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必须做到的几点(读懂垃圾分类重在细节掌握)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伟伦
今年,垃圾分类成为大家生活的核心议题之一。近期,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主任孙新军在做客相关直播访谈节目时表示,《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已经列入2018至2020年立法规划,并介绍了相关垃圾分类的小知识。
目前,包括北京在内的多个城市,大部分采取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四种类型进行垃圾分类,但是很多市民还是弄不清楚,比如灯泡灯管属于有害垃圾还是其他垃圾、鸡骨棒骨是否都属于厨余垃圾等。
为此
法报君整理了相关垃圾分类的知识
期待帮助大家更好地
掌握分类,走出误区
垃圾分四类投放别马虎
自2017年开始,北京市以“街道”为单元,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目前,全市已有224个街道、乡镇创建垃圾分类示范片区,依托一个个示范片区,以点带面,逐步推广,不断扩大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预计到2020年,示范片区数量将达到323个,占北京市街道、乡镇总数的90%。
“我们的生活垃圾一般来说可以分为4类: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分别对应4种颜色垃圾桶:蓝色、绿色、灰色和红色。”孙新军介绍,生活垃圾中比较常见的一般就是上述4类,上海的垃圾分类也是分4类,只不过将厨余垃圾叫湿垃圾,其他垃圾叫干垃圾。
孙新军进一步解释称,可回收物是可以循环利用的,像报纸、纸箱、饮料瓶等,由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进行回收利用。厨余垃圾就是厨房产生的,比如菜帮菜叶、瓜皮果核、剩菜剩饭易腐烂的,这些大多会通过生化处理设施进行堆肥。其他垃圾就是除此之外的干垃圾,包括用过的保鲜膜、塑料袋、纸巾等,这些大多会送到垃圾焚烧厂去焚烧发电或送到卫生填埋厂进行填埋。有害垃圾顾名思义就是对健康和环境有害的垃圾,如废荧光灯管、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油漆等,要用特殊方式去安全处理。
除了要学会分类,投放技巧也不能少。据北京市政府官方微信“首都之窗”介绍,厨余垃圾从产生时就应与其他品类垃圾分开,投放前要沥干水分,保证厨余垃圾分出质量,做到“无玻璃陶瓷、无金属杂物、无塑料橡胶”;纯流质的食物垃圾,如牛奶等,应直接倒进下水道;有包装物的过期食品应将包装物去除后分类投放,包装物则投放到对应的可回收物或者其他垃圾投放容器。可回收物分类投放时,应尽量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污染。废纸应保持平整;立体包装物应清空、清洁后压扁投放;玻璃制品应轻投轻放,有尖锐边角的应包裹后投放。
有害垃圾投放应保证器物完整,避免二次污染。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投放时应注意轻放;油漆桶、杀虫剂瓶等,如有残留应密闭后投放;荧光灯、节能灯等易破损物品,应连带包装或包裹后轻放;废药品应连带包装一并投放。易挥发的有害垃圾,请密封后投放。其他垃圾应沥干水分后投放。
分类有认知习惯未养成
“大体知道但小错不断”,是当前市民进行垃圾分类的主要痛点。2019年4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曾委托专业调查公司对在北京市16区内连续居住半年及以上的普通公众进行生活垃圾管理情况调查分析。调查发现,北京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有一定认知,但实际上对生活垃圾的分类行为习惯尚未形成,存在不分类、乱分类等情况。其中,受“废品回收”影响,公众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分类投放具有较高的认同和行动力,但在厨余垃圾方面,准确投放率只有两成多。
为此,北京目前正在编制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预计年底前编制完成,将对4类生活垃圾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作出详细举例,对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提示,“手把手”教会市民做好垃圾分类。
比如,很多市民都认为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事实上,并不都是,常用的5号和7号一次性干电池就属于其他垃圾,这是因为我国一次性干电池基本已达无汞和低汞标准,所以不属于有害垃圾。而纽扣电池和充电电池则属于有害垃圾,这类电池含有镉、钴、镍等重金属,会对自然环境及其中的生物造成污染和危害。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灯泡,节能灯管、荧光灯管属于有害垃圾,钨丝灯管则属于其他垃圾。
在厨余垃圾方面,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生活中易腐的花草残枝落叶也属于这一类。而部分看似厨余垃圾的大骨头、榴莲壳、椰子壳,由于具有难腐蚀且质地坚硬不易粉碎、易损坏湿垃圾末端处理设备的特征,实际属于其他垃圾,像鸡骨和苹果核等较软易腐烂的才是厨余垃圾。对此,孙新军支招称,可以把这些垃圾分为“会烂的”和“不会烂的”,比如鸡骨头容易烂,就属于湿垃圾,即厨余垃圾,大骨头不容易烂,就属于干垃圾,即其他垃圾;梨核是湿垃圾,桃核则是干垃圾;茶叶渣是湿垃圾,粽子叶则是干垃圾。
对于旧衣物也需注意,很多市民认为市场上有回收衣服的,就认为属于可回收垃圾。但实际上,旧衣服如果不当作公益物品参与捐赠或再利用,而作为日常生活垃圾丢弃的时候,属于其他垃圾。再比如,很多人认为,餐巾纸、厕纸属于纸张,是可回收的,但实际上,纸巾、厕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算可回收的纸张,而且带有汗液、鼻涕和粪便的纸因被严重污染不能再回收利用,应属于其他垃圾。
垃圾运输严禁“混装混运”
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并投放至相应垃圾桶,分类运输环节就成了关键。一旦出现“混装混运”现象,分类成效将大打折扣。据透露,在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中,将对垃圾分类收运及处理的流程作专门介绍,明确提出产生垃圾的单位和收运单位应按照北京市垃圾分类“四分类”标准,实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严禁“混装混运”。
孙新军表示,北京市城管委将要求运输车辆“亮出身份”,标识醒目,做到“五统一”,即统一车身的颜色为绿色、统一车身的标准、统一运输的标识、统一单位的标识、统一监督举报电话,组建“绿色车队”,提升分类运输能力,让有规模、专业的队伍来运输;对各品类垃圾运输车辆进行改造,增加计量称重、身份识别、轨迹监控等管理功能,实现对各类垃圾运输车辆的精准管理。此外,目前北京市部分垃圾处理设施及科普基地可以接待团体预约参观,感兴趣的团体可以提前预约。
关于垃圾,孙新军认为,不仅需要做好分类、回收,还应该强调减量。当前,随着网购的普及,外卖、快递包装的量也越来越大。孙新军建议,企业不仅要对生产环节负责,还要对回收利用、废物处置负责,“作为消费者,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物品,做到适量点餐、光盘行动等,买卖双方前后呼应,垃圾减量水到渠成”。
来源:法制日报·社区版
编辑:渠洋岳铼
法报交流群开放啦!快来加入我们吧!先到先聊~加小融微信(fzrbwx),小融拉您进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