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县历史上多少年了(太康县名的由来)

岁月静好

太康,生卒年不详,夏朝的第三世君王夏启之子。启病死后继位,实际上只在位两年(名义上在位29年),因不理民事,在去洛水北岸游猎时,为后羿夺去国政。病死,葬于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西)。

太康县历史上多少年了(太康县名的由来)(1)

太康自小跟着父亲启享乐,即位后生活比启还腐败,只顾饮酒游猎,不理政事。

有一次,他带着家属、亲信去洛水北岸游猎。一去3个多月不回来,弄得百事废弛,民怨沸腾。东夷族有穷氏(在今山东省德州市北)部落首领后羿乘机起兵,夺取了夏的都城安邑。太康带着猎物兴高采烈地回来,在走到洛水岸边时,见对岸有重兵把守,便慌忙派人过河探问,这才知道是后羿不让他回都,各部落首领都不满意太康的荒唐,又惧怕后羿的实力,谁也不来帮助。太康后悔不及,只好在阳夏筑了一座土城居住下来,史称“太康失国”。

太康的五个弟弟见兄长不能回都,就陪着母亲来到洛水南岸苦苦盼候,始终没有能等到。五兄弟就作了一首歌来追念他们的祖父禹的功绩和品德,倾诉目下的凄凉悲哀之情。这首歌就是《尚书》中著名的《五子之歌》。歌词的大意是:我们的祖先大禹曾经训导子孙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稳固了,国家才能安宁。君主应当勤于政事,用心治理好天下,倘若贪酒色、好游猎,或者大兴土木,建造亭台宫室,那么,只要有其中的一件,就会失去民心,导致亡国。缅怀我们的祖先大禹大世时,他身为万邦之君,将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使百姓安居乐业,他是一位多么贤明的君主啊!今天,太康不遵祖训,荒废政事,弄得百姓都仇视我们,使祖先创建的王朝被人颠覆,陷我们于凄苦的境地。太康啊,你铸下了大错,我们心中是多么痛苦啊!

27年后,太康病死于阳夏。

导读

太康县地处豫东平原,位于涡河上游。县域东至柘城,南至淮阳,西至扶沟,北至杞县,东南至鹿邑,西南至西华,西北至通许,东北至睢县。太康县这一豫东大县,古已有之。太康县名的由来,还得从远古说起。

1

太康失位

据古书记载,太康县境开发约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原始社会三皇之一人祖太昊伏羲氏建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太康县境地属太昊伏羲氏都畿。尧舜禅让,大禹当了部落首领。因其治水有功,各方部落首领一致推其为部落联盟首领。大禹确立了王权,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大禹平定水患后,把全国分为九个州。据记载,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夏初,太康县境地属豫州戈地。古书说“戈在郑、宋之间”。戈、郑、宋为夏时古国名,戈国即今太康一带。夏朝历时近500年之久。大禹死后,传位于儿子启,“禅让制”为“传子制”代替。启之后,世袭制度确立,开始了我国“家天下”的局面。

启当了国王后,不但政治上胡作非为,而且生活上也骄奢淫逸。启在位9年而卒,启的儿子太康继位为国王。启为夏朝第三代王,是个比启更荒淫的国君。他继位后,天天宴饮游乐,不理国事。尤其荒唐的是,他带着家属到洛水北岸打猎,竟一去百日不归。他的所作所为引起人民的极大怨愤。当时,东夷族的有穷氏正向西发展势力,其部落首领后羿也早有篡夏的野心。太康田猎无度,不思归国,正好使后羿有机可乘。于是,后羿便利用人民对太康的怨恨,发兵占据夏都安邑(山西安邑县西),取得了统治地位。后羿派重兵把守洛水北岸,太康被拒之河外,不得归国。这就是夏朝历史上有名的“太康失国”之事。

2

少康中兴

太康失位后,与其弟仲康一起外逃。后羿废掉太康王,立仲康为王。此时夏朝已为后羿篡夺,仲康只不过是流亡中的国君。太康等人又逃到戈地(今河南太康一带),筑城定居。太康流落在外十年左右,就病死在戈地。随同家属便把他葬在如今的太康县城东南二里许的地方。仲康死后,后羿把仲康之子相赶走,自立为王。仲康子相逃到商丘,被夷族攻伐,又逃到帝丘(河南濮阳县)即国王位,依靠同姓部落。后羿夺取夏朝政权后,自恃勇武善射,也像太康一样经常四处游猎,“不修民事”,而将政事委于为人奸伪狡诈、诡计多端的东夷族(今山东潍坊东北)人寒浞掌管。寒浞口蜜腹剑,瞒着后羿到处施行贿赂、收买人心,培植自己的势力。甚至连后羿的宠妃、亲近族人和随从侍卫也被收买拉拢过去。在这种情况下,后羿仍终日沉湎于田猎,不理朝政。

