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中的法则(谈谈数学中的层)

话题:#数学# #范畴论# #层论#

小石头/编


前一篇,我们引入了预层的概念:

设 X 是 一个 拓扑空间(topological space)(即,规定 一些子集是开集 的 非空集合),若 F 使得,

  • 对 X 中的 每个 开集 U,指定 一个 截影(section) 集合 F(U);
  • 对 X 中的 每个 开集关系 V ⊆ U ,指定一个 限制(restriction)映射 rᴜᴠ: F(U) → F(V),并满足:
    • 对于 任意 开集 U,有 rᴜᴜ = idF(U);
    • 对于 任意 开集关系 W⊆V⊆U,有 rᴠᴡ ∘ rᴜᴠ = rᴜᴡ,即,下图交换,

高等数学中的法则(谈谈数学中的层)(1)

则 称 F 为 X 上的 集合的 预层(presheaf)。

本篇我们将介绍与预层相关的最重要概念——茎。

——§ §——

给定 X 中的一点 x,考虑 X 中 包括 x 的开集的 全体 Λ,我们发现 Λ 在包含关系 “⊇” 下满足:

  • 自反性:任意 U ∈ Λ ,有 U ⊇ U;
  • 传递性:任意 U,V,W ∈ Λ ,若 U ⊇ V 并且 V ⊇ W, 则 U ⊇ W;
  • 有向性:任意 相交的 U,V ∈ Λ, 存在 W ∈ Λ,使得 U ⊇ W 并且 V ⊇ W;

称 这样的 Λ 为 有向集 (directed set),而 Λ 通过 F 作用 得到,

(F(U))U∋x , (rᴜᴠ)U⊇V∋x

这 被称为 正向系 (direct system)。

注:如 Λ 这样,元素被用作下标 的集合,称为 指标集。

将 有向集 和 正向系 画成示意图,进行对比,

高等数学中的法则(谈谈数学中的层)(2)

我们自然会想到:可以找,

  • 一个集合 A 与 x 对应,一组 映射 σᴜ: F(U) → A 与 U ∋ x 对应;

使得 上面 右图交换,即,

  • σv ∘ rᴜᴠ = σᴜ;

称 这样的 A, ( σᴜ)U∈Λ,为 正向系 的一个 目标(target)。不过遗憾的是,这样的目标显然不止一个,为了给x找一个唯一的确定目标相对应,我们 可通过 泛性 来进行筛选:

一个目标 A, ( σᴜ)U∈Λ ,若 满足,

  • 泛性(universal property):任意 目标 B , (τᴜ)U∈Λ ,都存在 唯一映射 g: A → B, 使得 对任意 U ∈Λ,有 g ∘ σᴜ = τᴜ,即,下图交换,则 称为 正向系 的 正向极限(direct limit)。

高等数学中的法则(谈谈数学中的层)(3)

虽然,这样筛选出来的 正向极限,仍然不是唯一的,但是 正向极限 有如下性质:

  • 任意 两个 正向极限 都 自然同构(naturally isomorphic);

证:若 B 也是 正向极限,则 存在 唯一 h: B → A ,满足B到A的泛性: ∀ U ∈Λ, h ∘ τᴜ = σᴜ ,于是有如下交换图,

高等数学中的法则(谈谈数学中的层)(4)

进而 h ∘ g : A → A 就 满足 A到自己的 泛性:∀ U ∈Λ, (h ∘ g) ∘ σᴜ = σᴜ , 有如下交换图,

高等数学中的法则(谈谈数学中的层)(5)

而我们知道 idᴀ : A → A 也满足泛性:∀ U ∈Λ, idᴀ ∘ σᴜ = σᴜ ,于是 根据唯一性,只能是 h ∘ g = idᴀ。

同理可证 g ∘ h = idʙ,这说明 g 和 h 互逆,是双射,于是 A ≌ B 。 ▉

因此,在 同构意义下 正向极限 唯一,我们不再区分它们,记为,

高等数学中的法则(谈谈数学中的层)(6)

