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壶悬空的原理是什么?内景是幻象还是真实

真实还是虚幻?你的大脑其实一直都在欺骗你,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天壶悬空的原理是什么内景是幻象还是真实?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天壶悬空的原理是什么?内景是幻象还是真实

天壶悬空的原理是什么内景是幻象还是真实

真实还是虚幻?你的大脑其实一直都在欺骗你。

引言:

中华传统修行文化中总会出现一些具有很强玄学色彩,让人心向往之而又充满疑虑的概念、词语。依古籍所载,其特异性引人入胜,但从现代科学认知的角度来看,又有许多难以契合的连接,使人充满疑惑。如果我们完全摒除玄学观念的影响,完全在现代语境下从生理学中视觉传递的角度来看传统道家修行学中的内景理念,会有怎么样的神奇结论呢?

一、 传统修行学中的内景认知

1. 关于内景的记载情况

内景这样听起来很玄幻的名词,真的会有历史记载吗?

实际上众所周知的中医学泰斗——明李时珍所著《奇经八脉考》一书就记载了:“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这种言之凿凿的笃定描述,基本就属于下定义了,显然在当时这是一种公认的概念。

而历史上更早对内景的描述确实也大行天下,《黄帝内经》中的经络描写,本身就是当时最为人所熟知的“内景”模型之一。

当然,《黄帝内经》的内容不止于此,也包含着天地自然这个“外景”的运行规律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交互原则与建议。

这才出现了《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知道者”。

也是在内景外景相合相养,天人合一的理念之下,才会有“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的“真人”存在的可能性。

既然有内景,那么有外景吗?内外景有什么关系呢?

魏晋时期,道教上清派便是以内景外景模式为基构建了道家经典的《黄庭经》修行体系。梁丘子注释《黄庭经》时阐述道:“夫万法以人为主,人则以心为宗。无主则法不生,无心则身不立。心法多门,取用非一。有无二体,随事应机,故有凡圣、浅深、愚智、真假,莫匪心神辩识运用之所由也。但天下之道,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从粗入妙,权实则有二阶;吻迹符真,是非同乎一见。《黄庭内景经》者,东华之所秘也,诚学仙之要妙,羽化之根本。余襞习未週,而观想粗得,裁灵万品,模拟一形;义有四宗,会明七字;指事象谕,内外两言。”

这里实际上已经比较明确地点出了内景、外景修行法以心为本的核心认知,“心法多门,取用非一。有无二体,随事应机”,黄庭内景外景之法,也是心法的应用之一。而“观想粗得,裁灵万品,模拟一形”、“指事象谕,内外两言”更是将内景修习方法,明白给出。

那么内景既然被称为景,有方法能观看内景吗?

大略同时期的道门灵宝派宗师葛洪在其代表作《抱朴子·内篇·至理》中也提及:“涤除玄览,守雌抱一,专气致柔,镇以恬素,遣欢戚之邪情,外得失之荣辱,割厚生之腊毒,谧多言於枢机,反听而後所闻彻,内视而後见无朕,养灵根於冥钧,除诱慕於接物,削斥浅务,御以愉慔,为乎无为,以全天理尔。”

这里提到了一个与“内景”有些类似的概念——“内视”,并且给出了训练内视的方法以及得到“内视”能力后的进阶练习法——“除诱慕於接物,削斥浅务,御以愉慔,为乎无为,以全天理”。

我们在回到开篇所说的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引用的内容。原文为“濒湖曰∶丹书论及阳精河车。皆往往以任、冲、督脉、命门、三焦为说,未有专指阴跷者。而紫阳八脉经所载经脉,稍与医家之说不同。然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其言必不谬也。”

而在这一句的上一段,说的则是“张紫阳八脉经云∶八脉者∶冲脉在风府穴下……灵龟之上,此乃天地逐日所生,气根产铅之地也,医家不知有此。”

