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漫画指的是(作品的凝视与和解)
作者:塔塔君/Anitama 封面来源:《OPUS》
今 敏四部最广为人知的电影中,就有三部以女性为主角。但今 敏最后一部漫画作品《OPUS》(简体版译名:作品)却偏偏是关于男性的故事,这部“元漫画”既是当时他漫画家身份的写照,也是作为创作者立场的写照——他的创作者立场的凝视贯穿创作生涯始终。
《OPUS》之前
《未麻的部屋》(パーフェクト ブルー,1997)的腾空出世开始,今 敏开始被捧为“天才”,这个在海外名不见经传的动画人做出这样一部结构复杂、惊为天人的处女作,似乎今 敏从动画导演出道一开始就已经以“完成体”呈现给世人,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相比他的动画导演作,他的漫画作品最能反映一步步走来的足迹。
在随笔集《KON’S TONE 「千年女優」への道》(简体版译名:我的造梦之路)收录的文字中,今 敏如此写道:“这(指《OPUS》)是我风格最统一的作品。”与此同时,今 敏接到了《未麻的部屋》这份工作,这也正是他对漫画这种职业开始厌倦的时候。实际上,今 敏的漫画家生涯远不如动画人时蓬荜生辉。1995 年开始连载《OPUS》的时候,今 敏作为漫画家出道已经 12 年,虽然早期收获一些漫画奖,并且被自己的偶像大友克洋相中,并收为助手,但 12 年内仅有两本单行本(《海归线》《恐怖桃源》)出版,难以说得上非常成功。
而《OPUS》这样的漫画生涯集大成杰作呈现给读者,以及转行动画人一鸣惊人的成就,更不是一蹴而就。今 敏如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无疑是他在动画中惊人的匹配剪辑技巧——或说镜头编排能力,因为动画并不像实拍电影那样存在真正的剪辑——但若冲着这一点看他早期的漫画,大概许多读者大所失望——包括笔者。我们不妨回到今 敏的起点来娓娓道来。
今 敏大学期间的出道作《虏》(虜 -とりこ-,1984)就已经为他后来的作品定调,即幻想与现实交织:故事中的男主角在最后大肆搞破坏,殊不知这是管理机构利用机器让他做的一个发泄自我的施暴梦。这样的故事离不开《十三层空间》(The Thirteenth Floor,1964,1999年被改编成电影,又名《异次元骇客》)这样的虚拟现实题材,倒不如说这正是当时科幻作品的潮流:同年,威廉·吉布森的经典小说《神经浪游者》(Neuromancer)出版,早两年则有《电子世界争霸战》(Tron)这样的游戏潜行题材科幻电影,而日本方面则有《无限地带23》(MEGAZONE 23,1985)这样的虚拟现实 OVA,更别说后来的《黑客帝国》(The Matrix,1999)。即便今 敏后来曾自信说到自己没有老师,但光是《虏》的 SF 元素、人物画风、线条运用,甚至是极具《阿基拉》(AKIRA,1982-1990(漫画))特色的小混混主角(在《OPUS》中的作中作的男主角林也是这样的人设),都可窥见大友克洋对今 敏的影响。
《虏》
但今 敏在早期漫画里犯了许多新人漫画家都会犯的问题:分镜逻辑不连贯,比如这一格人物站位在下一格产生变动,中间没有相关动作进行过渡,比如无意义的越轴让读者无法顺畅阅读;分格大小与情节内容的分配不严谨,漫画媒介虽然不像影视媒介一样可以控制镜头长度,但读者的视线停留时间却是漫画家可控的,比如将某段情节的展现用小格子还是大格子,甚至是全页、跨页,格子里面放置多少文字,这些漫画表现都影响读者的阅读速度,无形中构成了漫画特有的“剪辑”,但今 敏早期漫画经常重点不明,比如重要情节用了小格子,让读者不知不觉快速阅览忽略了重点……这些缺点的出现原因,笔者认为是今 敏在脑中先建立了一段影像的运动逻辑,在转化成漫画时“想当然地”以为漫画读者可以“意会”其中的画面逻辑,而忽视了很多关键信息造成的。
举个例子,1985 年的短篇《雕刻》中,这一格的帽子男原本在女孩身后五米远,下一页就突然站在了女孩身边,没有相关动作进行过渡,表示帽子男的走动。而中间给女孩两个格子的特写又略显累赘。
