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族服饰特点宽衣宽袖(汉民族服装的形制特点)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盛大华美的服饰,自古就是中国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汉服"作为中国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有其独特的形制特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右衽"则是汉服的典型形制特点,很好地体现了汉族服饰背后的文化内涵,也蕴含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智慧和"一以贯之"的精神。
另外,"右衽"的形成和中国的农耕文明有关。华夏的先祖们进入农耕时代后,紧接着衣装形制也朝着更适合生活的方向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早在黄帝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完备的服饰体系,《易经》记载:"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后来,随着人们长期的劳动实践,逐渐发现衣襟右掩更方便活动,也更适合存放小型的工具。之后,原始社会时期对襟样式的服装开始发展为"偏衽"式,衣服左右更换遮掩的不稳定性减少,汉族服饰中的"右衽"形制开始形成。
汉服之"衽"的文化内涵
"交领右衽"是汉民族服饰的基本特点之一。汉服的衣领与衣襟是连接在一起的,左右两片衣襟在穿着的时候,呈交叉的方式重叠在身体的中间部位,体现的是持身中正之意。只是,左右衣服在胸前交叠的时候,衣襟的上下位置多是左侧的衣襟压住右侧的衣襟,呈现出"y"的形状,以及服装向右倾斜的样式,这就是汉服的"交领右衽"。因为,"衽"字的本义是"衣襟",比如在《说文解字》中的意思是:"衽,衣也,从衣,壬声。"之后,郑玄在给《说文解字》做注的时候也解释到"衽,所以掩裳际也。"说交领右衽是将右衣襟掩盖于左衣襟之下,而"左衽"则刚好相反。只是,"右衽"和"左衽"的问题,不仅仅是衣服的穿着方式问题,还有一定的文化指示内涵。
1. "左衽"多为夷狄之服
首先,"左衽"多为夷狄之服。在《尚书》中就已经出现了相关的言论:"四夷左衽。"意思是说周康王时期,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等四个部族的人在穿衣的时候,和中原人士的"交领右衽"不一样,而是"左衽",也就是上文解释到的,将左衣襟掩盖于右衣襟之下。甚至,其他的历史文献中也有提到夷狄"左衽"的事情,比如,《汉书》中有:"(匈奴)披发左衽。"《后汉书》中也有:"羌胡被发左袵,而与汉人杂处。"再一次提到了"左衽"是少数民族的衣着特征。一直到了唐代的《旧唐书》中还有:"于时百僚端笏,戎夷左衽。"足见,少数民族多着"左衽","左衽"也成为了少数民族的代名词,与"右衽"相对。而颜师古在给《后汉书》做注的时候,就曾解释到"右衽,从中国化也。"可见,在中国古代"左衽"和"右衽"是区别夷夏之别的标志。
而少数民族着"左衽"服装的方式,和他们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因为少数民族多为游牧民族,需要长时间在马背上生活以及开弓狩猎,而他们的服装也需要适应他们的这一生活特性。而"衣襟左掩"的服饰,能够保证他们在使用弓箭的时候,拉弓的右手可以做大限度的活动,可以保证右手臂不因为受到限制而被拉伤,也方便在涉猎时左手从衣襟中取放物品,更好的配合右手的狩猎。同时,"衣襟左掩"还会在左胸前增加一块保护的衣襟,能够在游牧民族发生激烈的运动时保护心脏。故此,少数民族的衣襟偏左为多。
2. "左衽"是华夏文明沦落的象征
其次,"左衽"是华夏文明沦落的象征。比如,《论语》中记载了孔子的一句话:"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认为如果不是因为管仲当年的政策,恐怕大家都要披散着头发穿着衣襟左掩的衣服了。虽然孔子话中的"衣襟左掩"有很强的贬义,却足见"披发左衽"在古人的眼中是不合礼仪的,是华夏文明沦落的表现,也是少数民族入侵中原的象征。