李时珍晚年自号濒湖老人,这里的意思是说张紫阳真人的《八脉经》中对“奇经八脉”的认知,与医家流传的说法有所不同,但经脉作为“内景”的“隧道”,唯有能够反观内视的人才能“照察”,所以虽然张紫阳真人的描述与医家流传的有所不同,但反而是他说的是对的。

通过李时珍的描写,我们可以得知,李时珍十分推崇丹道南宗祖师张紫阳真人,认为丹道修行人是具备内视查照能力的,并且准确度十分可靠。再者,作为医家传人的李时珍自己并没有内视返照的能力。

2. 修行中的内景与内视

很多人可能没有想过,中医之所以能认识脑的一些功能,很大程度是来自于修行人的内景!

道教认为脑分九宫九瓣,与现代解剖学得出结论相似,而“脑为元神之府”“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更是古代解剖学不可达到的高度。

而这个内视返照的能力,获取到的人体信息范畴也是十分广泛的。例如,在中国古代关于脑的内景研究中,脑的内景形象描绘了脑的内部组成、形态、性状、大小、位置、功能等,是古代条件下所获得的神经功能解剖知识,并且参合了大量的具体思维形象阐释。脑的内景形象有深层的理论思维,鲜明的中医特征,经得起临床应用的反复验证。【1】

中医认识脑的内景形象是古人在粗浅解剖构造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心想、冥想、意念、玄览、玄鉴、反照、内观等,所阐释脑的具象化结构,脑的内景形象一直没有偏离其固有的发展逻辑,是取向比类方法的具体应用。因此不可以抛弃“体察”和“内省”(包括反观内照)的中国传统格物致知方法论原则。【1】

无论冥想、玄览、返照,都是修行行为的另一种表征特性。而如果将修行比拟为一个不断补足、完善、提升人体肉身、精神状态的定向修习体系,“内景”则可以认为是这个修习体系中的阶段性“能力成果”与后续进阶修习的基础需求。

内景一定是视觉化的吗?内景能不能摸得到?

在现实修习和普遍认知中,很多人对“内景”的认知都是视觉化的,实际上这是一种概念的混淆,混同了“内景”与“内观”(或“内视”)的概念。

虽然“内观”也是需要基于足够的内炼境界,体照身内脏腑筋膜与气血循环状态,但“内观”并不等同于“内景”。

实际上真正的“内景”并不是单纯的视觉化光影形象,而是包含了结构、动能、形态以及炁光特性的人体内在结构综合性认知并且可以运转应用与进行定向操作与改变。从相对简单角度认知的话,可以说“内景”的信息不但可以“看”到,还可以“摸”出来。 “内景”中虽然也包含着“内观”的视觉化信息,但也都是在气脉实体基础上的能量辐射和综合感应,离开实体去讲内景就变成了彻底的“玄学”。

丹道修习,先以内照内视而感通内经变化,而后配以劲法手法,勘明筋膜脉络,随着内炼精纯深厚,逐步照见气脉光影、精气运化,气脉结构、筋膜鼓荡共振构建完备内景。这就是要经过内观、内证而得内景运化,内观其身外察诸物,虚心而体证内外天地。

内景不单可以摸到,还可以截断或控制别人的内景。

这个可以运化并让人“摸到”的“内景”才是真传,不经师传鲜为人知,《难经》里说“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就是实指这类的动态鼓荡共振。

没有这种传承的中医只懂得血脉,但这里阐述的却是气脉,明师可以摸出气脉甚至控制截断,传统武术里的点血截脉对应的就是这个。

而人们通常认知中的“内景”,反而是“内观”,是一种集中于视觉化信息的认知状态,也可以认为是普通人认为的“看”到了身体内的经络气脉,道门经典的《内经图》也是基于这样的思维认知绘制,用以表达丹道修行的内景运化模式。

二、 人类视觉的运作模式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部分人在特殊情况下或者有过“练功”经验的人往往都经历过一些奇特的视觉体验,无论气功、禅定、冥想、丹道,很大一部分人都在闭目时“看”到过类似于各种色彩光团、云象、不知名的意象、朦胧白光甚至真实的让人震撼的8K高清细腻图景。所以就有一部分人主张这是所谓的“天眼通”、“灵界”等等。而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又到底是什么呢?

