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心得体会(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

2022年1月1日起,《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为“国事”。该法明确规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近年来,全国各地正在积极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早在2016年,海南省家校合作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启动了家校社协同共育暨“落地式”家长学校办学指导服务项目,指导海口市龙峰实验小学家长学校办学,并取得优异成绩。

2022年,促进会又联合全国40余名家庭教育专家,共同开发“家校社共育平台”,进一步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供系统化、常态化的学习和管理平台。

促进会会长季淑华表示,尽管现在家庭教育很受关注,但依然存在很多的误区,家长们需要通过自身学习,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和孩子共同成长。

创建规范化“家长学校”

龙峰实验小学共有学生3000余人,其中一半为外来务工子女,不少家长面临家庭教育的难题。有家长反映,自己和孩子存在沟通问题,然而却常常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

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心得体会(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1)

海南省家校合作促进会专家与老师和家长开展交流互动。本文图片均来自 海南省家校合作促进会

对此,在海南省家校合作促进会专家的指导下,龙峰实验小学于2016年10月创办“落地式”家长学校,推出“家校社共育”办学模式,打造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校社协同共育工作格局。

为打造家长学校本土化、专业化教师团队,项目专门为龙峰实验小学举办专长家庭教育讲师班活动。此外,学校还制定了各类制度,如《家长学校教师管理制度》《家长学校教师备课制度》等,让教师业务学习习惯化、制度化,不断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除了专家引领,学校每学期还开展校内家长学校教师的培训,通过研讨活动,研究教师如何给家长们上课,如何互相交流,为家长传经送宝。

在实际操作中,学校又通过多种渠道和模式开展家长教学工作。家长学校组织机构每学期召开一次专题会议,落实家长学校的具体工作,通过会议明确家长学校的教学时间、授课教师、教学内容、授课形式,使班主任能在家长学校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保证授课质量。

学校将互联网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推出“互联网家庭教育”家校合作模式,利用互联网,以年级为单位,建立年级家庭教育微信学习群,每周二、四晚上开设龙峰“九点有约”学习课堂。六年来,参加微课堂学习已成为家长生活中的常态。家长纷纷表示,学习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受益匪浅,对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有很好的影响,能起到真正的身传言教的作用。

针对家长反映孩子难管教、难沟通的问题,学校又为家长量身打造“做反思型父母,助孩子健康成长”公益辅导课程,先后邀请多位教育行业专家,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专场讲座20多场。

此外,学校每年都会表彰优秀家长,请优秀家长介绍育儿经验,让更多家长从中受到鼓励和启迪。

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心得体会(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2)

家长们围坐在一起交流心得。

“亲子阅读沙龙”是项目的特色活动之一,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好评。

“孩子叛逆、出现问题,不能全把责任推卸到他身上,做父母的应该多关注孩子、陪伴孩子。”在参加完亲子阅读沙龙后,龙峰实验小学学生晨晨(化名)的妈妈杨莉(化名)深有感触。

杨莉夫妇在海口经营一家日化用品店,为了提高家庭经济收入,把大多数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平时遇到晨晨顽皮或做错事的情况,常常以打骂的方式进行教育,时间长了,晨晨便不愿再和父母进行交流。

参加亲子阅读沙龙活动后,杨莉后悔不已。现在她已懂得,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应该多关注、陪伴孩子,这样孩子在学习中才能更有积极性和动力。

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涛涛(化名)的父亲陆伟(化名)。他以前经常采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方式对待儿子,非但没有产生作用,孩子反而变得越来越叛逆。

在专家和学校老师的共同帮助下,陆伟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受益良多,我现在跟孩子更像是朋友,他的成绩也慢慢变好了”。

家校社协同共育暨“落地式”家长学校办学指导服务项目,带来的不仅仅是家庭关系的改善,还有家长的自我提升。海口一位家长表示,以前他感觉养育孩子很难,问题多、焦虑多、心情也不好。如今,他很享受养育孩子的过程,因为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自己也进步了。通过家长学校,他对照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反思和觉察,然后做出调整和改变,解决了很多教育孩子的困惑和难题。

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龙峰实验小学取得了优异成绩,2020年被全国妇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命名为“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

季淑华表示,很多家长通过自身学习,慢慢懂得要尊重孩子,特别是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要给孩子一些空间,让他们学会理解和思考。“注重家庭教育的家庭是温暖的,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滋养孩子,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正如季淑华所说,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生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永远的背景和底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