在此基础上,后世的许多文人墨客,常用衣冠的改易,"左衽"与"右衽"的颠倒来感叹国家的命运。比如,南宋的诗人陆游的《剑南诗稿》中就曾多次以"左衽"来比喻国家的衰败,以"右衽"来表示强烈的爱国情怀:"遗民沦左衽,何由雪烦冤"、"哀哉六十年,左衽沦胡尘"。意思是说在金兵南下之后,中原的百姓全部沦为了着"左衽",以"左衽"来形容对故土难收的失望,以及想要收复旧山河的决心。比如,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也有关于"左衽"的论述:"当石晋割地之初,朔北之士民,必有耻左衽以悲思者。"意在反思清兵入关后汉文化凋零的现象。可见,在中国古代,儒家提倡"尊王攘夷","左衽"更是被视为异族入侵、汉族人民遭奴役或华夏文明的沦落。
3. "左衽"多是故去之人所穿的衣服
另外,"左衽"多是故去之人所穿的衣服。比如,在《礼记·丧大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小敛大敛,祭服不倒,皆左衽,结绞不纽。"意思是说在举行丧礼时,不管是小敛还是大敛,死者所着的衣服必须是"衣襟左掩";比如,在《通典》中也有相关记载:"凡敛者要方,散衣有倒者也。左衽,衽向左,反生时。"意思是说,汉族在收敛故去之人时,所用敛衣的衣襟要左衽,和生者的穿着习惯相反。而马王堆古墓出土的很多文物,也存在衣襟左掩的现象。可见,"衣襟左掩"是故去之人所着敛衣的穿着特点,也证明了古代确有此制度。
古代汉民族服装崇尚"右衽"的原因
而汉服中衣襟右掩的"右衽"状态,在上文已经简单解释,是说:右边的衣襟被压在里面,左边的衣襟压于右襟之上,呈现出"右内左外""右下左上"的样子。而汉服衣襟左上右下的形态,也体现了很深的中国文化内涵。
1,从哲学角度来看,"右衽"蕴含着我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首先,从哲学角度来看,"右衽"蕴含着我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的传统哲学中讲究"阴阳之道",因为太阳升起的时候,一个人面对太阳,会发现每天的太阳从东方、人的左手边升起,从西方、人的右手边落下。所以,东方为阳,西方为阴;左为阳,右为阴。而在《已经》中,"阳"为"乾卦","阴"为坤卦,分别法效"天地",契合了天上地下的说法。基于此,"天"为上,"地"为下,"左"为上,"右"为下,所以阳间生者的衣襟是"衣领右衽",阴间死者的已经是"衣襟左掩"。这样的服制特点,刚好契合中国古代"阴阳之中,又有阴阳"的哲学观。
2,从医学角度来看,"右衽"较好地体现了中医中阴阳的基本理论
其次,从医学角度来看,"右衽"较好地体现了中医中阴阳的基本理论。在《黄帝内经》中有这样的话:"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意思是说,在中医的理论中,"阴阳"指代男女血气,而"左右"则是"阴阳"的道路,阴为内部之气,阳为外部之气。另外,《黄帝内经》中还有:"外者为阳,内者为阴。"意思和上文所举的例子一致,说外在而光明灿烂的是阳,内在而灰暗阴晦的是阴。在这样的观点下,汉族衣襟的衽也是"左襟"在外,"右襟"在内。所以,"右衽"符合中医阴阳的理论。
3,从礼仪角度来看,"右衽"与中国古代礼法"吉事尚左"思想相一致
再则,从礼仪角度来看,"右衽"与中国古代礼法"吉事尚左"思想相一致。这和《道德经》的话有关:"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吉事尚左,凶事尚右。言以丧礼处之。"意思是说吉利的事情为左,凶事为右。而这句话结合《道德经》作者老子的经历更有说服力,因为老子曾经做过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他接触的资料是当时的第一手珍贵材料,所以他对当时的礼仪非常的清楚,毕竟孔子都曾问礼于他。故而,他所说的"吉事尚左,凶事尚右",不会是对周礼的违逆。所以,结合"左为吉""右为凶"礼仪观,汉服中的"交领右衽"则是左衣襟为上。
而《礼记》中还有相关的记载:"孔子与门人立,拱而尚右,二三子亦皆尚右。孔子曰:'二三子之嗜学也,我则有姊之丧故也。'二三子皆尚左。"意思是说,孔子和弟子们在一起的时候,行拱手礼的时候,因为孔子把自己的右手放在了前边,他的弟子也开始模仿他的做法。而孔子制止了弟子对他的模仿,说他这样行礼,是因为他的姐姐去世了。可见,在中国古代的礼法中,吉祥的事崇尚左,凶事则崇右。所以,基于这样的礼法,中国汉服中的"右衽"为生者所穿,"左衽"为死者所穿,是符合礼法的。
