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分析知识点(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人物形象分析)

初中七年级期末文言文阅读除了《木兰诗》作为默写出现之外,涉及到的文言文只有5篇,涉及到的人物为11人,对应的人物事迹以及形象下文详细阐释,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会涉及到手法。

《孙权劝学》中的孙权、吕蒙、鲁肃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4课

在这个故事中,孙权通过“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对吕蒙出学习的要求,又通过“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给予吕蒙方法的指导,最后“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现身说法,最终成功劝说吕蒙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刻画出了一个善于劝说别人的君主

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分析知识点(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人物形象分析)(1)

孙权剧照

吕蒙听从了孙权的劝说“乃始就学”,最后学有所成,这说明他是一个能够虚心接受别人意见的人。而从鲁肃的语言和神态中,侧面表现出吕蒙学习的成效大,也从侧面说明了吕蒙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

面对吕蒙的惊人进步,鲁肃用“拜蒙母”“结友”的行为直接表达自己对吕蒙学习的称赞,说明他是一个爱惜人才,敬佩人才的人

《卖油翁》中的陈尧咨、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在这个故事中,欧阳修通过“当世无双”的评价称赞陈尧咨是一个本领高强的人。但是陈尧咨却“以此自矜”,可见其骄傲自大。此外欧阳修还通过描写陈尧咨的语言“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语气中充满了对卖油翁的轻视,从这儿可以看出陈尧咨的傲慢无礼

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分析知识点(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人物形象分析)(2)

卖油翁

面对陈尧咨咄咄逼人发问,卖油翁通过“我亦无他,唯手熟尔”的语言和熟练的倒油动作回应,可见卖油翁谦虚、不卑不亢的性格特征。

《短文两篇》中的“君子”——刘禹锡和周敦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分析知识点(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人物形象分析)(3)

陋室铭

刘禹锡的《陋室铭》通过描写陋室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清幽简陋的生活环境,塑造了一个身处陋室当中却保持高雅的交际生活(“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塑造了一个安贫乐道,志趣高雅的君子形象。同时以自己的陋室和“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相类比,暗含想要向诸葛亮、扬雄一样身处陋室却心系天下的高远志向,塑造一个具有积极进取的心态的君子形象。而这个君子就是刘禹锡自己。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分析知识点(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人物形象分析)(4)

莲花

周敦颐的眼中,莲花具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可以彰显自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特性,具有行为正直,不攀附、不依附别人(“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特征,具有美名远扬的美好品格(香远益清),这样的莲花仪态端庄,只可以远观而不可以靠近赏玩。周敦颐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描写莲花的生长环境、外形特点、香气和气质风度,塑造出一个德行美好的君子形象。这个君子就是周敦颐自己,莲花所具有的特性就是周敦颐具有的特性。

《河中石兽》中的寺僧、讲学家、老河兵、众人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分析知识点(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人物形象分析)(5)

《河中石兽》人物形象

总结

把握住这些人物形象,不仅能够帮助自己理解课本,最重要是能够帮助你在文言文阅读最后一题的人物形象分析上拿到满分!

*我是光源说,一个主张轻松教学,快乐学习的语文老师。

*如果本文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点赞并转发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