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铁人足迹传承铁人精神(新时代的铁人精神跨越国界走向世界)

来到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的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门前的铁人花岗岩雕像沉默不语馆里的展品好像在诉说着他的夙愿:“把井打到国外去”继承王进喜的遗愿,为国寻油32年,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大庆第三代铁人李新民的初心不改,即便在遥远的海外,信念也从未动摇(6月26日 新华网),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追寻铁人足迹传承铁人精神?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追寻铁人足迹传承铁人精神(新时代的铁人精神跨越国界走向世界)

追寻铁人足迹传承铁人精神

来到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的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门前的铁人花岗岩雕像沉默不语。馆里的展品好像在诉说着他的夙愿:“把井打到国外去。”继承王进喜的遗愿,为国寻油32年,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大庆第三代铁人李新民的初心不改,即便在遥远的海外,信念也从未动摇。(6月26日 新华网)

上世纪60年代形成锻造的铁人精神,推动了我国石油事业的开创性发展,这一伟大精神穿越时代,从王进喜到王启民,再到把石油开采到国外的李新民,铁人精神在中国石油人身上仍然熠熠生辉。他们钻探开采的不仅是石油,更是在这一过程中润物无声的传递着铁人精神,让铁人精神所到之处都因此而受益。

铁人精神在生成之时,是战胜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简陋的施工作业的豪情,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拼搏奉献。这一伟大精神,穿越时代,与新时代发展相契合,形成了具有时代新内涵的精神指南。不仅实现了中国石油高产稳产,更重要的是,以铁人精神为支撑,李新民等中国石油人迈开了中国石油人向世界开拓的新步伐。

把敢于拼搏追求进步传承到底。石油产业在发展,技术迭代也在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敢于突破技术瓶颈,李新民在平凡的岗位上传承着铁人精神的点滴。先当学生,再当老师,变成行家里手,以不服输不让步的钻研劲,打破了技术上的禁区,把“复杂井”“疑难井”变成高产井,突破的是技术难关,更是新时代铁人精神的再升华,责任上的真担当。

铁人精神,国内开花国外香。石油产业,不是局限于一地,也不能局限于国内,坚持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双循环,在开拓国际市场中深刻实践铁人精神。敢于接受挑战,能够战胜挑战,把国际同行认为不可能的工作接住,并且干好,以过硬的技术实现“在千米地下穿针引线”,不仅让中国石油走向国际站稳,并且从此获得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赞誉。

弘扬铁人精神,不仅是口头上的传颂,更重要的是深刻理解铁人精神的内核,与时俱进的实践铁人精神,丰富铁人精神的内核,从王进喜到王启民,再到李新民,铁人精神的传承者们正在以坚定的步伐实践着,以更为广阔的视野踏上更广阔的舞台。

铁人精神,之所以穿越时空,跨越国界走向世界,就在于面对困难敢于胜利,就在于迎接挑战敢于创新,就在于能够实现与合作方的利益最大化,就在于走得再远仍然不忘初心的党员队伍。几十年前,一首《我为祖国献石油》传唱中华大地,而今,在铁人精神的引领下,为世界献石油将成为一种常态,也让世界更多看到铁人精神。(张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