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游吃喝攻略(漫游慢品武康路)

武康路位于徐汇区东北部,北起华山路,南至淮海中路与兴国路交汇处,全线略成弧形,全长1.17公里。

一公里见长的小马路,当时为上海法租界花园住宅区域的典型代表,后新建小型公寓和新式里弄房屋,被誉为上海著名的高级住宅区,整条马路环境幽静而高雅,是上海中心城区最具欧陆风情街区之一。

这里有典雅的英国乡村式别墅,有法国文艺复兴样式建筑,有细节雕饰的西班牙式洋房,有沪上至今少见的地中海式建筑,还有许多名人旧居、文物遗迹……

快来和我们一起沿着这条梧桐路下的百年老街,走近一栋栋各具建筑特色的老房子,翻开一页页封存已久的“回忆录”,听那些或惊险曲折、或委婉动人的奇事逸闻吧!

【武康路地图】

一日游吃喝攻略(漫游慢品武康路)(1)

从淮海中路由西向东走,我们走到了这六条马路交叉口(淮海中路、余庆路、天平路、淮海西路、兴国路与武康路),一眼看到这座耸立在淮海中路与武康路相交的锐角——三角形地块上的武康大楼。它坐东朝西,在四周都是楼层较低的洋房平房的簇拥下,它显得有点“鹤立鸡群”、盛气凌人之势。

【地址】

淮海中路1836-1858号

【简介】

武康大楼原名“诺曼底公寓”。有人猜测与二次世界大战时美英联军在欧洲登陆的诺曼底半岛有关,其实不是。它是为了纪念一次大战中一艘战功显赫、但被德军潜艇击沉的法国“英雄”战舰“诺曼底”号。如撇开当年取名的历史缘由典故,结合我们的武康路老房子之游的实际,倒是可以认定今日的武康大楼正以“旗舰”身份。指挥与引领数以十计的花园洋房、里弄老屋和公寓大楼,欢迎中外游客前来观摩欣赏这条“百年老街”的昔日风情与今天新貌。

武康大楼据各方面资料分析偏向建于1924—1925年。楼高30米,这是昔日霞飞路(霞飞路即淮海路)由东向西逐步延伸至西端几乎是最高的一幢楼了。

【建筑特色】

诺曼底公寓是上海最早的一座外廊式公寓。楼高8层,成古典主义“三段式”,分为檐部、中间部(主体)和基座。

(1)特别引人瞩目的是连续的拱廊通道。商店设在廊内。这是针对公寓所占的地面狭长、紧贴马路而采取的灵活处理,巧设骑楼式通道让出可躲风避雨的空间,以方便行人顾客通行与购物。

(2)在街头转角处,从第三层朝上设有出挑的阳台,犹如船舰上的瞭望台,既方便住户步出室内观望街景,又丰富了正立面形态。

(3)第三层有三角形山花窗棂,还有花瓶式栏杆,十分醒目,透出古典式建筑的风韵。

【设计师】

武康大楼是由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享有盛誉的匈牙利杰出建筑师邬达克设计的。其设计生涯前期,设计过美国总会,慕恩堂等复古风格为主的建筑,其中包括与克利合作设计的诺曼底公寓。1930年后,他转向现代派式样,成功的设计了大光明电影院(1933年)、国际饭店(1934年)这两幢富有现代主义新风格建筑。

【黄兴故居】

一日游吃喝攻略(漫游慢品武康路)(2)

武康路393号原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武装起义的主要组织者黄兴于1916年在上海居住过的寓所,人称“黄公馆”。

【地址】

武康路393号

【简介】

期间,孙中山曾两次来黄兴寓所共商要事。现在大家眼前看到的徐汇区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所处的位置实际是黄兴先生逝世以后才建造的,在这幢房子的后面的花园洋房才是“黄公馆”,现已成民宅。