1. 视觉系统

视觉系统不只是光学,更是神经信号学。

人类视觉系统是一种复杂的控制系统,它不仅涉及眼的活动,而且与脑干,小脑,大脑等神经活动相关。【2】

物体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眼的光学系统在眼底视网膜上形成物象。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又将视网膜上接受的光能转化成神经冲动,经过视交叉部分的交换神经纤维后,形成视束传到中枢的许多部位,其中包括脑的外膝体和外膝核(LGN)、四叠体上丘(SC)、顶盖前区(AP)和视皮层(VC)等。【2】

所谓眼见为实?你看到的都是既视感!视觉还是心理学!

视觉感知系统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是看见图像就完了,更要有选择地看,也就是通过对周围空间的下意识的快速扫描建立起完整的场景认知。而同时,由于视网膜对光线的处理能力,对于非连续画面,大脑也会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自我填充与补足。

一般认为人眼舒适放松时可视帧数是每秒24帧,集中精神时不超过30帧。电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就是以24帧/秒的帧率进行拍摄的。也就是说,人们看电影所看到的并不是持续连续的场景,而是每秒24帧的不连续画面,大脑所接收到的连续场景认知中的剩余部分都是大脑自己“脑补”出来的。

而仅就光线信息转化脑内认知来讲,也不仅仅与光线有关,更与神经系统的传递以及脑部的诸多区域运转都有直接关联,其中也存在着传递“错误”的可能性。如果有在云南吃过毒蘑菇看见过“小人”的“探索者”,对此具有发言权。

总结来说,你“看”到什么,不完全取决于外部光线的摄入,还与整个传递系统的信号传输直接相关。

那么你“看”到的本就不是真实世界,而是经过感知系统综合处理判定过的后重新构建而很有可能出错的“模拟图像”。

从这个角度来看“内观”或者“幻视”,就不需要局限于单纯的“视觉”光线认知了。

2. 通感与内观

然而,人类的视觉认知不但会出现信号不足的自我“脑补”、信号传递出错的“乱码”,还会出现信号扰动的“串台”,把其他感官的信号串到视觉系统里。

人类对外界环境信息的获取及处理主要由感觉系统来负责,这个包括视觉系统、听觉系统、嗅觉系统、味觉系统和触觉系统等。而在人类获取的所有外界信息中,视觉信息占有很大的比例,一个正常人的视觉信息占全部感觉信息的70%以上。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小部分正常人(约4%)声称当他们听到音乐时可以看到颜色,当听或说词汇时,嘴里会感觉到味觉,当看到字母或数字,会感觉到某种特定颜色,……这种奇异的现象就被称为联觉,联觉是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3】

联觉就是一种典型的感官互通现象,而由于视觉在感官体系内的优势地位,对于一些不在常用五感体系内的感受信息,视觉化是一个完全可能并且更具有倾向性的可能。

也就是说,大脑经常会把一些其他感官获取到的信息进行视觉化表达,也就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灵视”或“内视”现象。

那么“内观”、“内景”所基于的信息是从哪里来的呢?他到底是人体感受到信息的“联觉”产物,还是一种基于潜意识的“幻视”?

三、 遍布身体的信号采集器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个系统对应的形、声、闻、味、触是人们最常见的五感,但这五种感官是怎么形成的呢?除了这五种主要感官,人体还有没有其他的感知模式了?神秘的“第六感”、“阿赖耶识”到底有没有呢?

