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均安李小龙纪念碑:李文田纪念馆和李小龙广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上村

李文田纪念馆和李小龙广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上村

李灶生(自己改名)

2023年2月1日

李文田纪念馆大门两边的对联:文登三甲清政垂名千户和谐荫祖德,龙誉五洲英风长在一村励志焕新猷。大门楣额金字“李文田纪念馆”六个字。

顺德均安李小龙纪念碑:李文田纪念馆和李小龙广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上村(1)

清代探花李文田,李文田(1834-1895)顺德均安上村人,字畲光,号若农,一号仲约,谥文诚,清咸丰九年己未科探花,历官翰林院编修、各省乡试主考官、学政内阁学士、礼部及工部侍郎,入值南书房。为官忠勉,作风廉正,敢于直谏,任职期间培养和识拔了不少人才。博学多识,尤精通辽金元史实及西北地理,金石、碑帖、书籍版目皆得其要,著述丰富。自创有广东特色的碑派书法,为岭南一代书法名家。

李文田幼颖悟,有神童称。父吉和商佛镇,故得就南海何铁桥先生学。先生一见,大异之。年十四,丁父艰,母徐守节,家计萧然。文田欲弃学,先生谓之曰:“子天才英绝,必早达,奈何辍学?”遂留在门,资以膏火。文田益勤奋,学日进。年十八,应县考,邑令郭汝诚拔置第一,招入署课其子。次年食饩举优行。

顺德均安李小龙纪念碑:李文田纪念馆和李小龙广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上村(2)

咸丰六年丙辰,补行乙卯乡试,中试。九年己未成进士,以一甲第三名及第,授编修。明年,充武英殿纂修。历任国史馆协修、纂修,会典馆总纂。疏勍节相瑞麟贪劣状。时拟修圆明园,文田以外夷内患敉平未久,库藏空虚,隐忧方大,拜折谏止,留中不发。而七月十九日,有”圆明园工程浩大,物力艰难,着即停止”之谕。

顺德均安李小龙纪念碑:李文田纪念馆和李小龙广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上村(3)

光绪三年丁丑,北江水涨,清远石角缺口百馀丈,总督刘坤一素器重文田,延董筑围工役。次年又劝捐巨款督修之。己卯夏又筑三水大路围缺口,始终其事,乡人感戴。文田授职以来,典试之多,一时所罕。感恩图报,勤于任事。早则直南书房,日中则亲历两部视事,神疲体惫,不自知苦。为政务持大体,不尚更张。性廉洁,于义不合,一介不取。

顺德均安李小龙纪念碑:李文田纪念馆和李小龙广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上村(4)

顺德均安李小龙纪念碑:李文田纪念馆和李小龙广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上村(5)

顺德均安李小龙纪念碑:李文田纪念馆和李小龙广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上村(6)

处世刚方,不轻假人以辞色;而爱才若渴,一善之长皆优掖善导。好读书,手不释卷,素工书法,所临唐碑,无不逼肖。廉俸所入,事畜外不置产业,尽以购求秘籍法帖。所著有《元秘史注》、《元圣武亲政录校注》、《元史地名考》、《塞北路程考》、《和林金石录》、《西游录注》、《双溪醉隐集笺》诸书,又著《四库提要进书表》,注《撼龙经》,注旁征博引,多所考据,即《撼龙经注》亦非止发明地术已也。其馀手批之书亦夥。诗文独不留稿,盖不欲以此取重于时云。文田少贫,族兄毓林资以就学,及贵,而毓林殁,其子声楠尚幼,尽力裁成,卒进庠。

顺德均安李小龙纪念碑:李文田纪念馆和李小龙广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上村(7)

筹建小龙广场、文田礼堂各热心人士捐款公布碑

李文田,光绪年间礼部侍郎,一代清官,虽非谏官,但铮铮铁骨,屡次上书直炎朝廷得失,「使自来

为人君者,曰睃削其民而无他患,则唐宗无明,将至今存,大清又何以有天下乎」之名言为野所触目。在粤十年,关心乡梓建设,为民所称颂。早有成就的是统流派的领袖翁同和称为「霸才」,誉满全球。