寒浞在经过一番精心谋划后,乘后羿一次外出游猎归来的时候,买通后羿的族人及侍从将后羿杀死。

寒浞杀害了后羿,夺得了王位,仍袭用后羿“有穷氏”之号,并公开将后羿的妻妃占为己有。当时,夏王相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阳)。寒浞将后羿宠妃玄妻为他生的两个儿子浇和殪分封在过国(今山东掖县)、戈国(今河南太康县),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夏王相死之后,因其子未出生,无人继位。故此后夏朝曾有一段时间没有国王,史书上称之为“无王之世”。

当寒浞之子浇追杀夏王相时,而已经怀孕的相妻后缗则从墙洞中逃出,辗转至母家有仍氏(今山东金乡),不久生下一子,便是相的遗腹子少康。

少康自幼生活在有仍氏,长大之后,谋得了有仍氏管牲畜的官职。寒浞之子浇使人前往捉他,他逃到有虞氏(今河南虞城县),做了有虞氏的厨官。有虞氏是舜的后裔,其部落首领虞思感于大禹的功德,不忍看到禹的后人无以为继,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少康做妻子,并把伦(今河南虞城东北)划给少康做封地,少康从此才算站住了脚。于是,他积蓄力量,施行德政争取民心,招揽夏的遗臣遗民,开始恢复夏的统治。而此时寒浞纵情声色,与其子同恶相济,频繁用兵,使民众怨声载道。于是,少康立志复夏兴国。他派一个大臣的女儿艾派往寒浞之子浇处为内应,又派儿子季杼去诱杀寒浞的另一个儿子殪,不久便将寒浞父子三人相继攻杀。少康建都于禹旧都阳翟(今河南禹州)。他重整社稷,吊死扶伤,安抚百姓,大有先王禹之风范。至此,夏王朝自太康时后羿夺取政权,经三代人约100年的艰苦斗争,夏王后人又重新掌握政权,恢复夏后氏奴隶主贵族阶级的统治。夏传子、家天下的新制度,才最后确定下来。后世史家称少康重建夏王朝这段历史为“少康中兴”,少康都黄河北岸的“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后来,世人把太康流亡和死葬的地方叫做夏王朝的南都,又因在安邑的南面,所以又叫“阳夏”,以示和夏王朝的北都相对应。

少康在戈地(今太康一代)祭祀先祖太康王时,病死在此,并埋葬在太康陵墓一侧。少康在位20年而卒,其子予继位,是为夏朝第七个国王。予派人为太康、少康二王守墓,守墓人代代相传,居处渐成村落,即现在太康县城东南二里多的王陵村。太康陵墓至今还有,并且清朝年间太康县知县所立墓碑犹存。而少康陵墓经多次盗挖,又遭“文革”期间“破四旧”毁坏,已不复存在。

“太康”县名沿用至今

到了商朝,殷商统治阶级把全国仍分为九州,在政治地理位置上分为王室直接统治的王畿和诸侯封地两部分,太康县境仍属豫州。

武王伐纣,周武王建立西周。周王统治王畿,对其他土地分封诸侯,诸侯国再对其属下的卿或大夫进行分封,封地称为“采邑”或“采地”。卿或大夫又将得到的“采邑”或“采地”封给他的属下“士”,士不再分封。王畿和封国又按离都城远近分为国与野。野由“乡”与“遂”组成,离都城100里以内的称为乡,以外的称为遂。周武王封虞舜后裔妫满于陈国,建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妫满称为胡公。胡公死后,其子申公继立。申公将陈国属地戈地封给其子靖伯庚作为食邑,居住在辕乡(今太康县境)。战国末期,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后来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郡下设县。此时辕乡始置为阳夏县,即今太康县。

至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始改阳夏县为太康县,县属陈州。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太康县为匡城县。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李密举兵于此,遂废匡城县,复置太康县,属淮阳郡。自隋唐以来,太康县县名沿用至今。世代沧桑,隶属多变。东汉以后相继归陈(淮阳)、汴(开封)所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先后隶属淮阳、商丘、开封专区,1965年改属周口地区。

太康县历史上多少年了(太康县名的由来)(2)

太康县历史上多少年了(太康县名的由来)(3)

本期监制/小崔

编辑、排版/小乐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太康网(tkw.cc)”“太康乐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