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深爱过的人才懂得珍惜(就不要再强求彼此可以)
最近,《乘风破浪的姐姐》让于文文回到了公众的视野中。对她的评价也从最初的批评她桀骜不驯,自视过高居多,转成了现在的褒贬各有。
于文文是有才华的,但似乎并没有为我们留下更多的耳熟能详的歌曲。通常提到于文文的人,第一个反应就是她唱过前任中的《体面》。
“来不及再轰轰烈烈,就保留告别的尊严,分手应该体面,谁也不要说抱歉,何来亏欠……”
这首歌的歌词和旋律,让每一个经历过分手的人都会感到心酸。
感情最怕拖泥带水,藕断丝连,这是肯定的。可是曾经深爱过的人,真的能那样轻易地好聚好散吗?
也许提出分手的那一方,是已经不再爱了。但被动分手的那个人,嘴里说得好聚好散,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深爱过就难以放下,心里装着的那个人,不是你说声“算了”就可以挥别的。
听过这样一句话,未经失恋,不懂爱情,未经失意,不懂人生。
被迫的分手,是一个未完结的事项,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蔡格尼克记忆效应”。这是横亘在人心中的一根刺,很难拔掉。
在李叔同的《晚晴集》中有这样一句话:“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但是在感情的世界里,念念不忘,只能使我们自己更加痛苦,难以自拔。这种执念和痴迷,是精神上的自我感动,可走到最后往往只是一厢情愿,错付流年。
不论是被分手,还是暗恋一个人,我们当然希望自己的思念可以得到对方的回应。在保全自己的面子,不伤害双方之间的感情的情况下,巧妙地将自己的心意传达。
可是很多时候,当我们表述出自己的感情后,得到的回应却不是自己想要的。死了心的便解脱,解不开的就成了死结。
可是卑微的感情,是你想要得到的吗?只要有ta在身边,自己不论做什么都好,这种执念你可以坚持多久呢?
在当年的热播剧《奋斗》杀青之后,马伊俐宣布与她小九岁的文章相恋。这场姐弟恋一度不被世人看好,最终也真的闹出了背叛的风波。
马伊俐的一句“且行且珍惜”,给了无数人力量,也给了文章一条回头的路。
即使是后来,马伊俐对外的态度也是柔和的,并没有声嘶力竭地揭文章的老底,寡言少语。我们以为两个人,真的就要这样好聚好散了。
可是当若干年后,姚笛结了婚,马伊俐转头就和文章也离了婚。很多人此时才感叹,马伊俐说到底还是没有放下。
才女亦舒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一个男人不爱你的时候,你做什么都是错。你的哭闹是错,静默是错,活着是错,甚至连死了都是错。”
既然不爱了,那就分开好了。可是分开,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我想不到以哪种方式,可以不伤感的、体面的和过去告别。很多时候我们骗得了别人,却是骗不了自己的心。
你问问自己,真的能在分手后,真心诚意地为对方祝福,说出那句:“我希望你过得幸福”吗?
当你忘不掉一个人的时候,就别再去强求好聚好散了。每一次见面,每一声祝福,都是在挖自己的心。
有人说,既然是成年人,就要做成年人该做的事儿。当对方不再爱时,你就应该体面地退出。
可是,我为什么要那样的懂事?我那样懂事,伤害的究竟是谁?成全的又是谁?
我们不要体面,只要坦荡。
明白清楚的真实的彼此,才能给自己离开的勇气,才能断了希望,解开深夜里辗转难眠的那个结。
没有人愿意陷在感情的沼泽里无法自拔,尊严和勇气需要自己拿回来。我们有相爱的勇气,就有不爱的底气,但不是搅成一锅粥,不清不楚地离开。
不爱,才更容易做到“好聚好散”。真正体面的分手是彻底放下一个人,而深爱过的人,做不到。
我们为了什么而活着?不是为了别人。既然自己做不到,何必伪装着笑,何必为了别人的舒心、释怀而苦了自己。
当我们自己想要放开的时候,自然就放开了,但前提是记得不是为了别人,不是为了体面,而是为了自己。
给自己一个缓冲期,别把自己逼得那么紧。分手有时也如同恋爱一样,就在那样一个瞬间,一个自己也没有预料到的时间节点,就那样的轻易的爱上了,也轻易的放下了。
人生自古好聚多,好散少,别做那些象征性的自我安慰。可以各自成全,但不要压抑自己。
我们不是胡搅蛮缠,也不是宣告张扬,只是我真的没有放下时,就没有必要为了你的安心,而谎称自己早已放下。
你可以到你的世界里去快活,我也可以独留在我的世界里悲伤,我不干涉你,你也别来强求我。
既然已决定分手,不强求、不挽留、不矫情、没有歇斯底里,这才是最后的尊严。但我也有权去伤心、去宣泄、去祭奠,我自己一个人的爱情。
如同周星驰所说过的:“你根本忘不掉一个认真爱过的人,你以为错过的是一个人,其实你错过的是整个人生。”
-END-
世界那么大,感谢你,可以看到我!
【文|唯唯安:笔有温度、为情发声,一个热爱文字的不典型写作者,邀请你共同感知生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