李小龙,把中国功夫推向世界的国际武打巨星,是我上村村民子子孙孙深以为豪的文化象征。他以中泰拳等技击术的优秀和长处,创立截拳道。在李小龙国武术为基础,广泛吸取西洋拳、空手道、跆拳道、中的演绎下,中国功夫已形成一种以东方文化为其背景的全球性文化现象。

故此,筹建李文田纪念及李小龙广场有两种深远的意义,其一是为纪念宗族有成就的名人则是宗族文化的具体表现,其二是为了更好地使先祖留下的历史遗产得到完善的保护,是李氏族人最值得骄傲的文化运动于一体的地方,由福利会牵头筹建李文田纪念馆展示,为使我村村民重新有个集聚会、休闲、娱乐、..及李小龙广场,为在筹建中慷慨解囊的各位善长人翁芳名留存,特刻此芳名鸣谢!乐善好施,福有悠归。筹建李文纪念馆、李小龙广场各热心人士捐款芳名:(略) 二〇一〇年九月庚寅八月十四吉旦

顺德均安李小龙纪念碑:李文田纪念馆和李小龙广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上村(8)

李小龙(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原名李振藩,师承叶问,出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祖籍中国广东顺德均安上村,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MMA之父、武术宗师、功夫片的开创者和截拳道创始人、华人武打电影演员,中国功夫首位全球推广者、好莱坞首位华人主角。通常,人们都认为李小龙宗师的第一位武学老师是叶问宗师,但实际上他的启蒙老师却是他的父亲李海泉,因为李海泉作为粤剧名人,已修习太极拳几十年,有很深的造诣。

李小龙自小好动,认为只要是拳便都能打斗,因此从几岁时便开始跟父亲学习太极拳,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练就是二十几年。李小龙可以用手指把啤酒瓶盖按开,并曾在飞机场打趴了8个伏击自己的日本武师。李小龙回港参观洪金宝拍片时,洪金宝曾邀请他出手见识看看,当洪刚起脚时,李小龙的的腿已经到他的脸了。成龙还在《精武门》里给李小龙跑过龙套。具体的原因是因为李小龙飞脚踢人,那个演员受不了,找成龙做替身挨这一脚。李小龙的动作非常快,所以拍电影时只好放慢胶片的速度。在拍摄《龙争虎斗》的时候,李小龙和敖家达擂台比武,李小龙有一个飞踢的动作,一开始摄影机是按照正常速度拍摄,但是出来的效果非常模糊,他们迫不得已将转速调慢。

顺德均安李小龙纪念碑:李文田纪念馆和李小龙广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上村(9)

李文田北江治水

光绪三年,李文田回粤时曾协助主持修整清远石角围、三水大路围,使北江大堤在以后几十年一直屹立安然无恙。李文田在京,以敢于犯颜直谏而大得为同僚敬仰。

东北江大堤水患为害,刘坤一来到李文田的文酒会上,开门见山向李文田介绍了北江决堤及佛山、顺德、南海水惠的情况。李文田心如铅坠,十分担心肩蒙老师何铁桥安危。这老先生风烛残年,怎经得起水患折腾?前不久他回乡事母,探望了老先生,还亲手为他煎了汤药。相去才一月,佛山成了泽国!

刘坤一说:“刘某此次进京,欲邀老弟返粤,共商整治北江大计,效法夏禹治水,造福庶民。未知老弟意下如何?"

李文田略一思考:“李某不才,然父老乡亲之患,亦文田之患,责任在所不辞!"

刘坤一说:“爽快!君子的爽快!然修堤治水,非钱不行!我已禀明圣上,拨部分省库,专款专用。但相当的款额,还得老弟出面筹措,治好北江,大德难忘矣!”李文田听罢,沉思片刻,起来拱手说道:“各位大人,敝藉广东,遭遇天灾,洪水泛滥,祸及多个州郡村堡,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文田应总督大人之命,不日返粤治水,万望各位解囊相助,共挽民于危难!"

在座者虽然不是豪绅富贾,但为官多年,都略有积蓄,纷纷解囊捐助。伦庄樵十分为难,说:“本人让米店老板上门讨钱,募捐实在无能为力!”众人说:“这没问题,你可随李文田下广东治水,有力出力。"李文田便向刘总督介绍:“伦庄樵 ,独闯闽浙,上疏弹劾该地官员走私枉法,令闽浙官场头锅,此人有不屈骨气,才大心细,有勇有谋,可担大事!"

