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硅第三电离能比磷大(Fe-Ni3S2表面重建实现高效稳定水电解)

为什么硅第三电离能比磷大(Fe-Ni3S2表面重建实现高效稳定水电解)(1)

全文简介

探索地球资源丰富、高效、稳定的水电解电催化剂是发展氢能技术的迫切和必要条件。本文采用一种简单的自衍生方法制备了Fe掺杂Ni3S2电极。该电极表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三功能催化剂,在100 mA cm−2条件下,对于析氧反应(OER)和析氢反应(HER)具有290和254 mV的低过电位。在100ma cm−2条件下,OER的稳定性超过了3500h(146天)。原位拉曼光谱显示Fe的掺入抑制了S的溶解,促进了催化剂的重建。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Fe的掺杂优化了速率决定步骤的吸附,d带中心更接近费米能级,加速了OER过程。双电极电解槽电压仅为1.76 V即可实现100ma cm−2的电流密度,并在100ma cm−2和500ma cm−2条件下稳定性超过500小时。

结果与讨论

为什么硅第三电离能比磷大(Fe-Ni3S2表面重建实现高效稳定水电解)(2)

图1 a) Fe-Ni3S2电催化剂的合成方案,b) x射线衍射(XRD)图谱,c)扫描电镜(SEM)图像,d)透射电镜(TEM)图像,e)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图像。

硫脲溶液预先蚀刻NiFe泡沫以形成不均匀的基材,然后在其上生长纳米片,由于这种独特的生长机制,纳米片变得起皱。Fe-Ni3S2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图1d)也证明了纳米片结构。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图像(图1e)显示0.21和0.29nm的晶格间距,分别对应于Ni3S2的{202}和{110}晶格平面。

为什么硅第三电离能比磷大(Fe-Ni3S2表面重建实现高效稳定水电解)(3)

图2 高分辨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光谱在a)调查光谱,b)Ni 2p,c)Fe 2p和d)S 2p区域,用于Fe-Ni3S2。

与Ni3S2相比,Fe-Ni3S2中Ni 2p的峰值为0.44 V,向更高的结合能移动。因此,Fe掺杂提高了Ni3S2中Ni的价态,有利于电催化过程。如图2c所示,对于Fe3 ,位于723.6和712 eV的两个峰可以分别分配给Fe 2p1/2和Fe 2p3/2。位于705.8 eV处的另一个峰可归因于Fe-S键的Feδ 。在 S 2p 区域(图 2d),位于 161.1 eV 处的峰以及位于 163.1 和 162 eV 的 2p1/2 和 2p3/2 的双峰对应于 Ni3S2 中的 S–Ni 信号。综上所述,通过自推导工艺成功制备了NiFe泡沫上的Fe掺杂Ni3S2。

性能测试

为什么硅第三电离能比磷大(Fe-Ni3S2表面重建实现高效稳定水电解)(4)

图3 a) 线性扫描伏安法 (LSV) 曲线,b) Tafel 图,c) 绘制拟合曲线的奈奎斯特图(插图显示拟合模型),以及 d) Ni3S2、FeS 和 Fe-Ni3S2 的双层电容。e) 在 100 mA cm−2 的恒流密度下测试的 Fe-Ni3S2 计时电位曲线。

Fe-Ni3S2表现出优异的OER特性,290和332 mV的较低过电位分别提供100和500 mA cm−2的高电流密度。与Ni3S2相比,Fe-Ni3S2的本征活性较高,表明Fe和Ni之间的协同作用为催化剂带来了更多的活性位点。综上所述,活性表面积的增加和优越的本征催化活性提高了Fe-Ni3S2的电催化活性。另一方面,令人惊讶的是,它与先前报道的硫化镍基催化剂不同,Fe-Ni3S2催化剂在碱性介质中在100mA cm−2下表现出出色的长期耐久性3500小时,降解可以忽略不计(图3e)。

为什么硅第三电离能比磷大(Fe-Ni3S2表面重建实现高效稳定水电解)(5)

图4 a) Fe-Ni3S2和Ni3S2催化剂的原位拉曼光谱。b)电催化条件下Fe-Ni3S2表面层结构转变示意图。c) Fe-Ni3S2和Ni3S2在0.55 V下与Ag/AgCl的原位拉曼光谱对比,d)方案显示了相变和残余S的影响。

