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文物为什么会有独特的特点(三星堆文物活过来会怎样)
三星堆的文物如果“活”过来,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近日,国内首部以三星堆文化和考古发现为主题的长篇童话《器成千年》正式出版。作者是知名儿童文学作家、重庆市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李姗姗。《器成千年》这本书,是她“潜伏”在三星堆考古现场,历经两年创作而成的。
在文物修复室,李姗姗看着被清理后的文物,想象它们之间的对话。
“文物活过来会是什么样?”
两年前,李姗姗带朋友在三星堆博物馆参观,各种造型的文物以及文物上的精美纹饰令她十分震撼。她忍不住想:“如果文物能‘活’过来,会是什么模样?“
她觉得,三星堆还没有发现自己的文字,但一定蕴藏着非常有趣的故事。那么,在孩子们眼里,那些神秘的文物又会讲述些什么呢?
李姗姗决定向孩子们展现神秘的三星堆的想象世界。她的创作期待也得到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研究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大力支持。
于是,这位年轻的作家带着好奇心、想象力、洞察力来到了三星堆,与考古人一同置身其中,和神秘文物近距离“接触”,并参与文物发掘、修复的全方位采访。
在文物修复室,李姗姗一边观察专家清理、修复文物,一边想象着它们之间的对话。为了表述更加准确,她还去到发掘基地的图书室查阅相关专业书籍。
观察库房工作人员整理坑里出土的器物
考古工具还有掏耳朵的棉签?
在三星堆的体验中,李姗姗从考古发掘队的队员那里知道,他们在祭祀坑里遇到过一种叫“土狗子”的小动物,后来才知道是蝼蛄。以“土狗子”为灵感,李姗姗把这种动物写进了书里,让蝼蛄化身为祭祀坑的活地图和小导游。
李姗姗在观察文物保护队员们工作时,注意到了他们五花八门的工具。但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除了传统用水和刷子,用于提取和修复文物的还有手术刀片、超声波洁牙器、各种竹片削制成的竹签、竹钩子、竹镊子等,甚至还有我们掏耳朵用的棉签!
李姗姗(中)与三星堆年轻的文物工作人员在一起
她让泥巴开口“说话”
在三星堆拥有了第一手的亲身体验,积累了大量创作素材,经过两年的潜心构思和打磨,她写成了国内首部以三星堆文化和考古发现为主题的长篇童话《器成千年》。
在李姗姗的笔下,神秘的古蜀国诞生了一团叫“堆堆”的泥巴,为了梦想,他历经三千年,见证了老朋友们——大面具、小立人、青铜神鸟……从古蜀国被发掘、被修复,到被送进博物馆的整个过程,见证了新奇的现代考古技术让古蜀国历史文明重现。穿越时空的成长之旅,让“堆堆”怀揣了三千年的成器之梦焕发出新的光芒。
观察镜头下的玉琮
《器成千年》创造性地将历史题材与童话体裁相结合,将泥巴的成器与孩子的成长交融,述说了“追梦”的力量。她用童趣、鲜活、富有时代气息的语言生动展现了三星堆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时代意义。
同时,又巧妙融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历史和考古知识,将灿烂神秘的古蜀国文明渊源娓娓道来,细致刻画了考古工作者薪火相传、代代守护的工匠精神和奉献精神。
故事里包含着丰富的考古知识,但读起来一点不晦涩。李姗姗用充满童趣的描述,拉近小朋友们和考古领域的距离。比如她写三星堆出土的象牙:“象牙被埋藏了三千多年,其表面就像雪糕外面包裹的巧克力脆皮一样,变得非常脆弱……”
“成器、梦想、坚持、勇气,是我希望这篇童话能带给小朋友的精神滋养。”李姗姗说。
上游新闻记者 纪文伶 受访者供图
来源: 重庆晨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