李文田一行取道韶关下清远,意在考察北江上游水文情况,提取第一手资料。韶关明代建府,扼岭南咽喉。浈武二水于此汇合穿过英德山地而入清远,奔流十里飞来峡壁,冲出大帽山绕飞霞而去,在石角一带冲积成一片平原。石角围连结岗仔、舟山等乡堡,形势非常险要。石角围决堤,洪水漫进三水、顺德、南海、佛山,省府广州也得遭殃。李文田到达石角,洪峰已过,灾痕仍历历在目:田园荒芜、残墙颓垣。

李文田可恨分身无术,不然在工程规划的同时,奔走广、佛、陈、龙,向善长仁翁寻求捐助,济民饥寒。

无巧不成书,正需用人之际,温子绍和苏若瑚来到清远,效力治水。李文田喜出望外,“你们来得

正好,可拨转马头回城宣传救灾,募捐集资。

苏若瑚说:“这事我可设个摊档,义卖字画。子绍兄在商贾中有良好信誉,相信亦可施展一番。”

李文田、苏若瑚、温子绍议定回城募捐集资,堤围勘察绘图大任落在伦庄樵身上。他连忙摆手:“我没有独当一面做过事,恐怕应付不来,殆误修堤!”

李文田鼓励他 :“你只身闯闽浙,不就独当一面了!”伦庄樵连忙说:“那算什么!”苏若瑚也在旁鼓劲,“'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你可一展才华!”

返回城里,苏若瑚在西湖路口设摊卖字,“义卖赈灾”。老师义卖,学生相助,殷富的家长解囊买字,许多市民加入义卖捐款。一时,乐善好施的广州市民,从东山、西关等地送来衣服布料、粮食谷物,救灾物资堆满马路。几经周折,石角堤围屹立于北江抗御洪水,保得一方平安。光绪五年,李文田奉命修筑三水大路围,村民选定落成之日建了李文田庙,以纪其功。后人有诗于坝前行吟,“大坝雄姿现巨型,回天神力赖群英。从今喝令飞来水,化患为夷为庶民。”

李文田回粤治水期间,沿途访贫问苦,并为劳工定下合理薪酬。民工们参与防洪复耕,又挣得一定钱粮以养家重建家园,自是上下一心情绪高涨,与此同时却出现黑心工头,勾结土豪劣绅克扣薪饷,中饱私囊,他们视民工为奴,稍有不服,便拉回乡公所打骂扣押。此事为李文田之得力助手伦庄樵发现,如实报知,李文田不畏权贵,将一干敲诈勒索、横行乡里之人捉拿归案。

冯子材将军闻知李文田回粤治水,亲率五百士兵前来大堤参加劳动。粤剧过山班寿丰年剧团主动前来工地慰问演出,以“大闹狮子楼”和“武松打虎”等剧目鼓舞士气,宣传惩腐恶,扶正气,把工地之治水气氛和民众情绪调动起来。

均安镇李文田廉政教育基地

顺德均安李小龙纪念碑:李文田纪念馆和李小龙广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上村(10)

官场岁月峥嵘

梁园的主人梁九图得知李文田是可造之材,更是将李文田招入家中,与爱儿梁僧宝同斋供读。李文田18岁应县试,就被知县郭汝诚拔置首名,并聘入衙内给自己儿子当伴读。咸丰六年(1856)乡试中试,成为举人;咸丰九年(1859)成进士,以探花身份受编修之位。入仕后,李文田历任翰林院编修、武英殿纂修、日讲起居注官、四川和浙江乡试副考官、江清代探花李文田西学政、翰林院侍读学士、入直南书房、国史馆协修、纂修、会典馆总纂、礼部右侍郎、工部右侍郎等官职。李文田生活的年代,正是庞大的清朝帝国走向末路的动荡年代。面对接踵而至的政治危机以及改革维新的思潮,李文田的政治态度未免偏于保守,但他在官场上仍是保持为官正直、为国为民的信念。

