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天际线堤坝规划(改写城市天际线)
改革开放的浪潮让更多的普通劳动者登上历史的舞台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上海速度,以及企业重点工程建设任务众多的时代机遇,陆凯忠从上海建工基础集团的一名小电工,迅速成长为全国优秀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成为新时代技术工人的杰出代表,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城市天际线堤坝规划?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城市天际线堤坝规划
改革开放的浪潮让更多的普通劳动者登上历史的舞台。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上海速度,以及企业重点工程建设任务众多的时代机遇,陆凯忠从上海建工基础集团的一名小电工,迅速成长为全国优秀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成为新时代技术工人的杰出代表。
【见证变化】
上海从灰暗平面到绚烂立体
上海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人到中年的陆凯忠是亲历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上海这座昔日远东第一大都市仍缺乏生机和活力,城市面貌落后,基础设施陈旧,与浦西一江之隔的浦东,还是望不到头的农田,市民过江要靠轮渡。改革开放以后,作为建设大军中的一员,陆凯忠目睹了新建工程批量推出的过程,而且工程的标准和难度越来越高:城市基础设施例如机场、火车站、快速干道、城市轨交、南浦大桥等黄浦江越江工程,构筑起立体的城市交通网络;随着浦东陆家嘴金融区的规划落实,上海的天际线也在不断改写———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十年一栋高楼,上海中心大厦的建成,最终描绘出上海天际线的最高点。
“上天”还要“入海”,上海建筑工人也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2002年,洋山深水港开工建设。4年后,上海港已超越新加坡,成为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洋山后花园临港新城的建设实现了上海从传统的靠江发展走向海洋的重大战略转移。城市大跨越式发展让工人技能水平也迅速和国外接轨,陆凯忠刚工作时,社会上电工设备还相当落后,配电箱里还在使用旧式的空气开关和闸刀,就连漏电保护开关都没有。而今,PIC触摸屏、自动化程序等成为工作的标配。当年,上海没人会用盾构机,而今使用维修盾构机并不稀奇,陆凯忠带领自己的劳模工作室自主设计研制的两台网格式盾构自动控制系统已经成功投入使用,使盾构机操作简单化、模块化、智能化、一键化;通过自主研发的“盾构远程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远在1100公里外的地铁盾构掘进各类动态信息,能及时在企业局域网上显示,真正意义上实现远程异地监控。陆凯忠所在的基础集团,因为当年打桩是主业,曾被称为“打桩公司”。这些年来公司抓住改革的机遇,技术引领,勇于拓展,如今顶管工程、沉井施工、水上作业等多方面齐头并进,尤其盾构技术达到全国领先,走上了建设业内专家型企业的道路,四十年来建造了许许多多的城市标志性建筑,承建了众多国家重点工程。
【回首往昔】
潜心技术革新炼成“专家”
土法作业的“小电工”
陆凯忠出生在崇明岛一个农民家庭,就像普通的乡村孩子,老实本分。1991年,他从上海建工技校毕业来到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当上了一名电气学徒工,跟着师傅学操作。当时的电工技术还是相当落后的,配电箱里还在使用旧式的空气开关和闸刀,就连漏电保护开关都没有。这样的技术条件,常常成为施工的掣肘。陆凯忠回忆,“有一次跟着头发花白的师傅到北方工地抢修设备,在天寒地冻的环境里排除故障,看到他那么劳累,我似乎觉得有捷径可走,可又提不出有效的办法,有力使不上,心里好难过。当时想,自己到50岁的时候,总不能也这样吃力吧。时代不同了,我们这一代技术工人应当用知识和技术武装自己,努力去提高劳动效率。”从此,当别人晚上打牌、下棋、喝酒、聊天的时候,陆凯忠在宿舍简易的台灯下,捧起枯燥乏味的专业技术书籍,竭力将点点滴滴的知识像串珍珠项链那样串起来;当别人在节假日结伴游玩、陪伴家人的时候,他一头钻进图书馆,贪婪地撷取着知识海洋里的五彩贝壳。为了自我提升,他还参加了成人高考,先后取得上海理工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文凭和技师资格。