总之,这是技术不成熟的原因。反过来大概也证明,今 敏天生适合做动画,而且今 敏深受电影艺术的影响,这些影响更是伴随他整个创作生涯。而八十年代,恰恰由大友克洋等人掀起了偏向剧画(一种漫画风格,风格比主流漫画更写实、符号化程度较低的作品)的写实漫画风潮,这也和之前的少年、青年漫画风格泾渭分明。
即便如此,今 敏进步神速,这离不开今 敏自身的努力,连载《OPUS》时今 敏还和担任了押井守为原作的漫画的作画《Seraphim 2亿6661万3336只天使之翼》(セラフィム 2億6663万3331の翼,1995-1996)——从此可见今 敏的拼命程度。除此之外他不仅在《阿基拉》中担任漫画助手,期间创作了多篇短篇漫画,还在大友克洋的邀请下进入动画业界,一开始担任《老人Z》(1991)、《机动警察剧场版2》(機動警察パトレイバー 2,1993)的Layout(构图)制作,之后在 OVA《JOJO的奇妙冒险》(ジョジョの奇妙な冒険,1993-1994)中还接到了编剧、分镜、演出(类似于单集导演)的工作。动画工作反过来锻炼了今 敏的漫画技巧。
被凝视的空间
《OPUS》是一部关于漫画家与笔下角色、故事进行博弈、对战的作品,这是关于创作作品的作品,也是是今 敏创作生涯中承前启后的作品。
在今 敏开始《OPUS》的连载之前,他接到了短篇集动画电影《回忆三部曲》(Memories,1995)中之第一部《她的回忆》(彼女の想いで)——由动画工作室 Studio 4℃ 创始人森本晃司担任导演的作品——的编剧等工作,通过这份工作,今 敏也确定了他对“‘交织的现实与幻想’的偏爱”,他最爱的电影之一《五号屠场》(Slaughterhouse-Five,1972)成了他多时空交织的风格启蒙。光《OPUS》就分了三层时空:漫画家永井力笔下的漫画空间(指永井力创作的漫画《RESONANCE》),永井力所处的、由“今 敏”(指漫画中的今 敏,为了与今 敏区分,特意加上双引号)创作出来的的漫画空间,“今 敏”所处的“现实”空间。
《RESONANCE》的彩页
这三层空间本来如同俄罗斯套娃,空间之外的人凝望着内部空间——永井力、他的漫画读者以及“我们”(指翻阅《OPUS》的各位读者与作者今 敏本人)凝望着《RESONANCE》的空间,“今 敏”与“我们”也同样凝望永井力所处的空间,同理“今 敏”的空间也如是。而当空间内部的人开始凝望起外部的空间时,故事便开始了。
《OPUS》空间内部的人凝望外部的空间
在《OPUS》之后的一些电影作品,今 敏同样也设置了被凝望的作品与空间。
“未麻の部屋”(“部屋”实际就是“房间”的意思),这是狂热粉丝为未麻开的的个人网站名,同时也是中文片名“未麻的部屋”的由来(虽然不知道是谁翻译的),这本身就已经是指代作品中的一个空间,这暗示着故事聚焦于未麻她的私人空间,她的私生活、她的秘密被凝视,未麻被他者“塑造”。笔者曾经在别的文章中如此写道:
主角未麻在自己的房间里有养殖小鱼,未麻的房间、房间里的鱼缸、未麻的内心构成了三层空间,层层嵌套。在电影中,几处都通过鱼缸内部的角度拍摄外部空间,未麻的脸也透过玻璃的透射作用,印在鱼缸玻璃上,鱼缸的玻璃面就像屏幕,未麻的脸成为影像的信息。在这种视角下,无疑也暗示了未麻处于一种生活被窥视的状态,她的生活就像《楚门的世界》,是被观察、圈养的。这种偷窥在影片中不仅来自跟踪狂、真凶的窥视,作为一个从偶像转型成演员的艺人,她也被迫处于各种媒体的窥视,如她的影视作品,跟踪狂的照片,写真等等,戏内的摄影机以及戏外该动画电影的虚拟摄影机(因为动画不存在真正的摄影机,但是却有着设置摄影机的意识),透过这些摄影机,人们刺向她的视线无孔不入。(原文:zhuanlan.zhihu/p/55834375。对原文有改动。)
《未麻的部屋》里未麻的脸映在鱼缸玻璃上
未麻就像被这些媒介物化,塑造成人们想让她成为的“作品”,狂热粉丝、经纪人留美子皆塑造了纯洁无瑕的未麻形象,各种摄像机同样也在塑造着另一个未麻,各种媒介让“未麻”这个作品通往不同地方。
这种塑造也同样贯穿于《千年女优》(2001)中。作为《未麻的部屋》积极向上的姐妹篇(今 敏语),女主角藤原千代子的一生被她的粉丝立花源也拍摄成了纪录片,千代子的一生通过立花的镜头成为了故事,成为了作品。只不过与《未麻的部屋》那种“作品”之间互相厮杀的情况不同的是,《千年女优》里的“作品”是千代子(原作者)与粉丝立花(受众)共同协助下完成的。
