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话题第三期(为什么家人不如外人)

为什么家人不如外人

星期五小组20210501

时间:2021年5月1日

地点:厦门·钢子老师工作室

成员:六人(包含一对夫妻,)

带领:张晋岗

话题:

1、 为什么会在背后议论人?

2、 对待家人不如外人(包括为什么我宁愿听外人的而不愿听家人的话)?

3、 谁来负责家庭财务管理工作?

主题1:为什么会在背后议论人

小组开始,J(女性)成员提出,上周她无意间跟几位同事吐槽和谈论了另外一位不在场的同事(可能是领导),事后有些担心,如果在场的某一位或者几位跟那位不在场的同事“告密”,让那那位被吐槽的领导知道了J在背后议论他,这将会是一件非常尴尬和让人难堪的事情。

大家就此展开讨论,同时带领者提出2个思考方向:

(1) 这件事让人焦虑和担忧的究竟是什么?

讨论过程:

如果你选择向几个人吐槽另外一个不在场的人,是因为当下你认为这些人是可靠的,甚至你会下意识地认为他们跟你抱有相同看法,甚至更深层的目标是,你想要通过自己的描述,让这些人相信你所说的,并且跟你产生相似或者一致的感受。这时候反应出来的,是你太需要有人理解你了,你的感受太需要有人共情了。

同时,你的内心一定经历了某种委屈或者压抑,你感受到自己是受伤的,你希望或者你想象的是,通过这样的诉说可以缓解自己的受伤感,因为你幻想这些人会认同你的想法,这个时候反应出来的,是你把身边这几个听你吐槽的人当成了跟你同一个圈层的人,你认为你们之间必然会相互支持。

事后,当你冷静下来的时候,你会突然感到恐惧和不安,这时你会开始怀疑你之前所信任的这个小团体并不是你以为的样子。最大的不安来自于有人会把你说的话,添油加醋的讲给你吐槽的那个人,这会让你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如果这一切都发生了,你还不知道,那才是最可怕的是。也就是这时候你会开始意识到整个环境变得很不安全,你开始焦虑,万一这一切发生了,我要如何应对。

事实上,任何人都可能在背后嘀咕过别人,并且最终败露了,所谓谁人背后不论人,谁人背后不被论?其实这里面有个规则:越是隐秘的消息越具有传播的分量和价值。换句话说,既然说出去了,就要勇敢的承受后果,人只要存在,必然有影响力,不能总是恐惧自己的这个存在性力量,包括自己无意识创造出来的那些连自己都感到惊恐的举动。

(2) 为什么我们不能跟某个人当面表达我们的想法和感受而非要选择背后议论?

一个人让另外一个人感觉到了不舒服,我们的习惯是,不会马上表现出来或者表达出来。这里有两个原因:其一,我们不确定我的这个感觉是在可以表达的范围之内,从小我们的生活经历让我们养成了对于不良感觉得适度承受力——不是所有的不舒服或者不愉快都要马上的让别人知道。另外,还有一些教养模式是这样告诉孩子的:如果你随便向别人流露你的负面情绪是没有修养的表现。所以很多情况下,不愉快的感觉在我的内心里发生了,但是我们并不是很明确我是否要告诉对方我的情绪,另外还有一点,我也不确定你是可以让我安全的袒露情绪而不攻击我或者批判我的那个人。总之,在我们的生活习惯里,直接向对方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选择把这部分不舒服的情绪藏起来自己处理,自己处理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找一个人或者一群人把它用抱怨和吐槽的方式表达出来,女性尤其擅长使用这个方法。

同样,如果对方的做法让我不舒服了,我就会快速的把对方认同为“对我有敌意或者不满的人”,同时会开始下意识的把自己保护起来,包括内心里升起的要攻击对方的欲望和动力。这些内心的活动处于现实利益的考量,都不能直接展现,尤其不能让内心的冲突被对方看出来,这时个体必须要进行遮掩,压抑,甚至歪曲。试想一想如果对方这时候问你:我的说法是否让你感到不舒服了?你可能还会虚伪的回答:没有啊!但是,很显然,你的内心已经不易察觉的体验到了压力和愤怒。

这部分压抑的愤怒怎么办?强大的人直接诉说,弱小的人就会选择吐槽。在小组讨论中,带领者多次鼓励大家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感受,其实就是让大家不再恐惧自己的情绪,真正障碍我们走向强大的不是外面的力量具有多大威胁,而是你习惯了没有人愿意去倾听你的负面感受。

主题2:对待家人不如外人?

