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北京vs现在的北京(难忘13亿人的狂欢)

2001年7月13日晚22时,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The Games of the 29th Olympiad in 2008 are awarded to the city of...... Beijing!”

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用平缓的语气,向全世界宣布了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城市。

最早的北京vs现在的北京(难忘13亿人的狂欢)(1)

属于中国,属于北京。

20年前的7月13日晚上,北京街头,那关于申奥成功后的狂喜。

“北京赢了,北京成功了!我们赢了,我们成功!”

人们奔走相告,大街上到处是欢声笑语,到处可以听到震耳的锣鼓声、鞭炮爆裂声...

时光悠悠,白云苍狗。一晃20年过去了。

如今帝哥写下这些的时候,真的不禁感慨:很难再有那样的时刻,十几亿人为同样的情感与希冀凝结一处。

年轻的兄弟,真的很难再体会到那一份独特的情感交织。

最早的北京vs现在的北京(难忘13亿人的狂欢)(2)

那个晚上,不管你是为生活奔波的出租车司机、天真无邪的儿童、意气风发的青年人、还是享受着天伦之乐的老者。

也不管这一批人来自何方,有着什么样的个人性格,都纷纷走向街头庆祝。

为中国,为奥运。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梦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

最早的北京vs现在的北京(难忘13亿人的狂欢)(3)

国际奥委会把奥运会主办权第一次交给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拥有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国度。

已经和我们天各一方、为奥林匹克事业奉献一生的何振梁先生曾动情地说: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一直梦想把奥林匹克带到中国,让我的同胞们在祖国体验奥林匹克梦想永恒的魅力!”

最早的北京vs现在的北京(难忘13亿人的狂欢)(4)

但我想,北京申奥成功的意义,不只在于我们的国家成为奥运会的主办国。更重要的是,让世界瞧瞧中国的实力,这远比我们拿下多少块金牌重要...

北京奥运会,真正成为了一个窗口,也绝对是中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奋进的中国,没有辜负世界的期待。并非自吹自擂,那是奥运会历史上,最经典、成功的一届。

北京奥运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美国家对我们的看法...

最早的北京vs现在的北京(难忘13亿人的狂欢)(5)

回到北京申奥成功这一历史事件上。13亿中国人当时为何会如此狂喜的原因,还在于我们曾经品尝过失败的滋味。

1993年9月23日北京以两票之差输给了悉尼,未能获得2000年奥运会主办权。

事实上,在当时,一共4轮投票,在第3轮投票结束后,中国北京已占据优势。

为什么输了?后来真相公布:1993年投票前夜,澳大利亚奥委会主席向肯尼亚和乌干达代表提供了三万五千美元,“帮助他们发展体育运动”。

公平就此遭到践踏,无数人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付诸东流...在2850天的漫长等待以后,在莫斯科,我们终于没有让机会从身边溜走。

这是一张1993年的照片:

最早的北京vs现在的北京(难忘13亿人的狂欢)(6)

时间宛若白驹过隙,申奥转眼已过20年,但又宛若在昨夕。写下这些,激动之情还是能瞬间涌上心头。

当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红旗招展,人山人海的画面,再次在脑海中浮现。

20年前,和爸妈一起走上街头庆祝的小孩,早已为人父为人母;

20年前,庆祝人群里的那个阳光男生,已经是个油腻的中年大叔;

但我相信,再提到这一天,你同样会按奈不住心中的那份独特的狂喜和激动。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张照片。画面中的小孩,现在也20多岁了:

最早的北京vs现在的北京(难忘13亿人的狂欢)(7)

最后,说一段历史故事:

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发出了著名的“奥运三问”:中国何时能派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派一支代表队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自己举办一届奥运会?

在那个中国人被蔑称为“东亚病夫”的年代,这些呐喊,是如此的悲壮。

时间来到2021年了,屏幕前的你我,都生活在一个好时代...

北京,赢了。

最早的北京vs现在的北京(难忘13亿人的狂欢)(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