少女千代子(中)和立花(右)
同时立花也是纪录片的创作者,可见受众与创作者的身份并非对立,可随时转换,正如现实空间与幻想空间的辩证关系一般。从被凝视的作品空间的角度来看,《OPUS》这样一部作品空间与现实空间交互转换的作品承载怎样的过渡作用也不难理解了。
御宅族与作品之镜
《OPUS》与《未麻的部屋》、《千年女优》相似的是,这些主要男角色基本都有着御宅族色彩。御宅族的定义的定义众说纷纭,笔者较为赞同的看法之一是御宅族是一群对自己的爱好(尤其小众爱好)比其他大众更为深入、不惜投入时间与金钱成本的群体,甚至会以爱好作为原动力去进行创作、创造活动。
比如《未麻的部屋》里跟踪狂偶像宅“创造”一个完美偶像形象的“未麻”(这是消极层面的),以及《千年女优》中作为千代子头号粉丝的立花亲自为偶像创作一部纪录片(积极层面的创作),这两者都包含了男性视角对女性(被创作物)的凝视。而在《OPUS》里,这种创作比前两者更为明显,创作贯穿了整部作品的主线。作为男性漫画家、同样也是御宅族的永井力亦将自己的暗恋对象作为笔下作品女主角理子的原型。明尼苏达大学发行的关于日本 ACG 等流行文化的学术杂志《Mechademia》中,作者 Ogg Kerin 在研究今 敏的文章中如此写道:“今 敏故事的情节走向取决于只有御宅族才能产生/合成的知识。”③笔者认为这种观点虽然有所片面,但籍他人观点亦佐证了御宅族角色在今 敏诸多作品中的重要性,包括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作品《红辣椒》(パプリカ,2006)中的男主角,同样塑以和御宅族相似的 nerd 形象。
但相比跟踪狂偶像宅心中的“未麻”,立花镜头下的千代子,这些被塑造的女性都基于现实素材的再创造,永井力作为漫画的原作者,则是对作品空间里的人和事有着绝对权利的神,在本作中,发挥创作能力的御宅族是一切的源头,一切的造物主——也就是作品的父亲。《OPUS》整个故事就像是关于父亲的孩子们觉醒了独立人格后,希望通过对抗父辈而获得自我价值。尤其是永井力创造出来的男主角林,更是具备这样对抗掌权者(反派、成年人、作者)的素质(关于少年的漫画经常会有这类故事,比如《阿基拉》的铁雄极力对抗对他管制的机构,比如漫画杂志《少年Jump》里的男主角们经常以成年男性、父亲为超越的对象,甚至是敌人)。
而正如许多读者所说,《OPUS》可以看到今 敏日后的作品的影子,笔者注意到的是今 敏对镜子的运用。仔细观察今 敏的影视作品可发现,镜子一直是今 敏喜爱的戏剧道具,《红辣椒》的开场曲画面中有一幕则以多面镜反射出红辣椒这个角色的不同截面,《未麻的部屋》中镜子反射出不安的未麻与她所处的、不再安全的房间,同时也是反射出留美子这个角色之丑陋的照妖镜,更别提最后未麻对着镜中的自己自信地说出:“私は本物だよ(我可是真的)。”镜子无处不在。
与《OPUS》中,镜子则变成了生成整个漫画空间的装置,在最后几话中,每当漫画情节被认为改变时,漫画空间便会出现平面的裂痕。在此或许可以有趣地套入这样一个解读中——小说家博尔赫斯在其作品《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中如此写道:
镜子和父亲身份是可憎的,因为它使宇宙倍增和扩散。④
博尔赫斯将父亲等同于镜子,若站在本文的角度来谈,便是等同于父亲的创作者笔下的作品便是镜子,镜子诞生出了人(角色)、宇宙(作品世界)。《OPUS》在最终打破了作品之镜,故事中的角色、以及故事本身才获得了凝视外部空间的权利。作为创造出诸多活生生的角色的今 敏,他借他笔下的、和他同样是漫画家的永井力之口,当“孩子”凝视外部时,对“造物主”的影响:很多时候创作者会被角色牵引,发展出创作者也意想不到的故事情节,这可以说是角色的意志,故事亦反过来侵蚀现实。《OPUS》从作者与角色对立,到互相合作,宛如《千年女优》中故事的本体千代子与男性创作者立花共同协助完成了作品——这样一个故事框架的雏形。Ogg Kerin 在同一篇文中如此写道:
现代人被媒体淹没的同时,也通过媒体存在。他们的精神风景是电影、远古神话、文学、电视节目、模因(memes)和图像的混合物。在这种情况下,故事不仅仅是为我们人类消费而存在,同时故事也消费着我们,填充着我们的思想,并构筑起我们的记忆与现实的连接点。⑤