除了咨询师之外,现场唯一的男性成员F,同时是另外一位女性成员L的丈夫,提出一个问题,他感觉到自己的妻子,也就是L对待自己以及自己的家庭完全不像对待自己的工作或者同事那么认真,用心和上心,对此他感觉到难以理解,不但如此,我们每次沟通她都不能理解我在说什么,这才是最让人苦恼的。

妻子L在听完丈夫的诉说之后,感到委屈,甚至有些愤怒:“其实要论对家庭的重视程度,我比你要在意多了,我每天早上起来给孩子准备早餐,起的比你早,还要惦记着孩子的作业,而你呢?你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我再三要求你花一些时间投入家庭,陪伴孩子,你都做到了吗?你做了多少你自己怎么不想一想?”

随后,F这位丈夫又补充了一个他们生活中的小故事:我妻子喜欢吃海鲜,尤其喜欢吃日本料理中的海鲜。我再三提醒她,由于日本海域的污染严重,让她不要吃日本海鲜,她完全不听我的,而且觉得我在控制她。我完全不能理解,我这是为她好,为什么她就不能听?这不是没脑子吗!说完这件事,F又想起了去年疫情期间的一件事,作为比别人更了解武汉疫情实情的人,早在官方提议大家戴口罩之前两个多月就情况就已经很严重了,但是他向妻子提出自己的看法,让她做好防疫,她就是不听,非要等到官方数字出来,要求大家戴口罩她才愿意去戴,你说这人为什么就不愿意听我的?难道我还会害她吗?

听完这对夫妻之间的对话和诉说,带领者同样启发大家围绕三个角度进行探索:

(1) 这位丈夫感觉到妻子对待家庭不认真不用心指的是什么?

带领者引导时,半开玩笑地指出,家人不如外人,本来嘛,亘古以来皆如此,这有什么想不明白的?

丈夫看到了妻子对待工作专业、认真和负责的态度,更重要的是看到了妻子在工作中对自我进行管理,包括情绪管理的高要求还有在工作中所体验到的成就感,换句话说,丈夫看到的是妻子对工作的热爱。但是在家里妻子并没有积极欢愉的“家庭生活体验”。

延伸性的想想,我们时常从媒体上听到“舍小家为大家”这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从小父母也会教育我们:出门在外,要广交朋友,为什么?因为在外面我们打拼,如果你认真,你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你很努力你就能够赢得“老板用工资为你投票的数量”?

但是,在家里,谁来为你的劳动付出投票?当没有良好的计量方式,激励政策,长期下来,一个女人很容易陷入到无限琐碎的家务中而感觉到懈怠和无助,怎么可能让人有积极欢愉的感觉?(除非这个女人天然就以贤妻良母为发展目标。)

而丈夫内心需要妻子热爱家庭,对待家人要比对待工作和外人更好,所谓你的工作再努力还不是为了生活得好?这句话没有错,但是这里面可能,我只是说可能还有一个潜台词就是:女人应该天然的以家庭为重,不要以赚钱为主,要想办法照顾好老公跟孩子,激励你的老公心甘情愿的去赚钱,这才是女人的核心功能。这是我的理解,不知道这位F的妻子L是否会愿意如此理解并且接受丈夫的这份没有道明的诉求。

(2) 为什么妻子听不懂丈夫的话?那么妻子对家庭的付出丈夫看见了吗?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最开心的事情是妻子愿意把家庭看做自己最重要的阵地。从男性角度来看,家庭是依靠男性用自己的努力奋斗建设起来,男性是家庭安全和存续的支柱,女性愿意用心满足这个男人的需要,维护这个男人奋斗出来的家庭的利益,如果女性仅仅是像保姆一样在这个家里付出,而没有内心的这份情感,男性通常会感到委屈和受伤。所以,如果妻子单是告诉丈夫,我也付出了很多,我也做了很多,男人通常会不屑一顾,顶多会在被逼无奈的时候敷衍两句:是,是,你说得对,你确实做了很多。

对于妻子的付出,男人不是看不见,但是这些行为层面的付出并不会激发一个男人对自己奋斗的成就感,只有女人真正的在享受一个男人为他带来的财富,并且珍惜和用心规划这些奋斗成果的时候,才会让一个男人更加雄心勃勃的去朝着下一个目标奋斗。有些时候,男人并没有女性想象的那样独立和强大,他们中有一些人,虽然已经结婚生子,但是有可能还没有在精神上获得独立的人格,他们还需要有一个母亲一样的人去呵护,鼓励他。

对于妻子来说,同样有自己的苦衷:我也在外工作挣钱,我也在为家庭的细碎琐事操心,为什么你非但看不到,还要对我挑三拣四?这是很不公平的!但是深入到内心里面,就会发现,男人谈论的不是干多少活儿的事情,而是你心里得有他,你心里在乎他,包括在乎他的想法,在乎他的感受和他的生活观。

(3) 为什么我们更习惯无视家人的劝告或者建议?