【人物简介】

黄兴:1874年10月25日出生于湖南省善南县(今长沙)。黄兴是孙中山先生最主要的助手,可称为开国元勋,所以历史上有“孙黄”之称。1916年6月袁世凯称帝失败、病逝北京后,黄兴因在日本胃病复发于6月22日返沪休养。黄兴居住在这幢花园洋房内长达三四个月。但是由于长期为革命东奔西波,积劳成疾,最终在这幢寓所内溘然长逝,享年仅42岁。上海人民永远记住他在革命中创树的不朽功绩,以多种形式纪念这位革命先行者,如设立黄兴路、建立黄兴中学以及命名黄兴公园等。

【武康庭】

一日游吃喝攻略(漫游慢品武康路)(3)

武康路376号并不是一幢老洋房,而是新式的里弄,建于2007年。大门顶部的栅栏上写着“Ferguson Lane”几个英文字,中译为一个很美丽的名字“武康庭”,也有人称“武康新里”。

【地址】

武康路376号

【特色】

门左边的指示牌标明庭内有超过10家的店及其Logo。从这里望去,可以看到武康庭与旧式里弄完美融合在一起,这里有部分的住宅楼,也有很多家店如:“Rosa Gallica”荷兰花店、“Coffee Tree”(咖啡树)、“Globus Wine”、“Franck”的餐厅、精美的手工艺品店等。

【开普敦公寓】

一日游吃喝攻略(漫游慢品武康路)(4)

武康路240号开普敦公寓是一栋西方现代派建筑特征突出的公寓住宅,它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最大的设计机构公和洋行后期杰作。

【地址】

武康路240、242、246号

【建筑特色】

这是一幢混合结构四层楼现代公寓。其沿街立面十分简洁,外墙体涂上淡黄色,朴实无华又充满朝气。长方形与四方形的窗框外凸,让室内充满阳光,方窗旁镶嵌着小圆形的窗洞,内镶四方形的小钢窗,形成和谐的对比,增强了活泼向上的气味。

锐进大门口的三楼体外形像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舰的锐角形船头,劈风斩浪地航行。

面对这三棱体建筑,看看这幢房子的外形很像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舰的锐角形船头。整幢大楼酷似一艘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的大船。此时,你才会“醒悟”,那南立面上的圆形窗,不还是轮船的舷窗吗?

【密丹公寓】

一日游吃喝攻略(漫游慢品武康路)(5)

密丹公寓,装饰艺术派风格的公寓住宅,法商赉安洋行设计。

【地址】

武康路115号

【简介】

密丹公寓,建于1931年,她属当时常见的现代派建筑,采用30年代最为时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明显的装饰艺术派风格。屋顶装饰图案受巴洛克风格的影响。入口处采用内凹手法,在门上方逐步出挑,别具当时风靡一时的装饰艺术特征形象。出墙呈曲线形,加上其多变的卷涡。

【建筑特色】

这幢大楼与一种动物极为相似,大象!人们比喻它为“大象屋”。

【巴金故居】

一日游吃喝攻略(漫游慢品武康路)(6)

武康路是一条历史之街,也是一条文化之街。说她是文化之街,其主要标志就是这里坐落着中国当代文学巨匠、一位讲真话的文化圣人巴金故居。

【地址】

武康路113号

【简介】

这栋灰石面红瓦顶的三层小洋楼目前保留了巴老在世时的原状。为纪念巴金的事业,巴老家人已陆续从小楼搬离。全面修缮采取“修旧如旧”原则,屋内原有的木门、木楼梯、吊灯、金属门窗把手均予以完整保留,巴老会客的沙发、写作的桌子、藏书的书架也逐一恢复原状。

【人物简介】

巴金,是我国著名的新文学运动的代表人物,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2003年11月,国务院授予巴金先生“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巴老自1922年5月十九岁那年,随三哥李尧林一起到上海后,他与上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八十多年来,巴老在上海写作、成家、定居度过了人生最后的岁月。他曾先后在虹口,卢湾,闸北等地区居住过,其“家”有过几十个,但最后,自1955年9月起巴金全家从卢湾区淮海中路淮海坊迁入到徐汇区武康路113号定居,这里是他生活时间最长,写作著作最丰盛的地方。可以说,上海,是巴金的第二个故乡,武康路113号这幢花园住宅是他永生难忘的驿站。

