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传千古奇方秘方(摊丁入亩一脉相承)

这几天,又重温了一遍历史大剧《雍正王朝》,在全剧的后半段反复提到了一个税收制度,叫做"摊丁入亩",由此又联想到明朝中期内阁首辅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实际上,“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在思路、目标上几乎是完全一致的,并且在当时都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

但是雍正朝的"摊丁入亩"制度得以成功实施,而“一条鞭法”却随着张居正的去世而最终夭折,这不得不勾起了一哥探求原因的好奇心。

1723年,刚继位不久的雍正皇帝推行了一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史上最大的一次税制改革,即著名的"摊丁入亩"。"摊丁入亩"脱胎于明朝,雍正时期开始施行,是康熙皇帝"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又称"地丁合一"。

祖传千古奇方秘方(摊丁入亩一脉相承)(1)

"摊丁入亩"的核心是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它彻底改变了我国以人丁和土地为主的二元税制,取代了单一的土地税制,它的实施有着重大的意义。

首先,"摊丁入亩"制度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不仅在土地亩税的基础上平均了赋税负担,而且对无地少地的农民来说,免除了丁银更减少了富府和富户的骚扰勒索,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摊丁入亩"统一了全国的赋税制度, 简化了征税手续,使全国范围内的赋役制度相对稳定下来,有利于国家财政法令的统一。 而且,土地是因为圈定在某一地方不会流动消失的,富户地主很难上下其手欺骗隐瞒,所以政府只需在编审之年照例遣册即可。各省地方政府,查清各处地亩多少,按亩均摊税赋,就大大简化了国家的收税手续。

其三、最重要的是,摊丁入亩制度客观促进人身依附关系的进一步松驰。实行摊丁入亩后,官府征收赋役一律以田亩为准,而劳动者免除了人丁税,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地丁银。定额与赋役无关,编审户口已无必要。

祖传千古奇方秘方(摊丁入亩一脉相承)(2)

广大劳动者免除了入丁税,解除了对户口编审的顾虑和束缚,有了更多的谋生手段和职业选择,获得了较多的人身自由,大批农民流入城镇从事手工业、商业活动,大大促进城市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滋长。这是乾隆年间中国人口迅速激增至亿以上的重要原因。

那么,雍正皇帝推行摊丁入亩的初心是什么呢?

税制在中国古代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西周年开始萌芽,经秦、汉至隋唐,历朝向农民征收赋役一般是田租、庸力役、调丝帛并征的。到了明代,大肆的土地兼并使农村中的田土占有等差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造成赋役的严重不均。

再加上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发达,很多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人们从本地流向外地,造成封建国家对赋役承担者的控制大大削弱,征发的赋役大大减少。

嘉靖年间推行"一条鞭法",规定在力役征发可以"以银代役"来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对人丁的差役征发仍未取消。这种赋役合并、役归于田的倾向在不断发展,州县就称之为"随粮派丁"、"田代丁编"、"丁随田办"。

祖传千古奇方秘方(摊丁入亩一脉相承)(3)

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和广东,这种情况尤其明显。由于土地兼并的激烈,商品经济的发展,人身依附关系的松驰,造成了赋役负担的严重不均,使封建国家已难于根据人丁来征收赋役,实行"摊丁入亩"已成为必然趋势。

清初的赋役制度承袭明代的一条鞭法,但实行得不够彻底和普遍,丁银和田赋仍是 两个税目。随着清朝土地兼并的进一步发展,穷丁、无地之丁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按丁征收丁银,贫苦农民就会无力承受。

这不仅会使国家征收丁税失去保证,还会由于农民畏惧丁税而流亡迁徙,造成隐匿户口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实行"摊丁入亩"已势在必行,"摊丁入亩"制度的推广清朝分为两步走。

第一步,康熙五十一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新增人丁,不再加收丁税。由于丁银额数固定化,农民的负担相对减轻,这样既减少贫民逃亡、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为日后的"摊丁入亩"创造了有利条件。

再往后,康熙朝逐渐实行地丁合一,这种办法先在康熙五十五年的广东、四川等省试行。这些省份将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统一的"地丁钱银",此后在全国逐渐推广。

祖传千古奇方秘方(摊丁入亩一脉相承)(4)

第二步,雍正帝继续并完成了康熙帝开始的赋役制度改革。

雍正元年七月,直隶巡抚李维钧上疏"请自雍正二年始,摊入通省地粮内按地输丁",正式请求"摊丁入亩"。雍正将李维钧的奏折发给朝中大臣们讨论 ,多数大臣支持"摊丁入亩"的改革,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反对者的主要理由是,摊丁入地后,地多者税多,地少者税少,会遭到拥有土地较多的地主豪强地反对。有一些明哲保身的大臣在那里"彼此推诿,不发一言"。

雍正详细研究思考后,决定推行"摊丁入亩"。他痛斥了那些观望瞻顾,不负责任的大臣,并在李维钧的奏折上批示∶"分析甚明,筹度极当","摊丁入地"是"实可准行"的。这样,经户部议准,从雍正二年起,直隶全省开始"摊丁入地",接着,其他各省纷纷响应。

除广东、四川在康熙年间已实行摊丁入地,在雍正年间先后推行这一改革的地区有∶ 福建、河南、浙江、陕西、甘肃 、云南 、江苏 、安徽、江西、湖南、广西、湖北等省,只有地少而贫瘠的贵州、山西两省,"摊丁入亩"受到的阻力较大,开始的时间很晚,推行的速度也很慢。不过期间改革从未间断,到光绪朝基本完成,几乎贯穿了整个清王朝时期。

这里要提醒的是,"摊丁入亩"也只是相对“一条鞭法”受阻力较小。但凡改革必定会触犯了官绅土豪的利益动了某些人的蛋糕,拥有成批地产的地主土豪会千方百计地作梗阻挠。张居正着手“一条鞭法”的时候明朝已接近尾声,这个时候的明王朝危机四伏,摇摇欲坠,加上“不违祖制”的治国根本,给本就阻力重重的改革雪上加霜。

祖传千古奇方秘方(摊丁入亩一脉相承)(5)

明朝的官绅土豪聚集了巨大的能量,形成了一个集团,甚至可以和朝廷抗衡,遭到的抵制可想而知,不仅是从上到下,手法更是多种多样。清初,地方要职多以根正苗红的满族大臣或皇帝亲信把持,虽然提倡满汉一家,但汉人地位总归低旗人一等,所以汉人反对呼声再高也无济于事。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摊丁入亩"代表的是最高统治者皇帝的意志,也就是说,不管你反对与否,反正结果就是必须实施。而张居正搞“一条鞭法”可以说是一厢情愿,皇帝嘴上不反对,心里是抗拒的,从张居正死后,嘉靖对他的态度可见一斑。

清王朝一开始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增加财政收入和安定社会秩序出发,决心把改革推行到底,打击不法破坏的力度也很强大,并且改革是民心所向。最终,雍正克服了重重阻碍,完成了赋税制度改革。


我是一哥,茶余饭后聊点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