相信永井力的原型就是《Jump》出身的漫画大师永井豪,永井豪原本将其《恶魔人》里的角色飞鸟了“画死”,但伴随他的死,永井豪丧失了创作灵感,最终在编辑建议下让他在故事中继续“存活”,而最后飞鸟性格大变成为大反派更是作者一开始从未想过的事情,永井豪称“飞鸟了不顾作者的意图开始了暴走”。笔者认为今 敏很有可能从这件逸事得到灵感创作出这部作品。
遗憾的漫画收官作
今 敏对《OPUS》这部作品并不满意,笔者认为原因很简单,虽然今 敏最后坚持绘制完最终回的手稿,当时很明显是草草收尾,作品里的角色没有通过故事的内部规则来摧毁面具人支配这个世界的阴谋,而是让永井力反穿回“今 敏”的现实空间,通过外部更高一级的权限来让故事收尾,可谓十分让人不畅快,当然最终回未曾勾线的原稿被集结发表出版本身也是一种遗憾。
无独有偶,在日本动漫画界有后来者以相似的设定、论题创作了一部原创动画,这便是由导演青木英(《放浪息子》《Fate/Zero》)和漫画家广江礼威(《黑礁》)等人为主创《Re:CREATORS》(2017),该作虽颇受争议,但却暗藏创作者们的一个观点:只有作品被发表,有了观众/读者,作品才能成为作品,故事才能成立。
《OPUS》中,只要作者相信角色与设定的真实性,那么便是存在。
《OPUS》有一个情节,是永井力可凭借一己之力在空白的世界里画出了女主角理子,让她活过来,这个情节与《Re:CREATORS》所传达的观念恰恰相反——这些有意思的对比日后另谈,不过就笔者看来,《OPUS》如此被集结发表以不完美的形态呈现在读者面前,其不完整的遗憾也无疑为“作品”添上传奇一笔,虽然并非作者本意,但也足以津津乐道。
《作品》的形态最终脱离了作者的控制,却承载着作者生前的意志,既飞入到读者的思绪里,又延展至《未麻的部屋》、《千年女优》、《东京教父》、《妄想代理人》、《红辣椒》这些今 敏日后的作品空间中恒久生息。
【参考资料】
- 今 敏 ,Mrs.X译,《OPUS 作品》,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8.
- 今 敏 ,焦阳译,《梦的化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11.
- 今 敏 ,焦阳译,《我的造梦之路》,雅众文化、新星出版社,2015.12.
- 博尔赫斯,王永年译,《小径分岔的花园》,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7.
- Ogg Kerin,《Lucid Dreams, False Awakenings: Figures of the Fan in Kon Satoshi》,出自《英語圏における日本のアニメーションの研究動向;今敏》,徳江 剛,2014.1.
【参考影视作品】
- 森本晃司,《她的回忆》(彼女の想いで),1995.
- 今 敏,《未麻的部屋》(パーフェクト ブルー),1997.
- 今 敏,《千年女优》,2001.
- 今 敏,《红辣椒》(パプリカ),2006.
- 青木英,《Re:CREATORS》,2017.
今 敏《OPUS》的中文版已由后浪出版社引进发行,想要购买的读者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相关链接。
《OPUS》购买方式
名作之壁吧销售二维码与链接
detail.youzan/show/goods?alias=36cu0uafib5rm
Anitama销售二维码与链接
j.youzan/8xnuDh
本文仅供Anitama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官方网站:anitama
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
Anitama0815
合作邮箱:bd@anitama
原文: m.anitama/article/95221fc81b592939?utm_source=toutiao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