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料白玉肉眼可见结构(俄料白玉识别技巧)
俄料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有二十几年的时间,从开始的不为人知,到如今的广泛渗透,俄料也经历了它在中国的特殊之旅。
上世纪90年代初,翡翠在市场上占据主流地位,只有极少数人收藏白玉,玉的价格非常便宜。那时候,俄料、青海料不仅没有出现,连听都没听说过。到了上世际90年代中期,白玉的收藏热渐起,1994年左右,俄玉开始以贸易形式进入中国市场。一些卖家开始将和田玉、俄料混在一起卖,让人真假难辨。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青海料也出现了,更多地被用来冒充和田玉的山料、山流水料。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玉器市场中的一线经营者和玩家是最先接触到俄料的先驱,这些白玉与新疆和田玉非常相似,但怎么看就是感觉不太对头,好像总是有点说不出的感觉,而这种白玉其实就是和田玉俄料。通常的俄料达不到新疆和田玉尤其是和田籽玉的质量,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一般收藏者必须完成两者的区分和辨别。至于个别特殊的例子,如上好的俄料,它被收藏者认可,不过那是应另当别论的特例。
从玉质来看,普通俄料颜色很白,不输羊脂白玉,但却给人干、死、浆的感觉,缺乏油性与细腻。如果细看内部结构就会发现,俄料仿佛是一块块绵斑组成,而新疆和田玉籽料,却非常细腻。用强光一打,内部结构呈细毡状,油性很强。
从杂质上来看,俄料中95%都是山料,也有籽料,也就是常说的俄籽。但是相对来讲,俄籽在市场上比较少见。与新疆和田玉山料相比,俄料的脏、绵、绺等较少,非常白。一块比较大的俄料,也往往没有脏、绵、绺出现,而新疆和田玉山料的脏、绵、绺则较多。
另外,看“皮”是目前市场上,最为流行的鉴别俄料与籽料的方法。“皮”是籽料的特征,确切地说,不只是“皮”,由于山料没有外皮,俄料又大都是山料,因此有没有皮成为目前和田籽玉最好的防伪标志。无论是苏工、上海工、扬州工,籽料能留皮都会尽量保留原皮。虽然俄料中也有一种黑皮,但是俄料黑皮与和田籽料的外皮不难区别。俄籽的主要特征是皮厚,俄籽的皮都是以厘米计的,侵蚀严重的整块都是僵皮,有点像古玉中的鸡骨白,稍微认真观察就能发现。
俄料白玉该如何识别?
1、俄料白玉最为显著的特征便是其自身的硬度低,其硬度表现并不能和我们所知道的新疆和田白玉同日而语。我们只需要用小钢刀在俄料白玉的表面进行轻轻一划,或将其在玻璃上轻轻蹭一蹭,便可得知。
2、从俄料玉石自身的光泽角度上来说,俄料白玉自身的光泽感较为凸显,但这种光泽感显得稍带瓷感,通体发干。俄料白玉会散发出一种“死白”。经过盘磨,由深白变得干透,将其放置在白布上,玉石显得特白,拿在手中会有种干涩的感觉。
3、从玉石的透明度上来讲,俄料的亮度要远胜过和田玉。因俄料白玉自身的结构粒度相对较粗,因而将其紧握在手里会有手感较轻的感觉。俄料白玉在佩戴一段时间以后会逐渐发黄、变黑。同时,俄料白玉自身的韧性略逊于我国的新疆和田玉,易起性,易出现“崩口”。因而我们可以观察玉石的线条有无崩裂的情况产生。
4、从玉石自身的外形角度上进行分析,将俄料放置在透光的地方,用肉眼定睛留意以后,会看到“毛颤状”的结构。而和田玉内部颗粒相对较小、显得细腻,放在透光处进行比对,肉眼无法很好的识别。
5、俄料白玉自身的矿体呈透镜状、脉状、似层状、团块状等,绝大多数产于酸性岩浆岩与白云质大理岩的接触带中,以透镜状最为常见。
从结构上去解释这个问题,俄罗斯白玉虽然纯净,对照新疆的料子它的内部结构属于一种云絮状的纹理,也就是纤维变晶交织结构,这种结构打光看的时候会感觉到内部的颗粒感比较细,优点是在玉雕师做活的时候不容易起层、起皮,也不会像新疆料非常容易出现表层产生抛光后的星星点点的麻点,缺陷是如果肉质不够紧密,这种结构稍微打光会出现像白米粥弥散的视觉结构,也许这就是“干”的感受成因。
2008年以后,俄玉贸易逐步产业化,并在北京、河南、哈尔滨以及满洲里、东宁等对俄口岸形成原料和加工市场。 2013年,从东宁口岸各种渠道进口的俄玉石原料就高达近千吨,销售原石500吨,交易额10亿元。 如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毗邻,是国家一级陆路口岸。 在紧邻口岸的东宁互贸区里,做和田玉生意的商铺不下百家。
俄罗斯的玉石资源储量丰富,约占全世界的70%,如今俄罗斯碧玉现在已经主导了国内的碧玉市场,俄白玉也能占到国内白玉市场的50%以上(有说法称70%),很多人对俄料的认识只有碧玉和白玉,但其实俄料也有很多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