同治十三年(1874),慈禧想修复圆明园,李文田力谏阻止。之后,李文田弹劾大学士叶赫那拉·瑞麟贪污舞弊。同年秋,李文田南归奉母。至光绪十一年(185)回京

职,再入直南书房,升詹事府少詹事。光绪十六年(1890)升内阁学士兼礼部右待郎,之后兼任工部右侍郎。是年九月,日军攻陷朝鲜,直逼辽东半岛腹地,清军节节败退。李文田上疏提出当时礼亲王世铎“才具平庸”,主张起用恭亲王奕诉。慈禧六十大寿时,李文田上疏奏请:庆典不宜过分铺张。诸如此类,李文田忧国之心更趋热切,在多个政治争端中,竭诚尽谏,不畏强御,期望能尽人臣之责。光绪二十一年(1895)冬,李文田奉命管理三库事务,连日冒严寒外出查库,感染风寒,喘病大作,十二月二十日逝于官邸,终年六十二岁,追谥文诚。

均安镇李文田廉政教育基地

顺德均安李小龙纪念碑:李文田纪念馆和李小龙广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上村(11)

李文田:直言劝谏 不畏权贵

--顺德区均安镇优秀家风家教典故材料

李文田(1833-1895)小名胜儿,字若农,又字仲约,畲光,谥号文诚,今顺德均安上村人。

聪明颖悟 崭露头角

李文田的父亲李吉和,往来佛山贩运买卖,后来迁居到佛山良巷。李文田天资聪颖,在南海县何铁桥先生处学习,深受师生喜爱。李文田14岁,父亲去世,靠母亲做针线活维生,他见母亲辛劳,便想弃学谋生。何铁桥资助他读书的费用,帮助他完成了学业。刑部的梁九图见他气度不凡,便招他到家里与儿子僧宝一起学习。李文田专心研读,学识大增。18岁参加县试,名列第一,被送进县学。第二年由于品学兼优食廪。咸丰五年(1855年)乡试,考中举人。咸丰六年补行。咸丰九年中进士。殿试获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李文田历任翰林院学士,国史馆纂修,各

省乡主考,学政。会试副总裁,内阁学士,礼部兼工部右侍郎,入值南书房等官职。

据其后人介绍,李文田是咸丰时期的探花,他在100多名殿试考生中成绩排在第40名,之所以后来排到第三高中探花,主要是因他字写得好,被慈禧太后看中了。同治年间,李文田入职南书房,他办公的地方离慈禧太后的办公室很近,相当于军机处的参谋部。李文田是个二品官,可以说是慈禧太后的秘书。慈禧太后颁发的“圣旨”,许多都是由李文田执笔抄写的。李文田为母亲做寿,慈禧太后亲笔书写了“龙、虎、福、寿”四个大字赐给李文田,足见慈禧太后对其的看重。这四个字后来刻成牌匾放置在李氏宗祠里,人已逝而字至今仍在。

均安镇李文田廉政教育基地

顺德均安李小龙纪念碑:李文田纪念馆和李小龙广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上村(12)

李文田:直言劝谏 不畏权贵

--顺德区均安镇优秀家风家教典故材料

李文田(1833-1895)小名胜儿,字若农,又字仲约,畲光,谥号文诚,今顺德均安上村人。

才干出众 忠心报国

同治十三年(1874)年秋,李文田辞官南归奉母,在顺德县生活的八年间,除主管惠济义仓和主讲凤山、应元两书院外,先后为广东省办了几件大事。光绪三年至五(1877~1879年),北江水患,清远石角围溃决。他受两广总督刘坤一委托,主修清远石角、三水大塘两大堤围。又修建三水莘田围,故当地人将莘田围称为“莘田探花围”。

光绪八年(1882)法越战争爆发,他奉旨偕同龙应禧督办广东团防主持局务,规划筹置很有法度,被张之洞和彭玉麟赞赏。中法战争时,谅山前线吃紧,黑旗军将领刘永福缺粮等待救援,李文田迅速筹到巨款帮助解决了困难。后来他与张之洞一起推荐老将冯子材出守镇南关,重创法军,迅速扭转战局。

光绪二十六年(1894)年九月,日军攻陷朝鲜,直逼辽东半岛腹地,清军节节败退。李文田上疏提出王世锋“才具平庸”,“处于疏远之地而怀疑畏”,主张起用恭亲王奕诉。十一月,辽南陷落,举国震动,李文田受命特派团防大臣,负责保卫京城。与李文田共事的五城御史担心械小兵单,难以战守。李文田慨然说:“大臣为国焉虑逃难?万一不测,南海子桥边乃殉国之所。"

