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山西大同(山西大同曾经是匈奴)

明朝的山西大同(山西大同曾经是匈奴)(1)

匈奴人

西汉时,北方匈奴势力空前强大,特别是冒顿单于(公元前209-前174年)的统领下,不断侵犯今河北、山西、陕西、以及河套一带,给予刚刚建立起来的西汉王朝以莫大的威胁,公元前200年,甚至连汉高祖刘邦亦被冒顿单于四十万精兵围困于平城白登山,差点成了匈奴单于庭的阶下囚。至汉武帝即位后,采取抗战派的主张,发动积极的防御战争,匈奴的袭扰势力才被击退。在西汉,匈奴势力虽然强盛,但其控制范围也仅仅局限于东尽辽河、西至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达阴山附近的秦长城,也就是说,大同附近一带,除了屡屡遭其侵扰外,还鲜见匈奴人居住。

到了王莽时期,一些北部汉朝官吏背汉降匈奴。从此,出现了匈奴人在大同区域居住的现象。公元24年,代郡守张晔叛汉,引结匈奴为援助。当时的代郡西部属于现在的大同区域。“更始”为光武帝刘秀称帝前刘玄的年号,《后汉书》所言:“招匈奴,乌桓为援助”,说明已有匈奴户落进入代郡属县。更能印证的是卢芳叛汉事件。公元35年,上将军、西平王卢芳归入匈奴、单于立卢芳为“汉帝”,以其弟卢程为中郎将,与建武五年(29年)都于九原。既然投降了匈奴的卢芳在雁门没有守令,并于匈奴互相通兵,不难想象,当时的雁门郡地,已是胡、汉通地了。

明朝的山西大同(山西大同曾经是匈奴)(2)

桑干河流域

建武九年(33年),卢芳的军队和后汉的军队在高柳(今大同市阳高县)、繁峙开战,汉军大败。第二年,匈奴的左南将军率千余骑兵与汉军王霸决战于平城(大同),汉军又一次溃败。这些事实说明,其时大同地区的匈奴势力已经十分强盛。后汉的防线迫于匈奴的强大军事力量,不得已后撤。王霸将刑徒六千余人,与杜茂治飞狐道。堆石布土,修筑亭障,自带至大同三百里,重新构筑了从代郡的中心壶流河流域至平城的中心桑干河上游地区的防线。匈奴在晋北的步步逼近,后汉防线的节节后退,充分说明了匈奴部落居民在平城(大同)一带已成局面。

后汉建武二十四年(48年),骓牧匈奴之南管领南边八部之众的右奥鞬日逐王比(呼韩邪单于稽候珊之孙),归附汉朝,自立为呼韩邪单于,遣使至后汉首都洛阳奉藩称臣。至此,匈奴遂分为南北二部。南匈奴降汉后,其部分部落散居在雁门、代郡一带。这个事实非常重要,匈奴的左南将军和栗籍骨都侯分领“部众”当包括南匈奴的的非军事部落,同时,后汉王朝为了安抚新近归顺的南匈奴,每年供给费值一亿九十余万,又诏令:“云中、五原、朔方、北地、定襄、雁门、上谷、代八郡民,避匈奴内徙者归于本土”,此时的大同地区主要居民无疑是以汉和南匈奴人为主了。

明朝的山西大同(山西大同曾经是匈奴)(3)

东汉末,战火连绵,南匈奴势力处于衰弱状态,这种状态一直延续至魏晋。公元357年,北燕慕容派遣抚军将军慕容垂、中将军慕容虔率步骑八万进攻匈奴敕勒部,大破亡。这次战役共斩获敕勒十余万,缴获马匹十三万匹,牛羊亿万头。匈奴单于贺赖头摄于北燕军威势,于是率部三万五千人口降燕,燕人将其安置于代郡平舒(今大同市浑源县东,广灵县西)。四世纪中叶,该地区除原有的散居匈奴居民外,又增加三万五千口。南匈奴自降汉以来,其部落大部分散居在鄂尔多斯高原以南,人口最多曾达二十三万之多。

其时居住在桑干河上游一带的匈奴人除了南匈奴之外,还有重要的两支部族,即铁弗匈奴刘虎部和独孤部刘库仁。四世纪初,铁弗刘虎世居虑虒(今山西五台县北)之北。父亲是匈奴人、母亲是鲜卑人的混血儿称作"铁弗",所以刘虎便以此为号,称为铁弗部,一直散居在离着不远的桑干河上游一带。刘虎是并州五部匈奴北部统帅刘猛的侄子。另外,独孤部刘库仁是大同的老住户了,居住在桑干河上游部分地区以及广灵、蔚县为中心的壶流河流域,也就是说,刘库仁遍散于现在大同和朔州所辖的所有地区。后汉末年,崛起的鲜卑族势力逐渐南下,散居在北边的匈奴难于抵抗,疲于奔命,有些部落已被拓跋部完全吞并,以作为拓跋部族联合核心的三十六部之一独孤部便是典型的例子。也可以这样说,到四世纪中后期,雁门关外占主要力量的鲜卑拓跋部,其部落民众中,匈奴人占有很大的成分。

