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说红楼梦第三回(王铎评红楼梦之四七)

唐伯虎说红楼梦第三回(王铎评红楼梦之四七)(1)

唐伯虎说红楼梦第三回(王铎评红楼梦之四七)(2)

唐伯虎说红楼梦第三回(王铎评红楼梦之四七)(3)

王铎评《红楼梦》之四七:怎样正解“草蛇灰线,伏延千里”?

看官,近几十年来,《红楼梦》研究已经呈现出了一个井喷的时代。这本来是好事,是普通大众寻求知识、渴求文化、探求本源的一种极好的契机。可是,一些心智不端者、熬有介事者、投机钻营者和鱼目混珠者,也堂而皇之地粉墨登场了。正像《红楼梦》里说的那样,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这就来了,一句脂砚斋的批语“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竟然被某些人诠释的虎里马趟、七扭八歪,简直不成样子了。

那么,什么是“草蛇灰线”呢?照这些所谓“专家”的解释和说法,就成这样了:

一条蛇在高高的草丛里穿行,蛇身一会儿有一会儿没,似有若无,正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但它的行踪规迹是清楚的,这就是“草蛇”。所谓“灰线”,是指一种过去的划线工具。一个人手里捏一把灰(也不知他们说的是什么灰),倒退着撒,一边走一边撒,划出一条“灰线”来。因为拿灰划线,也是断断续续的,与“草蛇”相似。脂砚斋说的“草蛇灰线,伏延千里“就是这个意思。

你看,这种说法,你能听明白吗?叫我说,这种诠释古文的方法,就是一种不懂装懂的“明白二大爷”的说法。曾几何时,不知哪朝哪代刮来的一股学术歪风,不学历史的讲历史,不懂古文的讲古文,中国文化缺少了敬畏之心,“二把刀”肆意横行,误国伤民。

不说了,咱们还是来看看脂砚斋在《红楼梦》的批注里,所说的“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究竟是什么意思吧。

原来,所谓“草蛇灰线”,这是借用了中国古代“营造法式”中的一些规划、丈量、测绘和营造方面的建筑术语。所谓“草蛇”,不是指地面上跑的真蛇、活生生的蛇,不是。而是像蛇一样的一盘盘、一团团、一捆捆的草绳。古代人要建造宫殿,要修筑城池,必须要在地面上先划线,离了“草蛇”不行。而“灰线”呢?就是用生石灰粉划就的一条长长的“线段”。此“灰线”,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可短可长。当然,古代人“灰线”以直线为最多、最为常见。

那么,“草蛇灰线”如何使用呢?或者说不使用行不行呢?回答,当然是不行。

具体操作方法是这样的:

比如,我们要建造宫殿和城墙。首先必须在地面上选址定位,然后钉上一个个木桩。在木桩与木桩之间,贴着地面再拉上草绳,成为一条直线,这就是“草蛇”。“草蛇”拉好之后,即将生石灰粉沿“草蛇”给出的路线和方向一路播撒,形成一条标准的“灰线”,也就是“白线”。当所有的“草蛇灰线”都拴系好、划好之后,该建筑就可以开工了。

那位看官可能要问了:光用“草蛇”,而不用“灰线”行不行?

告诉你,不行。因为一项建筑工程,一天两天是干不完的。即使能够干完,“草蛇”拴系的时间长了,就会自然松弛。或者在施工期间,不慎被人或物碰到了,也会断裂、打弯儿或走样儿,俗称“走线”。这样一来,原先的图样儿就不标准了,就失去规矩了。所以“草蛇”必须要与“灰线”配合起来使用,才能不走样儿,不走形。

试想,中国古代的那些建筑工程,工期都是很长的。有时,还会遇到刮风、下雨和下雪等等特殊的自然条件。但是,由于有了“草蛇灰线”的营造方法,一座座宏伟的建筑才会准确无误地拔地而起。

行了,不多说了,还是回过头来再说说《红楼梦》中的“草蛇灰线”吧。

对了,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营造工程中的“草蛇灰线”,通常给人的印象是一种若断若连、若隐若现、似无还有的状态。这是为什么?

原来,当工程开始之后,用不了多少天,原先的“草蛇”和“灰线”,就在众多施工人员和运输车辆的踩踏和辗压过程中,变得不太明显了,与泥土混为一体了。不过,这也不要紧。大凡施工人员都知道,只要有两个点的“灰线”还存在,就可以连成一线,继续施工。实在不行,施工人员还可以补系“草蛇”和补划“灰线”。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草蛇灰线”的朦朦胧胧、隐约可见的状态,竟给了文人墨客一种超乎想象的、新鲜的和难以琢磨的艺术启迪。

看官,自中国宋代以来,文人在“传奇”和“小说”当中,往往都把“草蛇灰线”当做一种写作手法。称其“伏延千里”,意思是要把笔下的人物和情节在书中或文章中“贯穿始终”(请注意,我这里特别用了“贯”和“穿”两个字),“一脉相承”。换句话说,即是通常人们说的“有头有尾”、“前后照应”、“时隐时现”和“不失大纲”的意思。

看官,听了我这满嘴里跑舌头,不知你意下如何?呵呵,且听下回分解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