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如何看待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为何受世界追捧)

《孙子兵法》是我国春秋时期编写的一部著名的军事书籍,其作者是齐国的孙武,从完成到现在,已经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

那么,在如此长的历史长河中,这部书的内容是否发生了变化,在使用上是否有所不同呢?

老外如何看待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为何受世界追捧)(1)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找寻一下答案。

《孙子兵法》完成于春秋时期,全书共十三篇,当然,也有人说应该是八十二篇。但因为,当时传播方式和保存形式的局限性,使该书并没有被广泛的流传和应用。直到战国时代,各路诸侯纷争四起,战事连年,才使得人们开始关注这部兵书。之后,学者们纷纷对《孙子兵法》进行注解,并在原来的十三篇基础上,丰富了更多的内容,从而不断地扩增了篇幅。

到了汉代时期,官方开始组织对该书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到了东汉时期,在班固的《汉书》中,已经有了“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的说法。在魏晋时期,曹操对《孙子兵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他编撰了《孙子略解》,主要是结合自身的战略、军事经验,以《孙子兵法》“十三篇”作为理论依据,总结写成了孙子兵法的战略论述。可以说,这也是曹操的经验之谈。

与此同时,他也对《孙子兵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删减,最终,只保留下来了十三篇。从隋唐时期之后,历朝历代的文人学士以及军事家,都结合不同的战略情况,对《孙子兵法》做出了不同注解,但主要还是围绕原来的“十三篇”展开论述。到现在,《孙子兵法》已经作为军事典籍中的经典之作,走出国门,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在军事领域,同时,也在没有硝烟的商业战场上派上用场。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根本还是原著中的“十三篇”,也是《孙子兵法》中被大众普遍所接受的内容。

老外如何看待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为何受世界追捧)(2)

此外,在《孙子兵法》中,有很多经典的语句。针对其中的精髓部分,笔者做了以下总结,大概可以分为这几个方面:

攻其不备:在敌人没有注意,没有预先防备的时候,所采取的战略战术。与敌人早有准备,或是已经洞悉到我方行动计划的时候,所用的战略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在与敌人对抗的时候,要尽可能出其不意,在敌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打他一个措手不及,让其没有时间反应。这样的话,既可以提升成功的概率,还可以降低自身的损失。

知己知彼:对于自己的战斗情况了如指掌,对于对方的作战现状也要充分掌握,这样打起仗来,才能更加的得心应手。如果对自己的情况不了解,对对方的情况不知道,那是很难取胜的。

老外如何看待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为何受世界追捧)(3)

因地制宜:在自己不熟悉的土地上作战,如果,没有熟悉当地地形地貌的人协助,是无法充分利用地形等优势,助力自己顺利完成战斗的。而且,不熟悉地形,很容易增加对方的获胜概率。

避免战争:打仗,如果可以百战百胜固然很好,但是,如果有其它方式获得胜利,那还是不要打仗的好。因为,战争无论胜负都会有所损伤,所以,尽可能地避免战争用最小的伤亡解决争端才是上策。

视如己出:作为将领,要把自己的士兵当作自己的婴儿,视如己出一般优越对待。这样的话,士兵们才会更加乐于与将领同甘共苦,赴汤蹈火,才会不惧怕生死,全心全意追随你。

由此可见,《孙子兵法》作为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兵书,其概述内容精深,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中国的军事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更是前人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而它的作者孙武,也是我国古代非常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老外如何看待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为何受世界追捧)(4)

之所以说这部书具有先进性,是因为孙子认为:战争能否胜利与鬼怪迷信之说没有任何关系,主要是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各种自然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而且,他主张根据敌我双方的具体情况,进行战略战术的制定,从而达到夺取战斗胜利的最终目的。

此外,就是凭借这部兵书,孙武从公元前512年开始为吴王阖闾效力,并在吴国军队中大展身手,巧用计谋,屡立战功。公元前506年,他曾经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不仅占领了楚国国都,还差点将楚国灭国了。

可以说,孙武在军事上的诸多哲学理论,奠定了其在春秋时期,与孔子、老子相并列的地位。他的作战思想,直到现在还有着非常大的学习价值,其在战略、军备、后勤等多方面的先进思想,以及完整的军事主张,对于现代军事战略的发展,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老外如何看待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为何受世界追捧)(5)

其实,作为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的一个璀璨的瑰宝,《孙子兵法》的意义不仅仅是一部军事著作,它更代表着炎黄子孙的智慧、思想、文化,是几千年华夏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智慧根基、源泉。

此外,国人尊孙子为“兵圣”,而以色列当代战略学者Martin van Creveld(克里费德)之言,可以代表国外的总评:

“所有战争研究著作中,《孙子》the best(最佳),而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则只能屈居second best(第二)。”

参考资料:

【《孙子评传》、《孙子兵法》、《惠民县志·人物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