这也是经常发生在现实生活里的事情。大概从进入青春期开始,一个孩子就容易被父母抱怨:你跟他说什么他都不听你的,老有主意了。从父母的角度来说,我最爱你,什么都为着你着想,但凡遇到事情都会给你出主意,提建议,就是怕你吃亏上当栽跟头,都盼着你好,你怎么就是不爱听呢?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我理性上知道你为我好,也知道你最爱我,但是比起接受你的各种建议和劝告,我更愿意用自己的思考去判断,我更想用我的方式去行动,这样我才能锻炼出自己的适应社会,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和胆识,我必须要学会充分的依靠自己去做事情,就像是“小马过河”——孩子也会困惑,为什么你说那么多,你却不知道应该像小马的妈妈一样让孩子亲自去尝试“河水的深度”呢?

现实成长中,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跟自己父母理清楚这件事,有的孩子到了大学毕业,父母还在不断地干预和介入孩子的各种选择,帮助他们参考如何做事,就像是这个孩子永远不会独立,长此以往,这个孩子也就丧失了独立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这个孩子恋爱了,并且最后进入亲密关系,那么他的表现就是凡事需要依赖别人的建议和主意!要真是这样也不是更坏的,事实是你说了他又未必会开心的接受!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他同时习得了父母对待他的管理方式,你做的任何事情,他都要抢先出主意,给建议,即便是他并不擅长的领域,他也一样觉得处于关心你,要让你听他的主张。如果你不听,他就会很自然地开始生气,关系的冲突从这里就开始了:他出主意并不是真的为你好,而只是为了表达他自己看不见的控制感,而且这种控制感背后隐藏着他的不安全——唯有你听他的,被他控制,他才会感到安全。通常情况下,他说出来的理由都是:我都是为你好,你怎么就不听?你听了我的话,你才能安全啊,你安全了我才能安全啊!如果有机会回望,也许就会发现,这跟他跟早年父母控制他的做法如出一辙。

当然反过来,我们也想一想,如果在生活里,你的另外一半总是对你的进行这样那样的提醒和劝告,也会被有的人认为这是一种关心,是爱的表现。没有错,出发点确实是爱。但是我们说什么是爱?爱是能够让自己和对方都获得真正的成长,这才是爱。这个如果这个爱是我担心你的生命安全,我担心你不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很显然,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这是非常具有侮辱性的爱,换句话说,这个爱的层次比较低,结果往往是,非常容易导致对方的反感或者对抗。就像是父母在对一个初中生说,过马路注意红绿灯哦!毫无疑问,这句话通常会带来孩子的不屑一顾甚至烦躁。如果父母没有留意到这是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建议,还回过来指责孩子不听话,很叛逆,这个父母就是控制性的父母。控制性的父母最大的特点是不成长,爱也不会跟着成长。

所以,当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或者家庭中,不听你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发出的爱对于对方来说没有营养。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所爱的人过去本身依靠着自己的力量长大,并没有多少人会对他的成长有所指引和支持,这时候你的过分关心也会带来对方的心里疼痛。

拒绝没有营养的爱非常困难,如果你不接受他的建议,他会说你没有良心;如果你接受了,你会感觉到自己非常虚伪,如果恰好认为自己很伟大,你就很难帮助他看清自己的问题。

最后,还有个点很有意思,就是我们在家庭之外,更容易耐心的听取别人的建议,也会感觉到在外人面前更加松弛,甚至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也会更加自如,就像大部分人感受到的那样,在家里反而更不能畅所欲言。在这个问题上,带领者认为,如果爱这件事没有说清楚,没有想明白,我们在家庭里感受到的爱,和我们表达出去的爱,都没有站在尊重对方的角度,相对是更加自我的一种爱,很显然,这样的爱不是成长性的,是狭隘的,甚至是一种自说自话。所以,我们遭遇到的情境是,爱越是浓厚的地方,控制也可能也会越强烈,由此导致的感觉是表现上表面上在接受,其实内心里非常想要逃开这样的爱。而在外面,大家的关系相对松弛,大家彼此明白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的行为负责,我并不会过分的干预你的选择,当然也不会为你的主张去承担责任,因为这样,所以反而我们更愿意认真听取别人的建议,因为我们相信,别人的建议只是旁观者的看法和提醒,并没有要压倒或者吞没我的主张,最后要怎么做,还是我来负责,所以相应的也就更乐意敞开心扉来听取他人的说法,关系反而松弛和舒畅。

