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的艺术特点(米开朗琪罗大卫里这个姿势)

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的艺术特点(米开朗琪罗大卫里这个姿势)(1)

米开朗基罗《大卫》

这个姿势看似平平无奇,实则是个天才的姿势。

它的学名叫contrapposto,是古希腊人波利克里托斯在BC5提出的。它翻译成“对偶倒列”,强调人物重心放在一条腿上,另一条腿叉开放松膝盖微曲,肩膀和胯的方向反向扭转。整个姿势舒适自然,很放松。

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的艺术特点(米开朗琪罗大卫里这个姿势)(2)

这个姿势,到了米开朗基罗的《大卫》这里形成了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就是影响西方之后很多雕塑范式的“对立平衡式”。

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的艺术特点(米开朗琪罗大卫里这个姿势)(3)

这个姿势和从前古希腊的雕塑最大区别在哪?

从前的那些希腊雕塑人物是笔直的僵硬的,但是很隽永,仿佛他可以屹立千年永恒存在,这种超越时间的属性,也符合它制作的意义——敬神;

对立平衡式的雕塑人物放松动感,更符合实际中人的样子。因此,这样的人物是西方自然主义的一种探索。

如果你把这个雕塑想象成真人,那这是在思考,是在对真实世界做出回应。是的,文艺复兴人的觉醒,米开朗基罗这里就过渡上了。

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的艺术特点(米开朗琪罗大卫里这个姿势)(4)

古希腊雕塑

这个姿势,也经常出现在“现代古典艺术”中。简单点说,就是当代艺术家致敬和解构古典作品。

比如巴黎摄影师Leo Caillard给古典雕塑穿上了衣服,《Hipsters in stone》 里面的人物就是经典的“对立平衡式”,是不是非常自然主义?

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的艺术特点(米开朗琪罗大卫里这个姿势)(5)

《Hipsters in stone》

再比如美国艺术家Bruce Nauman的代表作之一是影像作品《用对立式平衡的姿态走路》(Walk with Contrapposto),影像中的人走一步停一步,而暂定的这个姿势,就是“对立平衡式”。他的创作初衷就是表达站立时代的人一种理想与和谐的平衡感,这个姿势完美的帮他呈现了。

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的艺术特点(米开朗琪罗大卫里这个姿势)(6)

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的艺术特点(米开朗琪罗大卫里这个姿势)(7)

《用对立式平衡的姿态走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