其实在人的身体生理研究中,很长一段时间内有一个系统一直被严重忽略——结缔组织,而近几年随着解剖技术的新发现,结缔组织作为一个系统组织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并有了新的名字——“筋膜”。

在较为传统的认知分类中,结缔组织是指为机体提供结构并将机体构成一个整体的一类组织,由少量的细胞分散在纤维、固体、半固体和液体基质中形成。而结缔组织可以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软骨、骨、血液5种类型,筋膜可以认为是结缔组织的形态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我们经常都接触到筋膜,甚至都有时候都把作为一种有趣的食材,做饭的人应该都经常看到包裹在肉上面的那一层白色薄膜,犹如细致的大理石花纹般包裹着整块肉,这就是筋膜。

在肌肉中,筋膜中组织不同的构成、不同的方向、密度最终形成了肌肉间的筋膜肌间隔、肌束膜、肌内膜。

而在内脏结构内,筋膜更是多种多样,例如柔软的腹部大网膜和坚硬的心包膜,所有胶原纤维结缔组织都被认为是“筋膜”,这些组织和胶原纤维的排列有不同的密度和方向,肌腱或韧带的纤维多数是单一方向的密度更高。

根据局部的负荷,筋膜会表现出单一方向、网格状、多方向的不同排列形态,因其功能性不同,所呈现的形态也有所不同,内脏间的筋膜柔软,而肌肉与心脏间的筋膜弹性有力。

实际上,在特定的认知模式下,我们可以发现人体有着三个覆盖全身的连通网络:神经网络、血管网络和纤维网络,每个网络都是一个整体,遍布我们全身的每一个角落,而其中纤维网络就是筋膜。

咦,怎么说了这么多一点跟“第六感”相关的东西都没有?莫要着急,马上就到了。

随着对筋膜体系的不断深入了解,人们发现,筋膜中遍布着为肌肉传递信息的神经和提供养分的血管,筋膜的纤维结构内也充满着细胞间质液。而筋膜中的神经末梢是肌肉中的10倍,其中包括高尔基腱器官(可以感受肌纤维牵张)、帕西尼小体(可以感受压力)、鲁夫尼小体(可以感受剪切力)和间隙神经末梢(感受上述所有力,尤其对疼痛敏感)四种感受器。名字可能不太好记,就记住筋膜内有大量的感官接收器官就好。

这四类感受器都属于机械刺激感受器的范畴,能够察觉动作,位置变化,压力,触碰或者拉伸的变化。

同时这四种感受器都与人体的本体感觉有关——本体感觉就是人对于自身在空间中的位置以及运动的感知。

而这就可以认为是人类的“第六感”啦,好像和期待的不太一样,不要紧,随着对人体和意识认知的加深,之后我们有可能继续系统性的拓展“第七感”的认知。

也就是说,遍布于周身筋膜组织中的这四种感受器信息共同构成了人对于自身“空间”中位置及“运动”的感知,同时,位置与运动信息也可以构建出“形状”感。

所以,到这里,“内观”的信息来源已经确定了。剩下的就是为什么我们平时没有感受到这些信息以及这些信息是如何转化为“内观”图像的问题了。

四、 亦真亦假:真实的信息,虚假的构象

这个世界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唯物的还是唯心的,自有文明以来就有无数的假说,也一直困扰着哲学家、宗教学者甚至很多思辨者。那我们如果去对世界的真相进行探索呢?心理学家们有过一些尝试。

在心理学界有一个常用的试验项目,叫做橡胶手错觉。

“来自都灵和米兰大学的研究团队对24名实验人员进行了实验。按照“橡胶手错觉”的经典设置:受试者坐在桌子前,一只手隐藏在一块板子后面,同时在受试者面前摆上一只以假乱真的、形状和隐藏手一模一样的橡胶手臂。

在开始阶段,实验人员同时用刷子触碰真手和橡胶手,只不过受试者眼睛只能看到橡胶手的状态。一段时间后,受试者开始把橡胶手这边的“视觉”与真手感觉到的“感觉”联系起来。以致于当实验人员只触碰橡胶手而不碰那只真手时,受试者仍然会“感觉”到触碰。

