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自己的能力和心智(打磨人生的精度)

打磨自己的能力和心智(打磨人生的精度)(1)

北宋改革家王安石在创作《泊船瓜州》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最初写的是“又到江南岸”,后来改为“过”,又改作“入”,随后又改作“满”。像这样总共修改了十多个字,最终才定为“绿”字。凡事精益求精,力求完善,不退而求次,是可贵的精神品质,更是对人生的高度负责。

打磨自己的能力和心智(打磨人生的精度)(2)

古人云:“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意思是说:以上等作为标准,只能收到中等的效果;以中等作为标准,只能收到下等的效果。在相当意义上说,工作标准决定工作成效,有什么样的标准,决定着有什么样的成效,也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和成败得失。正所谓,“得其大者兼其小。”坚持高标准,底线才会越来越牢固,底气才会越来越充足。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能接最烫的山芋,才更有利于激发敢闯敢试敢干的气魄,让人在能力跃升中筑就自信,进而摘取到“最大的麦穗”。

反观现实,不少党员干部满足于“差不多”“过得去”,把“甘居中游”当成做人做事的“秘诀”,不愿精益求精,只想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塌塌混日子。凡事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只求完成任务、不求高质和高效。“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如同鱼缸中的鱼儿,适应了安逸,习惯了舒适,待有朝一日放归江海,又如何能逆流而上,劈波斩浪?

打磨自己的能力和心智(打磨人生的精度)(3)

“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的超越自己”。而这个过程,就是打磨人生精度、追求人生价值的过程。一个人的一生是碌碌无为还是璀璨夺目,“标准”堪称关键变量。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条抛物线,那最高标准就是抛物线的顶点,顶点决定人生的长度、宽度与厚度,只有不断突破抛物线的顶点,才会走得更远。廖俊波总是以冲刺的姿态干在前、创一流,“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俊才为民屡建功,品正德高志如松”,正是人们对这位“樵夫”的褒奖。理想信念坚如磐石,立场方能稳如泰山。立根固本、凝魂聚气,思想上向高标准校准,眼神上向高标准聚焦,行动上向高标准靠齐,有了高标准的追求,一个人就能不偏航向、砥砺前行,百折不挠,坚忍不拔,“山登绝顶我为峰”,从高尚工作中收获快乐,在舍我其谁中成就人生。

打磨自己的能力和心智(打磨人生的精度)(4)

我们知道,工匠要出一件精品,离不开长时间的精雕、细刻、打磨,无不需要安稳心神、恪尽职守、专心致志、执着追求、迷恋至深、坚守平凡。打磨人生精度,意味着“执一事终一生”的专注坚守,蕴含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价值追求,体现着“守正出新”的创新动力。坚持高标准不会一蹴而就,更不会一劳永逸。再高的标准,不去坚持也会虚化;再严的要求,不去落实也会松懈。“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坚守“怀中一寸心,千载永不易”的信仰,抱有“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的能力,涵养“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定力,才会在生命的年轮中镌刻出最绚丽的印记。

说过,“较高的工作标准是一种动力”。党员干部犹如划桨者,应有拔头筹的志气、击中流的勇气、破难题的豪气,摒弃及格、力争优秀、追求卓越,这样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让自己的人生意义得到升华。

(来源:《吉林日报》2019年10月9日第8版 原标题为:《打磨人生的“精度”》 本文有删节 作者:李慧勇)

监制/慈爱民 责编/刘文韬 编辑/郭庆 制作/王高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