明朝的山西大同(山西大同曾经是匈奴)(4)

桑干河流域

乌桓,亦作乌丸,与鲜卑族同种同源,同属东胡种。《三国志.乌丸鲜卑族》曰:“乌丸.鲜卑即古所谓的东胡也”。东胡,古族名,因为在匈奴以东,故名。春秋战国时,被邻国燕将秦开击破,退至西辽河上游地区。秦末,又被冒顿单于击败,其一支退居乌桓山(今内蒙古乐南部,阿鲁科尔沁旗西北一百四十里的地方),称乌桓。另一支退居鲜卑山(今大兴安岭地区),称鲜卑。前汉,匈奴屡屡犯边,是以遣卫青、霍去病穷追单于,将匈奴击败之后,乌桓被徙往辽西。上谷、辽西、右北平诸郡,以上诸郡大约在今辽宁西南、东南及河北省东北、西北一带。

《三国志.乌桓鲜卑转》载:辽西乌丸大人丘力居,众五千余落;上谷乌丸大人难楼,众九千余落,各称王。而辽东大人苏仆延,众千余落,自称峭王;右北平乌丸大人乌延,众八百余落,自称汗鲁王,皆有计策勇健。以上是说汉武帝时,乌丸南移的情况,其方位大体还在塞外。而王莽时,乌桓迫于形势而又难移,进入代郡。《后汉书.乌桓转》载:“王莽篡位,击匈奴,兴十二部军,使东城将严尤领乌桓,丁零兵屯代郡,皆质于郡县。”以上引文说明,远在汉宣帝年间,即世纪初,大同市区的壶流河流域,已有乌桓人居住。

明朝的山西大同(山西大同曾经是匈奴)(5)

桑干河流域

光武帝刘秀即位前,乌桓被匈奴攻破之后,人众孤弱,不得已而臣服匈奴,每年工输牛、马、羊,如过时不具,则掳掠其妻女,乌桓人苦不堪言。到了匈奴壹衍鞮单于时,乌桓势力转强,为了报复当年冒顿单于所破之耻辱,于是发掘了单于之墓,以泄其恨。壹衍鞮单于闻讯大怒,派出二万多精骑兵共计乌桓,结果汉军一石二鸟,将双方同时大败。至王莽末,乌桓伙同匈奴屡有犯边为寇之举。光武帝刘秀即位初期,乌桓又配合汉军击讨匈奴,得到了光武帝的赏赐,并开始向汉朝进贡。

另外,建武二十五年即公元49年,乌丸大人赫旦等九千余人率众归降,封其渠帅为侯王者达八十余人,使居塞内,布列辽东属国外,代郡、雁门、太原、朔方等诸郡。从上文可以看出,桑干河流域是代郡,雁门郡的主要辖区,后汉初,整个区域已有乌桓居住了,这些迁移来的代郡和雁门郡的乌桓,必须招来种人,使得桑干河流域的乌桓部众逐渐繁衍。后来,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乌桓分别称为代郡乌桓和雁门乌桓。

明朝的山西大同(山西大同曾经是匈奴)(6)

乌桓迁来桑干河上游地区在二世纪不断繁衍生息,势力渐强,且经常与汉朝为敌。安帝永初三年(109年)秋九月,雁门乌桓与鲜卑大人丘伦等以及南匈奴骨都侯合七千骑兵入侵五原,与太守战于高渠谷,汉军大败。到了二世纪末,居住在大同地区的乌桓人势力仍未减弱,汉献帝初平四年(193年)夏六月,袁绍与黑山军张燕以及四营屠各胡,雁门乌桓战于常山。到三世纪初期,休养生息在代郡、雁门的乌桓羽翼渐丰,拥兵自重,连曹操也不得不慎重对待。

一直到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建都平城时的四世纪末,桑干河流域的乌桓人数量没有多大变化。北魏穆皇帝拓拔猗卢与其子拓跋六修作战失败,被其子六修所杀,鲜卑拓跋部内部大乱,卫雄等反叛归晋,所率晋人和乌桓人共计万户余,《资治通鉴》言为三万户,乌桓人以一半而计,也有万户以上之众。晋并州刺史刘琨是在平城(大同)收抚这些叛众的,说明北魏在平城建都前,平城附近的乌桓人至少有三万余众。另外从乌桓府徙移一事,也可以说明上述问题,前秦苻坚于太和五年(380年):“大鸿胪韩胤邻护沙中郎将,移乌丸府于代郡平城”,在此之前,乌桓府是设在壶流河流域的可见乌桓的中心,已在四世纪未移向平城(大同)了。

明朝的山西大同(山西大同曾经是匈奴)(7)

大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