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单挑三大猛将结局(三国最忠心的名将)

说到三国最忠心的名将,想必大家都会想到关羽,演义之中关羽斩杀颜良文丑之后,报答了曹操的恩情,遂“封金挂印”离开,随后开展了“过五关斩六将”和“千里走单骑”的故事,精彩纷呈,将关羽的“忠义”刻画的淋漓尽致然后故事水平很大,真正千里走单骑的另有其人,他们或许才是最忠心的名将,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关羽单挑三大猛将结局?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关羽单挑三大猛将结局(三国最忠心的名将)

关羽单挑三大猛将结局

说到三国最忠心的名将,想必大家都会想到关羽,演义之中关羽斩杀颜良文丑之后,报答了曹操的恩情,遂“封金挂印”离开,随后开展了“过五关斩六将”和“千里走单骑”的故事,精彩纷呈,将关羽的“忠义”刻画的淋漓尽致。然后故事水平很大,真正千里走单骑的另有其人,他们或许才是最忠心的名将。

如果把演义之中关羽的千里走单骑视为忠心,那么在三国正史之中,还有两个也可以称之为“千里走单骑”的故事,比关羽的“千里走单骑”难度更大,体现出来的内涵都比关羽有过之而无不及。

首先,第一位就是曹操的“千里驹” 曹休。

曹休,字文烈,曹操的同族侄子,他的祖父曹鼎历任河间相、吴郡太守、尚书令。汉末天下大乱,曹氏宗族各自四散离乡,曹休也无法在家乡呆下去了。丧父之后,着母亲,渡江到吴地避难。公元189,曹操在兖州举义兵讨伐董卓,曹休变易姓名,从千里之外的吴地途径荆州,走小道北上,投奔曹操。曹操见到曹休,当时就对身边的人说:“这是我们家的千里马驹啊!”

《三国志》记载:天下乱,宗族各散去乡里。休年十余岁丧父,独与一客担丧假葬,携将老母,渡江至吴。以太祖举义兵,易姓名转至荆州,间行北归,见太祖。太祖谓左右曰:“此吾家千里驹也。”使与文帝同止,见待如子。

曹操在兖州(现在山东)起兵,曹休从吴郡(江苏地区)经荆州(湖南湖北地区),走小道,再北上投靠曹操,这段距离何止千里啊!另外,曹休这个人对待母亲至孝,带着母亲千里走单骑,是何等的艰难。

曹休,跟随曹操征战,领虎豹骑宿卫。汉中之战中,识破张飞计谋,大败吴兰。曹魏建立后,镇守曹魏东线,多次击破吴军,诱降吴将,名镇江东,被封为曹营八虎骑之一。

另外一个位,就是蜀汉的先锋大将廖化。

《三国志》记载:廖化字元俭,本名淳,襄阳人也。为前将军关羽主簿,羽败,属吴。思归主,乃诈死,时人谓为信然,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会先主东征,遇於秭归。先主大悦,以化为宜都太守。

公元219年,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后,关羽兵败而亡。当时作为关羽手下的廖化兵败被俘,不得已投降了东吴孙权。尽管如此,廖化却一直是“身在吴营心在汉”,心系旧主刘备,在长达两年的岁月里矢志不渝。终于,廖化想出了一个难以令人想象的主意:诈死。经过廖化的精心准备和布置,居然还被大家相信了。廖化借此机会,在公元221年出发向刘备所在的益州赶去。临行前还不忍心抛下自己的母亲,母子二人“昼夜西行”,一路上的风险是可想而知的。在历尽艰辛以后,廖化终于在秭归同刘备会合。

廖化,备去世后,为丞相参军,后为广武都督,迁阴平郡太守,多次参与蜀汉的北伐。官至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蜀汉灭亡后,徙往洛阳,在中途病逝,廖化以果敢刚直著称。

比之于关羽的“千里走单骑”,曹休廖化的“千里走单骑”不仅表现出与关羽所共有的“忠、义”精神,还多出了中华民族一向提倡的“孝”的传统美德。实在是难能可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