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不够吃的土豆丝:原创一份带汤的土豆丝

一盘不够吃的土豆丝:原创一份带汤的土豆丝(1)

儿子喜欢吃米饭和面条,所以喜欢拌着带汤的菜,经常吃的菜有四季豆和菜花,所以老婆和母亲习惯的做法是一定要带上汤的,先炒一下,然后加上水炖,只有这样,儿子吃的时候才能和饭或者是面条。

我自认为是有做菜的天赋的,喜欢研究,认为该带汤的要带汤,但不需要带汤的,做出来是不合“规矩”的,比如西红柿牛腩,是必然要带汤的,而炒土豆丝,带汤的味道不好,一定要干炒才好吃。

所以老婆让我给儿子炒菜的时候,反复嘱咐要带汤带汤带汤,我总是倔强的认为不能带汤,之前会辩论两句说:带汤不好吃,再到后来,不愿意多说话了,就以实际行动去干炒,然后老婆不满意,骂我。炒了有几年了,都是如此,炒完了骂,骂完了炒……

不知是骨子里享受这种非要逆着别人意思的快感,还是所谓的要有“独立的性格”,问题是,做了这几年的饭,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厨艺长进了吗?别人对我满意了吗?

今天晚上,又发生了这件事,突然想了很久

自己逆着别人的想法去说、去做,究竟是自己和别人过不去,还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天天学习,天天看成长的文章,天天反省,为什么还是这样去干?

还是那句话:究竟,自己是和别人过不去,还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所谓的知易行难,还是知的不够,不够深,不够彻底,不够感同身受。

回想这么多年以来,自己面对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说辞、沟通、命令……自己似乎都要先顶一下,顶回去,但顶回去之后呢?自己得到了什么?成长了什么?

外在的,都是假象,真相在自己的内心里,在自己的意识里。

对别人的不接纳,其实就是对自己的不接纳。

我们看到的世界,都是我们想象出来的世界。为什么这样说,我们乘坐的奔驰汽车,是奔驰汽车公司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做出来的;我们看到的北京天安门,是设计师在脑中先构思出来,然后再根据材料做出来的。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如此。你看到一个你认为不美的世界,或许在某些人眼中,她是美的,你只有接纳这种不美,才能成全你自己心中那一块“不美”的缺陷,有了这一块不美,你能看到更完整的世界。反过来说,当你排斥这种不美,不接纳这种不美的时候,说明,我们的内心也是缺陷的。

世界是我们内心的镜子。我们看不惯的越多,说明我们的内心越是不完整。

每个人是我们内在的镜子。我们看不顺眼、排斥的越多,说明我们有越多的不完整。

当我们接纳了更多的人,我们能拥有更多的视野,我们也能施展更多原来我们本来不具备的东西。

一个对自己不够接纳的人,不会上下贯通,不接纳就是偏见,偏见就做不到看的更加的全面,不够全面,必然不够客观,伴随着情绪上的极端、偏激,很难成功。

排斥你看到的事、物、人,就是排斥我们自己。

接纳我们看到,但认为不爽的事、物、人,则是成就我们更强大的自己。

这世间,没有对与错,只有利与弊。这两者是只取其一的思维,凡是看对错,则看不到利与弊的逻辑;凡是看利与弊,则没有了对与错的概念,顿然,整个世界更宽广了。

一篇文章太短,还是先从炒好一盘土豆丝开始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