通过原位拉曼光谱的测量, Fe-Ni3S2和Ni3S2电极在OER过程中记录的拉曼光谱如图4a所示。对于Fe-Ni3S2,当施加电位为0.2–0.3 V时,在475 cm−1处有一个峰值,除了Ni3S2的峰值可以分配给Ni(OH)2的Ni−OH。在0.3−0.45 V的中间施加电压下观察到的475和557 cm−1处的一对峰归因于NiOOH中的Ni−O振动。此外,475 cm−1处的条带强度与557 cm−1处的条带强度之比表明,主活性相属于γ-NiOOH,而不是β-NiOOH。这是因为Fe的引入抑制了β-NiOOH的形成。因此,当施加低电压时,Fe-Ni3S2在1m KOH中被氧化为Ni1-xFex(OH)2,然后随着施加电压的增加,发生从Ni1-xFex(OH)2到Ni1-xFexOOH的相变(图4b)。硫化镍具有类似的OER机理。当外加电压超过0.55 V时,拉曼波段位置不再发生变化,但随着电压的增加,拉曼波段强度明显增加。在0.7 V处峰值强度减弱可能是由于电极表面产生气泡,散射入射激光束所致。而在Ni3S2中,当电位大于0.45 V时,NiOOH的峰值出现在485和563 cm−1处。显然,Fe掺杂加速了NiOOH物种的生成。在β-Ni(OH)2中,晶格参数从a = 3.126, c = 4.605 A平滑地变化到β-NiOOH中a = 2.82, c = 4.85 A。这种结构的保存程度取决于氧化速率。当Fe存在时,氧化过程中胞体被大幅度拉长,晶格转变为菱面体,生成γ-NiOOH。研究表明γ-NiOOH具有更开放和丰富的缺陷晶格,有利于OER过程的进行。结合DFT计算结果,Fe掺杂降低了图5a,b中*OOH由*O生成的自由能,导致OER中过电位较低。此外,在0.55 V时,Fe-Ni3S2样品中代表NiOOH的峰相对于Ni3S2的峰有负移(图4c),说明Fe-Ni3S2样品中NiOOH中Ni-O键的长度比Ni3S2样品中Ni-O键的长度要长。这是因为Fe的存在减少了OER过程中硫的溶解。如图4a所示,即使在0.7 V的高电位下,Ni3S2的拉曼特征峰仍然存在,而在0.6 V时,Ni3S2样品中Ni3S2的拉曼特征峰消失了。与O离子相比,S离子的半径更大,增加了Ni-O键的长度,因此,Fe-Ni3S2中大量的残留S导致NiOOH中的Ni-O键更长。较长的Ni−O键可能对应于更开放的NiOOH晶格,从而更容易地往返OER活性位点,从而提高OER活性。与新鲜的Fe-Ni3S2相比,除Ni3S2的特征拉曼峰外,475和557 cm−1处的峰可以归因于无序NiOOH团簇中的Ni–O振动。这些结果表明,Fe的掺杂抑制了硫的损失,保留了硫化镍的性能(如超高导电性)。新形成的Ni1-xFexOOH物种显示出优异的OER性能,这可能是由于Ni和Fe向更高价态的转变以及与Ni位点相比OH−亲和力的增加。同时, 在Ni3S2纳米片表面形成非晶态Ni-Fe双金属氢氧化氧薄膜, Fe和Ni的协同作用促进了OER性能。基于以上分析,图4d示意图给出了Fe-Ni3S2向Ni1-xFexOOH相转变的结构模型以及残余S的影响。

结论

综上所述,在NiFe泡沫衬底上自牺牲反应合成了三官能团Fe掺杂Ni3S2电极。出乎意料的是,所获得的Fe-Ni3S2催化剂对水电解实现了高效的催化活性和长耐久性。性能优异的原因如下: a)优越的制备方法:通过物质的自牺牲合成催化剂,不添加外部金属离子,使催化剂与基材之间的粘附力强,实现了整体水分解的超长耐久性;b) 优异的金属性能导致Fe-Ni3S2的超高导电性有利于电荷转移反应;c)Fe掺杂促进了NiOOH的形成,抑制了硫的溶解,使NiOH具有更开放的晶格,从而提高了催化活性;d)DFT计算结果表明,Fe掺杂优化了催化剂表面*O形成*OOH的速率决定步骤吸附,Ni1-xFexOOH的d带中心比NiOOH更接近费米能级,提高了催化的内在活性。其低成本、可制备的大规模Fe-Ni3S2电极,具有低过电位、高电流密度下稳定性优异的特点,是大规模制氢工业应用的一种新型电催化材料。

参考文献

Li, D., Wan, W., Wang, Z., Wu, H., Wu, S., Jiang, T., Cai, G., Jiang, C., Ren, F., Self-Derivation and Surface Reconstruction of Fe-Doped Ni3S2 Electrode Realizing High-Efficient and Stable Overall Water and Urea Electrolysis. Adv. Energy Mater. 2022, 12, 2201913.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2019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