在巴金数以千万字的著作和译文中巴金作品,《激流三部曲》的《家》,《春》,《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不可估量的地位,其中《家》和《秋》都是在上海生活期间完成的,而后期最重要的著作《随想录》,是巴老从1977年开始,连续八年,在武康路113号这幢交织着其后半生悲欢的小楼里辛苦笔耕,用心血凝成的。

【罗密欧阳台】

一日游吃喝攻略(漫游慢品武康路)(7)

“罗密欧阳台”中国式的替代物。上海著名作家陈丹燕在她的《上海的风花雪月》中也提及了这个“罗密欧爬阳台”的故事。于是也就让这个点、这个阳台充满了无限的魅力。

【地址】

武康路210号

【建筑特色】

这是一幢西班牙式花园式住宅,建于1932年。住宅紧贴路边,它全无遮挡的环境十分有利建筑爱好者们欣赏品味。建筑主体三层,局部二层。从整体到细廊都有典型的西班牙式花园住宅特征。

其一,屋顶坡度较缓,用红色铺盖,屋面出檐小,檐口一圈劵出锦带;其二,外墙涂有鲜艳的明黄色;其三,有半圆劵和矩形的门、窗洞散布在建筑各个里面上,显得多样丰富;其四,墙上饰有绿釉构建装饰。

此洋房最有趣味的设计是:住宅主入口处圆拱形门与墙面处理成弧形,其设计成对着转角与二楼窗户的“小阳台”。这几乎与朱丽叶家的花园阳台如出一辙,不高不矮,仿佛就是留给“罗密欧”们去爬似的。假如楼前能有一片花木扶疏的小花园。那准能在此上演罗密欧爬阳台这场戏了。

欣赏武康路210号花园住宅及其令人无限遐想的“罗密欧阳台”是武康路之游中最为浪漫多情的地方。

【罗密欧与朱丽叶】

英国大作家莎士比亚的脍炙人口,永不消衰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讲的爱情故事,就与朱丽叶家的花园阳台有关。罗密欧为表达自己忠贞不渝的爱情,不顾天黑与危险,勇敢地爬上“爱情的阳台”——小阳台,专与心上人朱丽叶幽会,互相倾诉生离死别情为重,海枯石烂永不变的爱慕之心。

【英商正广和大班旧居】

一日游吃喝攻略(漫游慢品武康路)(8)

武康路复兴西路口,在高墙耸立、绿枝掩映的院子里,有一幢尖屋顶高高耸立的的洋房。这就是武康路99号原英商正广和大班住宅。

【地址】

武康路99号

【简介】

这是上海市内一幢典型的英国乡村别墅。这幢住宅建于1928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处于经济最为繁荣的阶段。

【建筑特色】

1、外墙半露在外,是暗红色的木构架,平直粗犷十分抢眼,还有齿形小装饰块,以连续的条带方式出现在檐板地下,起到线脚作用;

2、高高的红砖砌就呈铝齿平面状的壁炉烟囱属哥特式,十分别致;

3、红瓦双陡坡一直到二层,还开着挺大的四坡型尖顶老虎窗;

4、白色水泥拉毛墙面,整幢建筑平面略成L型,南部L型凹角处有砖筑敞廊,外观富有层次感,中间凸出门廊,二楼有个大阳台,立镂空栏杆,局部墙体及窗柜处均有红砖砌筑屋角石。总之,这幢建筑英国式乡村别墅充分显示出主人雍典雅的贵族意趣。现属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

