上当后已为时已晚,曹操随即向两人发动进攻,杨奉、韩暹不敌,只得南逃投靠了袁术。在这个事件中,曹操可谓占据主动,其间并无被杨奉、韩暹追杀之事。

古代成语故事三国(三国成语故事威风凛凛)(6)

至于说到徐晃归顺曹操之事,小说的描述有一点是符合历史真实的,那便是徐晃原本的确属于杨奉集团。据《三国志·徐晃传》载:“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人也。为郡吏,从车骑将军杨奉讨贼有功,拜骑都尉……天子渡河至安邑,封晃都亭侯。及到洛阳,韩暹、董承日争斗,晃说奉令归太祖;奉欲从之,后悔。太祖讨奉于梁,晃遂归太祖。”这也就是说从徐晃从一开始就向杨奉提出应该投靠曹操,但这个建议不被杨奉采纳。等到曹操出兵梁县时,徐晃主动归顺了曹操。不过,这期间也并无徐晃与许褚单挑并由满宠劝降之事。

古代成语故事三国(三国成语故事威风凛凛)(7)

既然历史上的徐晃并无与曹操作战的经历,为何小说作者会虚构出徐晃与许褚单挑及满宠招降之事呢?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是为了突出徐晃的高强武艺。这么做的原因也是为后来在荆襄之战中徐晃与关羽的单挑做铺垫的。徐晃既然能与许褚大战五十回合难分胜负,后来在与关羽的单挑中战成平手也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古代成语故事三国(三国成语故事威风凛凛)(8)

除此之外,小说在虚构满宠招降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小细节。当时满宠提出让徐晃诛杀杨奉时,徐晃做了这样的一番表态:“以臣弑主,大不义也。吾决不为。”这个细节显然是用来与吕布诛杀丁原来做比较的,由此可以看出徐晃与吕布在品质上的巨大差别。通过这两个细节可以发现,作者对徐晃这一形象的塑造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他在曹营中的地位可以与张辽相提并论,是曹操阵营中为数不多的正面形象。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