主题3:谁来负责家庭财务管理

这个话题同样有这位仅有的男性成员F指出来。

F说:我负责挣钱,妻子负责管钱。为什么你在花钱的时候不做规划,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花钱,而当一些紧急花费需要用到钱的时候,你花没了,还得继续由我来筹钱?这是多么不公平的事情,我挣的钱你全花了,到了紧急关头又要我来买单。我时常提醒妻子要为将来多做储蓄,要为养老做准备,不然的话等到老了会很可怕,最好每一笔钱最好都要想清楚再消费,要有账目表,要有计划的支出,为什么她就做不到呢?

这番话一说出来,马上引来了现场另外一位女性D的回应:这样做太累了,我就是一名财务人员,凭什么我回到家里还要继续当会计来记账?

带领者看着另外两位同样是做财务工作的J和X说,真巧了,我们现场有三位都是做财务工作的,你们怎么看?

随后带领者抛出了一个问题:作为女性,你们如果你们在家里也管钱的话,你们觉得这手上管的这些钱是你的吗?

大家讨论:

有一位X女性坦诚的表达,听到这个话题,她非常羡慕那对夫妻,她觉得比起这对夫妻,她好像完全没有真正投入的生活过,因为这对夫妻所在意的那些事情,她完全没有考虑过。X在反思:我是怎么活过来的?

现实中,不少丈夫愿意把挣来的钱交由妻子管理,这也是对于妻子的信任,古人说:男人是搂钱的耙子,女人是管钱的匣子。时至今日,尽管很多夫妻都是各自有着自己独立工作和收入,但是仍有不少妻子在管理家庭的财务,甚至如果大部分钱财是由丈夫赚回来的,妻子该用什么的态度来管理这些钱财呢?

(1)是由着自己的性子花销?

(2)还是凡事跟丈夫商量,商量妥当了才支出?

(3)还是说两个人确定好,哪一部分资金用来归妻子管控,哪一部分资金有两个人商量消费;还有一部分留作储蓄。

看来小组中这位丈夫更希望自己的妻子像上面(3)所述那样,对自己赚回来的钱进行系统规划,由着性子花销指定是不行的。另外每花一笔钱都登记在册,登记的目的不是为了标记“我花了多少”,而是为了跟当初确定的消费计划进行比对,核实,确保自己不超范围消费。

如此看来,做到也并不复杂,但是对于一部分女性来说,要这样有条理的进行家庭财务规划,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为什么在家里还要弄得更公司一样累?家里不就是放松的地方吗?注意:这句话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逻辑:家务生活是很复杂的,你想要让我把它梳理清楚没有那么容易,尤其是对于早期就没有在原生家庭参与很多的人来说,管理好自己还勉强可以,如果要管理二人甚至三人生活关系,其实光想一想,都是一个让人感到麻烦和没有头绪的事情。而且,如果一个人早期并没有很好地理财经验,都专注于个人奋斗或者维持生机的努力了,突然有了一堆钱,结果极有可能出现两个极端:要么表现得是不会花,像守财奴一样,要么就是乱花而没有节制,这个跟过去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家庭财务管理,仅仅从表面上谈论“为什么你就不能进行记账”,是没有意义的。这个财务管理方式的后面隐藏着两个人不同的生活乃至生命的体验。

最后,我们想一想,家庭里的钱是妻子自己的吗?妻子可以自由随意的支配这些钱财吗?

带领者的理解是:从逻辑上说,谁挣来的钱谁拥有较多的支配权。但是放在夫妻关系里,如果丈夫在外挣钱,妻子在家里操持家务,或者作为妻子在自己的角色上尽职尽责了,这个家庭的钱财是夫妻共有物,那么花费方面双方协商一致是最合适的。虽然有的时候,丈夫出于信任妻子,让妻子自由的消费和规划家庭支出,那也意味着夫妻二人在内心达成了良好的信任,可以说就夫妻而言,内心匹配感越好,彼此之间的互动越是让对方感觉到安全。

2021年5月5日星期三

小组话题第三期(为什么家人不如外人)(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