【显赫的屋主人】

这幢别墅当年是上海正广和大班那门的住宅,说起正广和,上海无人不晓,这是老牌汽水。早在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英商广和洋行在上海成立,生产酒和饮料。光绪十八年(1892)扩大投资,开设乐水厂,俗称正广和汽水厂,成为上海规模最大的汽水厂。从此以汽水为代表的西方饮料“冲进”了以茶为主古老的中国,中国人开始尝到这种又酸又甜还带苏打泡沫的“洋茶”,其影响一直延至今天,汽水业的发展,使得正广和大发其财,以至1928年投巨款建造这幢气质非凡的英式乡村别墅。

这幢别墅也接待过几个主人。30年代上半期,宋子文的亲信、江海关(上海海关)监督唐海安,以主人身份迁入于此。他与宋子文同乡、留美新潮人士,是一台为宋子文“生”钞票的“机器”,其权大于海关税务司伯乐德之上。他对宋子文马屁拍尽,每周周末宋子文从南京回上海,他都到北站迎接。1931年7月,当暗杀大王王亚樵在此站向宋子文行刺时,他是第二号目标。但因枪手们开枪走神,宋唐两人才躲过一劫,但被击中的却是宋子文的机要秘书。抗战时,唐海安又与回力球场老板搞在一起,大发横财,后虽被日本人抓去,经人疏通,又被放了出来,最后死在香港。

解放后,此屋被人民政府没收,曾为市委招待所,“文革”前是华东局机要局办公处。“文革”后,全国政协主席、著名爱国工商业者和社会活动家刘靖基先生(1902-1997),年迈回沪。市府安排他全家入住此别墅。刘靖基先生在此安度晚年生活。刘老除了在此会晤政要、来宾好友外。作为著名的书画鉴赏家和收藏家,他在此存放、展示了他所喜爱与收藏的各种文物。当时在别墅内,全是名人字画,琳琅满目。1980年,他曾精心挑选40件书画珍品,捐赠给国家,受到上海市政府的褒奖。在观赏这幢英式乡村别墅美丽典雅的建筑风貌时,我们都会对刘老的爱国情怀与高尚品德表示崇敬与缅怀。

【唐绍仪故居】

一日游吃喝攻略(漫游慢品武康路)(9)

武康路40弄1号(原福开森路18号)的唐绍仪故居建于1930年,这栋房子的建筑与历史都非常特别。

【地址】

武康路40弄1号

【建筑特色】

这幢花园住宅具有浓郁的西班牙建筑风格,它是当时著名的华籍建筑师董大酉自己的事务所设计的。

1、房子的外围有一道高高的竹篱笆墙,把漂亮的洋房、幽静的花园与嘈杂的弄堂分隔开来。

2、沿街的洋房正面朝东南方向,并向两侧延伸,置有大阳台,呈曲折状。这三折围合似乎形成建筑的对外“门面”,可是真正的入口却是在房子背后的朝西方向。那儿是又宽敞,又私密。这种平面布局是采取了内外有别的立面处理,真是别具匠心,是整幢楼最具特征的地方。

3、位于弄堂里的西侧入口处很宽敞,便于私家车来往停放。大门别具特色,装饰华丽又细腻,采用螺旋柱与复合柱式的结合,两柱之间券门上的贝壳、卷涡和卷草图案特别精美和突出,它既有西班牙传统的热烈奔放,更有巴洛克艺术的标新立异。

【设计师】

这幢楼的建筑设计师是华籍建筑师董大酉,他于1924年毕业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1925年获该校建筑硕士学位,1928年回国,1930年开设了在当时中国颇有建树之一的董大酉建筑事务所。其代表作品有:中国古典宫殿式的旧上海特别市政府大厦(1933)、江湾旧市博物馆、江湾旧市图书馆、上海市运动场(含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及自己的现代派味十足的住宅等。

