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食用盐你不知道的那些事(他山之盐可攻玉)

涨知识食用盐你不知道的那些事(他山之盐可攻玉)(1)

□张常熙(重庆大学)

喜马拉雅玫瑰岩盐、夏威夷海盐、法国凯尔特海盐田灰盐……这些颇具“高级感”的“网红盐”正在成为电商平台的新宠。近日有媒体报道,一袋超市里售卖的400克食用精盐只需2到3元,而一瓶425克“夏威夷黑盐”促销后售价为169元,与普通袋装食用盐相比贵了56倍。(9月19日《中国青年报》)

什么是“网红盐”?以某电商平台热卖的喜马拉雅玫瑰岩盐为例,商家的文案显示,这种盐来自于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在数亿年前经过地壳运动后由海洋发育成山脉,残存的海水经过亿年的挤压与高温作用,地底的矿物质与古老的海床中的海盐形成粉色盐,其价值在于营养丰富、自然纯净以及储量少。纵观这些“网红盐”的官方介绍文案,无论是夏威夷火山红盐、塞浦路斯晶片海盐还是波斯蓝盐,商品琳琅满目,万变不离其宗,其主要卖点都是原产地、天然稀有、高营养以及高颜值。

“网红盐”没有“盐”外之意,宣称的“附加值”只是商家精美策划的包装。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表示,商家宣称的“喜马拉雅粉盐含氯化钠98%以上,其余包括铁、钙、镁、钾、锌、硅、铜等80多种人体所需矿物质,是名副其实的盐中之王”,翻译一下意思就是纯度98%的食盐,剩下2%是80多种杂质。可仔细思考,此种“网红盐”除了钠以外的钙、镁、钾等元素含量多,不就是杂质多吗?

在相同的逻辑推理下,岂不意味着海水晒制的粗盐要比精盐有营养?同时由于盐的摄入量有限,这些微量元素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由此可见,“喜马拉雅盐更为天然纯净”的噱头属于无稽之谈。在自然界有些元素是无法检测到,而且大量食用对人的身体并无益处,甚至还可能有害处。把不可控的风险变成“纯天然”的推销话术,商家赚得盆满钵满,而消费者却被“蒙在鼓里”,成为了为营销买单的“冤大头”。

如此“盐值”消费的流行,实际上是部分消费者陷入了鲍德里亚所提到的消费主义怪圈。其实,所有“网红”商品的爆火与湮灭都在这种逻辑中有迹可循。对于消费者而言,有时选择“智商税”产品,并非是购买产品使用价值,而是购买了它的符号价值。这个符号在消费主义理论中是指,这个物品在消费者心中的价位,也可以理解成对于社会身份的定位。正如奢侈品的符号对标于富人,“网红商品”的符号也对标着潮流品质生活。

于是,不少消费者因为害怕“错过”,而主动踏入商家设下的消费主义陷阱。他们焦虑跟不上最新的潮流,希望自己也可以在社交媒体晒出时尚的美味料理。而商家利用消费者购买商品社会价值的心理,在广告上大做文章,“网红盐”被赋予了合群的“小资意义”。两者一拍即合,这样的刺激转化成消费冲动,消费者愿意为消除“落伍”的焦虑而一试。但消费并不能治愈焦虑,相反它可能造成新的焦虑,因为这样的消费并不是自我满足的过程,就如同不是单有了“网红盐”就能证明这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有其一其二必有其三,这是消费主义的另一个恐怖之处。这种赋予了符号意义的物品往往是成套出现。假如消费者购入了“喜马拉雅玫瑰岩”,那么为了立住精致“人设”满足收集欲,就有很高的可能高价购入与玫瑰盐配套的“网红日本味精”“美国进口研磨瓶”以及“韩国ins风原创餐具”等等。消费者反复被“流行”“精致生活”的噱头捆绑,最终我们不是在购买商品,而是被商品绑架,沦为吸收符号及被符号吸收的过程。

“民以食为天”,调味一蔬一饭的食盐更是民生之本。我国自古重视盐业,而16年我国发改委通知放开食盐价格,是考虑到我国现阶段人民消费水平的灵活举措,但这并不意味着有心之人可以用小小盐粒可以大做文章。食盐食之有味即可,不必附加“盐值”,作为消费者,眼睛里揉不得沙子,更揉不进虚假华丽的食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