这便是“橡胶手错觉”的娱乐性所在:大脑以为视觉和触觉会同时发生,于是自动给视觉信号配上了触觉感受。观众会很欢乐地看到大脑如此容易被愚弄。

正常而言肢体通过触摸的反馈来确定自己确实摸到了物体。通过记录这种反馈信号由手臂经由脊髓传至大脑地过程,研究人员发现,在橡胶手所导致的幻觉中,真手的“反馈”信号表现较弱,好像大脑将之抑制以使视觉信号合理化。大脑更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而不是自己“感觉”到的。”

这个实验可以说是另一种“联觉”现象,同时它也说明,人们对外界的认知是通过综合各感官所提供信息为基础,最终在脑中形成一个一致的“情境”。本体感觉信息与视觉信息出现矛盾时,会出现强行综合的情况,这也是很多幻觉的基本原理。这部分其实也是一些传统修行学派中“出阴神”、“星光体投射”感觉出现的原因,在此先不做展开了。

而这些研究都帮助我们了一个认知:我们的感知系统并不是明确分割的,起码在最终的呈现和判定阶段,中枢判定系统会将感知系统回馈的信息进行统合呈现,呈现出一个一致的“情境”。而在这个统合过程中,因为认知限制与实际应用效率需求,将会有很大一部分信息被当做“杂音”过滤掉。而在人们在与外部世界进行交互时,身体内部的监控信息往往都会被归类到这个“杂音”的范畴内。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全心的投入伏案工作几小时,待到工作稍有间歇时却发现自己的脖子也酸了,腰也僵了。我曾经也有一位同事,因为工作生活环境原因,长期以一个堪称“奇诡”的姿势玩电脑游戏,获得了腰间盘严重脱出的长效BUFF,最终不得不开刀手术解决。

这些不适是突然出现的么?结果显然是否定的,实际上就是因为当时个体的专注度都集中在一个主要任务上,导致对其他反馈信息的忽略,这些机体警告信息被当做“杂音”过滤掉了。而如果是在非专注情况下,身体的不适信号一旦出现,人体就会做出相应调整,让他不再那么难受。

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测,对于这些信息解读和视觉化的关键点就在于专注力投注的方向。

五、 训练方法:传统修行学的训练体系解析

那既然传统文化修行理念中的入静、禅定、冥想等行为都有过产生一些信息视觉化的案例,是不是说明,这就是一种可以进行对体内复杂感官信息“视觉化”的可行方法呢?

翻开那些布满灰尘的经卷,逐行研读,我们发现,无论是“内观”还是“内视”,在起初始练习阶段,都要闭目内守,也就是要“遏欲视之目,遣损明之色,杜思音之耳,远乱听之声”,而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其实也就是将信息视觉化的核心技巧了,也就是建立自身信息分类以及呈现模式的方法。

我们人体的感觉都是电信号或者化学信号,通过神经系统传输到大脑的。而神经系统的信号传递实际上十分的细腻精准,使大脑可以精确地知道某个信号是身体的哪个部位传来的,这也是因为不同的身体部位连接到大脑的上行通路是不同的,大脑中就是有着千千万万个这样的上行通路。

在这个模型之下,我们可以发现,比较重要的知觉信息或者事件信息具有极高的优先级,而如果以通路的形式表现,可能就是更加的“强壮”,传到意识中的信号也更强烈,更容易引起重视。

而不重要的信息,优先级比较低,所以哪怕它持续提供信号反馈,人们也会将其当做杂音隔离,根本感觉不到,这些细小的信号音,最终只会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之中,也许只在潜意识层面留下一些浪花。

这个就有点像人工神经网络里面的归一化指数函数(Softmax函数),通过比较将所结果归为一个统一结果。

那么,当你开始主动隔离外部信息信号时,那些重要的信号也会被优先隔离。而一旦它们被隔离了,你自然就能感受到细小信号的存在了。这个有点像所谓的“风吹草低见牛羊”,只有在当前视野范围内的大面积遮挡被去除掉之后才更容易看到潜藏的细节信息。

而在各个修炼体系中都有提到的所谓气感,也就是人身上某些部位的酸麻胀痛的感觉,实际上就是平时一直在反馈的微弱信号,虽然一直存在但只有在真正阻断了其他大信号通路时才能够被分辨解析。

而如果可以从意识层面把这些上行通路中的对外感知的这部分都隔离阻断,完全关注于内部反馈信号的解析构建,是不是就可以实现“内视”了呢?