顺德均安李小龙纪念碑:李文田纪念馆和李小龙广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上村(13)

正直无畏 嫉恶如仇

李文田晚年忧国之心更加热切。光绪二十六年(1894)他兼署工部右侍郎时,对官场上营私舞弊现象极为愤慨。他大力进行稽查整顿,不避权贵。同治十三年(1874)慈禧想修复圆明园,李文田力谏阻止,后又抗疏弹劾大学士叶赫那拉·瑞麟贪污舞弊。

值慈禧60大寿,李文田上疏奏请:庆典不宜过分铺张。翌年四月《马关条约》签订,朝中有人主张增税以偿赔款,李文田竭力抗争,说:“税民偿倭有五不可………”。继而又写奏章反对朝中重臣、淮军组建者李鸿章裁湘军用淮军的军事做法,指出“兵权忌一家。骄兵难独任。湘淮并崎,朝廷不宜有所偏重,致灰海内忠愤之气,以启奸雄轻侮之心。”奏疏上呈后,亲朋好友都为他担忧。李文田凛然表示:“国家多难之秋,只顾自身而不思进尽忠言者,焉得为人臣”。同年冬,李文田奉命管理三库事务,连日冒严寒外出查库,感染风寒,喘病大作,12月6日逝于官邸,年62岁。

均安镇李文田廉政教育基地

奋进

李文田幼生贫寒人家,父染布匹,母操机织,夜半苦读,其母机杼之声与其读书之声传遍四野。年十三丧父,家道中落。靠母氏佣工养活自己。稍长,亦出作小后生,分轻母氏负担。李亦跟母氏在梁家,打扫书斋,伺候老师。得空便站在室门外偷听老师讲解,时时给老师撞见。但文田慈母劳瘁,含辛菇苦,欲归家劳养尽孝,幸得南海名师何铁桥极力挽留,慨然解囊相助;又蒙岭南名士梁九图主动相招,府邸伴读其子。倍感珍惜,发奋苦读,博览群策,广读先贤,学业大进,识养初成。十八之龄县试,取得第一,既而乡试,中举人。复而会试,得中进士;殿试及第,高中探花。声闻乡里,名动天下。

均安镇李文田廉政教育基地

顺德均安李小龙纪念碑:李文田纪念馆和李小龙广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上村(14)

博学

李文田工书善画,熟精辽金元三史及金元碑版地理考证之学,金石、碑帖、书籍版目皆得其要,著述丰富。所做学问,直追道光徐松、何秋涛、张穆所开西北地理之学,其书《元秘史注》和《元史地名考》,终成一代名著。自创有广东特色的碑派书法,笔法得魏碑真趣,篆书行楷,暗藏风骨,为岭南一代书法名家。文田为同光金石名家,其所藏拓本《泰山刻石》和《西岳华山庙碑》,独步一时,故自命广州居所为“泰华楼”。文田精岐黄,政余悬壶探脉,为同僚解病,李慈铭称其“推爱交类,周至尽心”。他又通星象术,博学甚广,可谓经史、兵法、天文、地理,无一不晓。

均安镇李文田廉政教育基地

顺德均安李小龙纪念碑:李文田纪念馆和李小龙广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上村(15)

顺德均安李小龙纪念碑:李文田纪念馆和李小龙广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上村(16)

爱国

李文田坦荡一身忠骨,萧瑟两鬓清霜。为国家利益计,为百姓苍生谋,苦心经营,呕心泣血。力谏慈禧太后重修圆明园,丝毫不计荣辱得失,黄 称其《请停止园工封事》奏折为“诤言最力而不著名者”。弹劾皇亲瑞麟贪污舞弊,奋而不顾个人安危;临危受命守卫京城,一己生死置之度外。身为谏议大臣,肩担家国道义。慈禧六十寿辰,

庆典铺张糜费,劝奏赢尽美誉;李鸿章裁撤异己,专营淮军独大,斥责侠骨留香;虽以一已之力,终难挽清庭倾颓,但碧血丹心,却不掩日月光辉。耿介抗骨,慷慨襟怀,凛然大义,犯颜直谏,朝野瞩目,江山倾情!

均安镇李文田廉政教育基地

顺德均安李小龙纪念碑:李文田纪念馆和李小龙广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上村(1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