【“唐案”事件】

这栋小楼里曾发生过轰动上海滩乃至全国的“唐案”事件。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曾迁居于此。1912年3月出任袁世凯临时大总统第一任内阁总理,同年加入同盟会。后因不满袁世凯的专横而辞职。“九•一八”事变后,长住上海,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等职。上海“八•一三”事变后,他出于安全考虑,从大西路(今延安西路)避居到法租界内,住进了武康路上的这幢花园洋房内。当时的上海滩风云变幻,唐绍仪成为了各种政治势力的争夺对象。日本人千方百计想把吴佩孚和唐绍仪拉进汉奸傀儡政府,形成“南唐北吴“。唐绍仪对此的态度如何,这在今天的研究钩沉中,仍无明朗的信息。既便如此,但当年唐绍仪和汪精卫曾一起反对过蒋介石的过节又使得重庆方面很不放心。国民党戴笠手下的“铁血锄奸”队伍,派出杀手企图谋杀他。据传,在1938年9月30日,经过乔装的国民党军统人员假借品评一只宋代青瓷花瓶为名,来到他家,投其所好,请他品评珍贵文物。就在唐绍仪将注意力集中在他所嗜好的青花瓷时,暗杀人员伺机拔出藏在盒内的小钢斧活活地将他劈死。这成为当时一件轰动社会、扑朔迷离、难辨真相的政治谋杀案。至于事实真相到底如何,至今始终是个谜。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一日游吃喝攻略(漫游慢品武康路)(10)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号称是“上海最适合看话剧的场所”和“上海最适合演出话剧的场所”。中心建于1995年,是由原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和上海青年话剧团这两个著名的话剧表演团体合并而成。

【地址】

徐汇区安福路288号

【简介】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共有3个剧场。虽然空间小,但给人感觉很舒服。演员和观众距离很近,表演特别有感染力。其中戏剧沙龙位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大厦3楼,是中国目前为止最先进的小剧场演出场所。“变化”、“贴近观众”是它本身最大的特点。

剧场面积450平方米,全黑的剧场设计适合各类小型演出。四周可移动的隔音板可以根据您的需要设置通道位置,场内高科技可移动的观众席可以根据剧目本身不同的特点自由组合,最多可有288个观众席。舞台也可以根据演出需要有单面、双面、三面、中心舞台等多种样式的选择。剧场内的各类设施、设备是国内同类剧场中最先进的,为您打造理想的剧目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剧场外有专门的吊笼方便了景片的运送。另外剧场还配有综合化妆间,配套设施有热水盥洗台、演员专用卫生间等。

【武康路美食之中餐】

一日游吃喝攻略(漫游慢品武康路)(11)

逸谷会 (Vale Club)

地址: 徐汇区兴国路380号(近淮海中路)

“独立”的小洋楼、“通透”的落地玻璃、“简洁”的装饰、“标志性”的大算盘,再搭配“柔和”的灯光,细微之处透露着“独有的格调”,“高贵”而“不张扬”。做的是粤菜和本帮菜,味道都“不错”,就是分量“迷你”,“过于精致”。服务“细致入微”,连桌上酒瓶摆放的位置也是“相当讲究的”。

复兴汇

地址:卢湾区复兴中路1479号洋房内

餐厅位于一座法式花园洋房内,这里是旧法租界,周围洋房林立,气氛悠然。低调的门庭,进去之后别有洞天。前后各一个浑然天成的露天花园,带有异域风情的尖顶木制凉亭被略加改造后,成为一个玻璃房,带有些许时尚与浪漫的气息。

功德林

地址:徐汇区五原路82号

功德林菜肴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选料精细、制作考究、花色繁多、口味多样、形态逼真。功德林推出的菜肴为传统与时尚相结合,其著名的菜肴有:黄油素蟹粉、素鸡、素鸭、素火腿等两百余种。

【武康路美食之异域料理】

一日游吃喝攻略(漫游慢品武康路)(12)

Azul Tapas &Lounge

地址:徐汇区武康路378号8楼(泰安路口)