练功的初期所谓的“排除杂念、专注于呼吸、心跳”,本质就是把这些外部高优先级强反馈信号逐一地隔离阻断,主动从意识层面拒绝接受来自眼耳鼻口舌以及手脚身体等各个位置的信号。

隔离信号听起来似乎很有难度,但实际上任何人都能够做到。

比如很多人都经历过,某个地方有些痒,你不要去想它或者找一件其他事情转移一下注意力,过一会儿就不痒了——这就是人为地把痒痒信号隔离了。想当年关云长刮骨疗毒,也靠这招用下棋转移注意力阻断信号,不过想来是很难完全阻断的。

而从主观意识层面进行的信号过滤并不代表信号消失,在没有其他干预的情况下,该痒的还是痒,该疼的还是疼,当你的注意力转回时,反馈上行通路重新接通,痒感和痛觉信号就又回来了。

而在传统修行模式下大部分的“入静”、“冥想”、“禅定”功夫,都有这种专注于上行通路信号隔离的工作。禅定中的听息、观光甚至观鼻尖白等初乘入定法,冥想或止观法中的保持一个单一思维状态的以一念代万念起到的也是类似的通路信号隔离作用。

在隔离操作的初期,对信号通路的阻断隔离不彻底,就会产生一些日常没有过的奇特体验。比如手忽大忽小,身体忽高忽低,其实就是信号从稳定传输变成了带“噪声”地传输,而这个“噪声”,往往就是人体内部上行通路中信号的呈现。而这个不稳定态的动、痒、轻、重、冷、暖、涩、滑等各种体验,在传统修行认知内被统一称为“动中八触”,而这八触的感官描述,与筋膜体系内的四种感受器反馈信号认知有很高的重合度。括高尔基腱器官的肌纤维牵张感知和鲁夫尼小体的剪切力感知提供动、涩、滑感,帕西尼小体的压力感受提供轻、重感,间隙神经末梢的疼痛感知提供痛、痒感。

而当人们可以通过心想、冥想、意念、玄览、玄鉴、反照、内观等方式将原本处于优势地位的外部信息摄取信号通路进行阻断,使大脑开始对遍布全身的筋膜体系内的各种感受器信号信息进行接受、分析与构建并将之以视觉化的形式进行重新认知,就形成了“内观”的能力。

到这里,“内观”、“内视”的核心原理已经明白了,但“内景”又是什么呢?

原来,当将“内观”到的视觉模型进行全感知范畴的补全以及再进一步对其进行反向运转,通过对体内信息“模型”的直接调整形成对人体肉身的定向干预,也就意味着真正的“内景”成型了。

而李时珍所言的“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实际上就是修行人通过对自主意志的训练,人为的阻断外部信息回馈信号的上行通路,扩大身体内信息上行通路的权重,并据此重构成一个视觉化的图像认知,也就是所谓的“内观”(内视)。

虽然原理清晰了,但在实际的练习过程中,如何有效的阻断外部信息,如何构建合理的内观模型,如何解决大脑算力不足无法构建全直觉模型,如何内观模型的真实性验证,以及内观模型的应用等等,就又是更为深远的研究课题了。

实际上,中国自古以来的修行者们,可以认为是这个应用体系的实践与研究者。

参考文献:

[1]周德生.脑的内景与神经功能解剖的相关性[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10):1-4.

[2]陈薇薇. 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生理特性的模型及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

[3]黄希庭.心理学导论(P.293)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