4,从生活习惯角度来看,"右衽"穿着更符合汉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便利要求
另外,从生活习惯角度来看,"右衽"穿着更符合汉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便利要求。比如,上文提到的《礼记·丧大记》中有这样的话:"小敛大敛,祭服不倒,皆左衽,结绞不纽。"意思是说,人们在世时衣服上的纽扣为屈纽,很容易解开,而故去之人所着的敛衣的纽扣多为"结绞不纽",意思是说死者不需要再解衣带纽扣了。还有,生者的衣襟为"右衽",将左衣襟压在右衣襟上,和大多数人习惯使用右手有关,所以,"右衽"方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怀中取拿东西。可见,汉服中的"右衽"的设定,符合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
5,历史上汉服"右衽"的服制消亡,和历代"改服易制"的活动有关
还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出现"左衽""右衽"混淆不清的年代。比如,战国时期就有著名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战国策》中说:"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意思是说赵武灵王要改变百姓们右衽的服饰形制。并且,这样的情况在中国的历史上曾有多次,而背后的原因都和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少数民族文化的服饰文化影响中原服制的情况有关。
于是,每逢中国出现夷夏交替执政的政治形势,都对汉族服饰文化有影响,会出现"左衽"与"右衽"模糊的情况。从北魏到金,从元朝到满清都不例外。比如,在宋人的抗金文字中就有相关记载:"河东士庶,首被其害,披发左衽,勉强从俗。"说金人占据宋朝的领土后,故地的百姓开始了"披发左衽"的服制形式,很多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性命才勉强从命。
比如,女真人入主中原后也发生过类似的现象:"金人讳其言,命邈被发左衽,邈愤,诋毁甚力,金人挝其口,犹噀吮血 之。翼日,自去发为浮屠,金人大怒,遂遇害。"说当时有一个叫做刘邈的人,坚决拒绝金人易服改制的要求,于是遭到打击,最后刘邈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一气之下剃头出家了,但是难逃丧命的悲剧。比如,满清入关后,同样因为改服易制的原因,出现了"嘉定三屠"、 "扬州十日"等大型屠杀悲剧,之后汉服被满人的服装所替代,华夏的"右衽"服制特点也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总结
综上所述,"右衽"是汉服的象征符号,既是服饰的形制特色,也体现服饰的文化内涵。而汉服"右衽"的形成则和中国的农耕文明有关,是中国社会进入到农耕社会后,衣装形制也朝着更适合生活的方向发展的产物。同时,"右衽"和"左衽"不仅仅是衣服的穿着方式之别,也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左衽"和"右衽"是区别夷夏之别的标志;"左衽"是华夏文明沦落的象征;"左衽"多是故去之人所穿的衣服。
另外,古代汉民族服装崇尚"右衽"也有一定的原因。从哲学角度来看,"右衽"蕴含着我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从医学角度来看,"右衽"较好地体现了中医中阴阳的基本理论;从礼仪角度来看,"右衽"与中国古代礼法"吉事尚左"思想相一致;从生活习惯角度来看,"右衽"穿着更符合汉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便利要求;而历史上汉服"右衽"的服制消失,则和历代"改服易制"的活动有关。可见,"右衽"作为华夏汉民族传统服饰的标准形制,背后蕴含了多么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可见华夏衣冠文化之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