Azul TapasLounge以地中海风风情的小食和点心为特色,又精选保留了老店Azul餐厅最风靡大众的拉丁菜系款式,并新增了一款混搭菜系,该菜系来自于意大利南部、法国南部、西班牙、希腊和摩洛哥的地中海原生态美食文化。在两个可以俯瞰法租界的露天屋顶花园上,阳光,美食和红酒将让Azul Tapas Lounge成为这座城市最新的消夏去处。

椰香天堂泰式主题餐厅

餐厅别名: CoconutParadise

地址: 徐汇区武康路378号2楼(近泰安路)

上海比较有名的泰国料理之一,淡淡的柠檬草香味,暗暗的烛光加上静静的音乐构成了椰香天堂独有的气质和品位。

MARDI GRAS 餐厅

地址: 徐汇区兴国路372弄1号(近泰安路)

餐厅坐落在环境幽雅的兴国路上,老上海洋房结合古典欧洲色彩,气氛浪漫,特别适合100人以内的中小型婚礼。餐厅整栋建筑分为公共用餐区和私人酒廊两个部分,可以在花园进行户外的婚礼仪式,一楼作为婚宴区域,然后把二层酒廊设为婚礼后派对区。

Ferguson Lane

地址: 徐汇区武康路374-376号(湖南路武康路)

很多人知道武康庭(FergusonLane),就是因为来过这家炙手可热的法式餐厅。凡在Franck就餐过的人,大多对Franck的美食赞不绝口。这里的装修以黑色为主调,白色石膏天花板,配上深咖啡色的长条形木质地板,如果没有厅堂内那一组红色皮沙发,气氛就显得有些过于凝重。

【武康路美食之下午茶】

一日游吃喝攻略(漫游慢品武康路)(13)

小茉莉

地址: 徐汇区武康路214号(近湖南路)

人气咖啡店小小花园的分店,店面很小,只可以坐6桌人。布置应该是老板到很多地方分别淘来的,我觉得布置得很有品味,体现了一位上海美院毕业并留洋过的老板的审美品味。

马里昂巴咖啡馆

地址:徐汇区武康路55号

马里昂巴咖啡馆(MarienbadCafe),就耳闻,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就喜欢,更别提遇见他的时候。那里应该是所有文艺青年都会去的咖啡馆吧。

Coffee Tree咖啡馆

地址:徐汇区武康路376号武康庭内

走近武康庭弄堂里,左手第一家就是欧洲风味的咖啡馆Coffee Tree。这家店的门前是武康庭内最为显眼的一块休闲地,摆放着四张带有帆布阳伞和露天的木质桌椅,很多客人常在此点一杯咖啡,消磨一个下午。

一日游吃喝攻略(漫游慢品武康路)(14)

Wine-link

地址:徐汇区安福路228弄18号

这间隐藏在弄堂里的红酒吧适合一个人散步的时候突然发现,那种窃喜和乐趣只有独自一人才能真切感受,就像遇见一个多年不见的朋友。

1984 Book Store

地址:湖南路11号

1984,是一本书,也是一部电影。因此,在1984bookstore,有书、也有电影,还有蛋糕和咖啡……与其说是书店,更像是家里的书房,可以自行取阅藏书和各类杂志。试想:一个曼妙的午后,随性拿起一本小书,再点杯咖啡,慵懒地窝在沙发里,尽情享受一片美妙的慢时光。

鲁马滋咖啡馆Rumors Coffee

地址:湖南路9号甲

一家叫Rumors的迷你咖啡馆镶嵌在安静的湖南路上,低调的门面里,狭小的空间却没有太多的局促感,反而格外温馨,就像去到朋友家做客般随意、亲切。推门而入就是个吧台间,木质大吧台边五六个吧台凳,此外,就只有一间能坐两三个人的小单间了。红色的墙面使得这里给人尤其温暖的感觉,里间是明快的黄绿色调,点缀着小盆栽、杂志架和可爱的摆设,玻璃窗外便是优雅的街景,十分有限的空间显得格外多彩。

更多资讯请打开溦信查找“getbang”继续关注我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