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苏轼乐观积极的态度(明日黄花)

在写文章和日常交流中,大家都喜欢引用成语,一来可以显示“咱也是个文化人”;二来成语是古汉语的精华,具有高度的凝练性、形象性、概括性,用于文章和口语之中,确实能显得文采斐然,意味深长。


浣溪沙苏轼乐观积极的态度(明日黄花)(1)

成语词典

使用成语一定要详细辨别词义,了解其内涵,如果不懂,一定要去查词典,万万不能“跟着感觉走”,随意乱用,甚至自己换字,否则会闹出笑话,装逼不成反被打脸。成语错用的现象在网络小说、自媒体中极为常见,甚至官媒也不能幸免,比如前几天中国足协发布的关于国足兵败引发里皮辞职的微博,错用了“差强人意”,引发了网络群嘲。


浣溪沙苏轼乐观积极的态度(明日黄花)(2)

菊花

在众多被误读的成语之中,“明日黄花”绝对是最多的一个,甚至衍生出“昨日黄花”来代替“明日黄花”大行其道。昨日黄花,昨天(过时)的黄花,代指过时的事物和人,通俗易懂;明日黄花,怎么解释?明天(未来)的黄花吗?


成语一般来自于古代经典著作、历史故事和民间故事,“明日黄花”是由北宋文豪苏轼创造的,出自《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浣溪沙苏轼乐观积极的态度(明日黄花)(3)

苏轼雕像

公元1069年,大政治家王安石为富国强兵,开始变法。因为政见不同,苏轼强烈反对新法,隔三岔五向宋神宗上书抨击新法,王安石很生气,让御史谢景弹劾苏轼。苏轼一看京城呆不下去了,就怀着一肚子委屈和牢骚到地方上任职。

公元1077年,苏轼任徐州知州。这一年的七月黄河决口,八月大水围困了徐州城。苏轼带领全城军民抗洪抢险四十五天,大水终于退去。苏轼就给朝廷上表,想修一道石堤,防止洪水再次来袭,但因造价太高,朝廷拿不出这么多钱,没有批准。苏轼退而求其次,修建了一条木堤,并在徐州城墙东门建了一座高百尺的楼阁,外墙用黄土粉刷,取五行中“土克水”之意,所以这座楼就被命名为“黄楼”。


浣溪沙苏轼乐观积极的态度(明日黄花)(4)

王安石雕像

黄楼建成之后,苏轼很得意,就经常呼朋引伴,在楼上饮酒赋诗,自得其乐。1078年九月,苏轼的好友王巩来到了徐州。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苏轼带着王巩登上黄楼吹笛饮酒,观赏菊花。两个人都玩得很开心,苏轼感叹道:“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王巩却表示,出来浪太久了,要回去上班了,不然要扣工资了。苏轼一听就急了,即席吟诗一首来挽留王巩。这首诗名叫《九日次韵王巩》: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从事到青州。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这两句诗的意思就是:我们好不容易相逢了,就不要急着离开,过了重阳阳节之后菊花就会慢慢凋谢,蝴蝶也会因此而忧愁。


浣溪沙苏轼乐观积极的态度(明日黄花)(5)

徐州风景

由此可见,“明日”并非通常所说的“明天”,而是指重阳节之后,“黄花”指的就是菊花。“明日黄花蝶也愁”的第一层意思是挽留王巩留下多玩几天,菊花谢后,就没什么可观赏的了;第二层意思就是苏轼在诗中夹带的“私货”了,我苏轼空有兼济天下之志,可叹却只能当一个小小的太守,在皇帝和王安石眼里,我就如同这明日黄花一般,也是过时之物了。

读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你这小编是过度解读,有什么直接证据表明苏轼是发牢骚呢?别急,当然有证据。


浣溪沙苏轼乐观积极的态度(明日黄花)(6)

徐州黄楼

在“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被贬到黄州当团练副使,公元1082年重阳节这一天,黄州知州徐君猷请苏轼喝酒。苏轼又喝多了,管不住自己的破嘴,又作了一首词《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其中有这么几句:“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后来,同为宋代的学者胡继宗编辑了一本记载文坛典故、知识的《书言故事》,在“花木类”中明确指出:“过时之物,曰明日黄花。”所以,“昨日黄花”这种谬误可以休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