自我刷新的“老法师”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上海市委市府做出“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战略部署,基础集团参建工程的难度和品质要求随着工程数量的增多同步提升。1997年,“转战南北”参与建设的陆凯忠遇到事业上的转折与挑战,他被派去参建地铁2号线的地下盾构工程。当时全上海只有十台盾构机,全是刚进口的,第一次和盾构机打交道,陆凯忠和别人一样从“白纸”开始,边学边领悟,终于掌握得游刃有余。没想到技术革新的速度超乎想象,在之后进驻4号线进行施工时,原有进口的盾构机又更新了,这次上海市新引进了四台,基础集团就有一台。别看都是盾构机,操作却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原来积累的经验等于作废,陆凯忠看着英语图纸按图索骥自我摸索,终于成了公司里掌握PIC触摸屏的第一人。尽管如此,这些盾构机碰到大小故障都要等颐指气使的外国专家来解决,这无形中让陆凯忠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他暗下决心: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技术作为资本,才能体现我们这一代技术工人的自身价值。
陆凯忠在盾构技术方面的不断革新,在工程建设中一次又一次发挥了关键作用。M8线黄兴路工地,盾构机只要掘进,不久就会出现螺旋机油压上限报警信号,导致盾构机自动停机,从而严重影响正常施工。陆凯忠对液压管路及相关系统进行反复核查,排除了报警信号是管路故障所致的可能性,并确定故障是因为油压超过了设定压力而引起的,可以通过提高设定压力值的办法来解决。但要提高压力设定值,日本盾构机的操作手册上是明确规定不允许的。那么,是不是操作手册有关数据编写有误?没有人会朝这个思路想,因为日本的盾构技术是世界公认的,指出设备技术数据有问题,这近乎荒谬。可陆凯忠不信这个邪,他带着疑问,顶着压力,找到有关资料,一个一个数据分析,一道一道程序演算。终于,他得出了螺旋机压力参数有误的结论。一开始,日方盾构电气专家对陆凯忠的结论不屑一顾。然而,陆凯忠没有退缩,他坚持与日方的设计、技术人员就一项项数据进行严谨验算。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日方专家不得不赞叹中国工人卓越的素质,最终认同了陆凯忠的结论,并签字确认:把原定螺旋机压力17Mpa提高到25Mpa,从而根治了螺旋机油压报警问题。从此,陆凯忠改写日本盾构操作手册数据的故事被传为美谈。
扶持后辈的“带头人”
不断发展的新上海需要的不是一个“英雄”,而是一批又一批“英雄团队”。陆凯忠取得“上海市职工职业道德先进个人、上海市工人发明家、全国优秀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等一系列荣誉之后,为了让更多的技能工人成为“高、精、尖”专业施工的主力,以陆凯忠名字命名的“劳模工作室”应运而生。对工地现场碰到的电气类等技术难题,“工作室”的成员经常聚合在一起,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经过多年打磨,工作室成员吴云峰、顾刚成了大型泥水平衡盾构设备维修保养的专家;潘志诚、徐怀龙顺利通过技师资格的考核认定;顾解桢成了项目独当一面负责设备问题的行家,青年技术工人罗启亮在自学PLC编程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工作室从最初有6名综合素质较好、有志向钻研盾构电气技术的青年,发展到拥有包括1名高级技师、5名技师、7名高级工在内的20多人的骨干团队,辐射打造出一支拥有53名中级工、11名在培高级工、23名独立操作盾构司机的技术工人队伍,覆盖电工、钳工、设备维修保养等内容,为企业培育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自主创新,成为这批新时期蓝领工人的“团队标签”,在陆凯忠带领下,这批高级蓝领工人把重大工程建设变成了发明创新的前沿阵地。
【展望未来】
奋斗,任何时候都是起点
陆凯忠在本职岗位上坚守了27年,已经成名成家的他并没有沾沾自喜。他告诉记者,他还在不断学习新理论,不断夯实自身的专业理论基础,锤炼自己的技能,希望能够紧跟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借助于企业和工程的平台,做出新的成绩,回馈于组织、企业一直以来给予的悉心培养。一花独放不是春,在今后的工作中,他还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企业培养更多的优秀青年技术工人,使企业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呈梯队发展,并在技术工人群体内培育爱岗敬业、艰苦创业、崇尚学习、岗位建功的良好氛围。陆凯忠说,上海是我生活、工作的城市,也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这些年来上海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离不开上海建工这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这其中有我们每一位建工人的辛勤付出,当看到上海在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征程上不断前进,作为上海市民,由衷感到骄傲。改革四十年再出发,陆凯忠对上海的未来信心满满,他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通过每一位上海建设者坚持不懈的努力,上海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成为广受赞誉的国际大都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