称 Fₓ 为 预层 F 在 x 点处 的 (stalk),并 称 其元素 为 (germ)。

注意:上面 定义的是 集合的预层上的茎,对于 Abel的预层来说,我们还额外要求,

  • 目标 A, (σᴜ)U∈Λ 中,A 必须是一个 Abel群,而 每个 σᴜ 也必须是 群同态。

另外,层就是预层,因此 层上的茎 定义,就是 预层上的茎 的 定义不变。

——§ §——​

以上仅仅是从理论上,给出了茎的定义,但是要证明其存在性,我们必须实实在在的从 一个预层中将其构造出来,为此,可以 考虑,

高等数学中的法则(谈谈数学中的层)(7)

其中 ∐ 表示 无交并 (disjoin union),指的是:

  • 不同 F(U) 和 F(V) 中的 同一个元素 s 在 C 中被视为不同的元素;

注:无交并 具体实现 可以用 序对 加以区分,即,

∐ F(U) = {(s, F(U)) | ∀ U ∈ Λ, ∀ s ∈ F(U) }

但一般来说,我们依然将 C 中的元素写成 s 而非 (s, F(U))。

可以在 C 上定义关系,

  • s ∈ F(U)) ∼ t ∈ F(V)) := ∃W ∈ Λ,W ⊆ U, V,rᴜᴡ(s) = rᴠᴡ(t);

这是一种 等价关系,因为它满足,

  • 自反性:rᴜᴜ(s) = rᴜᴜ(s) ⇒ s ∼ s;
  • 对称性:s ∼ t ⇒ rᴜᴡ(s) = rᴠᴡ(t) ⇒ rᴠᴡ(t) = rᴜᴡ(s) ⇒ t ∼ s;
  • 传递性:s₁ ∼ t ∧ t ∼ s₂ ⇒ rᴜ₁ᴡ₁(s) = rᴠᴡ₁(t₁) ∧ rᴠᴡ₂(t) = rᴜ₂ᴡ₂(s₂) ⇒ rᴡ₁,ᴡ₁∩ᴡ₂(rᴜ₁ᴡ₁(s)) = rᴡ₁,ᴡ₁∩ᴡ₂(rᴠᴡ₁(t₁)) ∧ rᴡ₂,ᴡ₁∩ᴡ₂((rᴠᴡ₂(t)) = rᴡ₂,ᴡ₁∩ᴡ₂(rᴜ₂ᴡ₂(s₂)) ⇒ rᴜ₁,ᴡ₁∩ᴡ₂(s) = rᴠ,ᴡ₁∩ᴡ₂(t₁) ∧ rᴠ,ᴡ₁∩ᴡ₂(t) = rᴜ₂,ᴡ₁∩ᴡ₂(s₂) ⇒ rᴜ₁,ᴡ₁∩ᴡ₂(s) = rᴜ₂,ᴡ₁∩ᴡ₂(s₂) ⇒ s₁ ∼ s₂;

这样,所有与 s 相互等价的元素 组成的集合 称为 等价类,记为 s‾,C 中的所有 等价类,将

C 完全分割,它们组成的集族,称为 商集,记为 C/∼。对于每个 U ∈ Λ 可定义映射,

σᴜ: F(U) → A , s ↦ s‾

则 C/∼, (σᴜ)U∈Λ 构成 一个 目标。

接着,我们需要验证该目标是 正向极限,直接通过定义来验证比较麻烦,我们这里引入,

正向极限判定定理:目标 A, (σᴜ)U∈Λ ,若 满足,

  • 对于任意 a ∈A, 都存在 U ∈Λ,使得 a ∈ Im(σᴜ),也就是,有 s ∈ F(U), σᴜ(s) = a; (Ⅰ)
  • 对任意 U, V ∈Λ, 任取 s ∈ F(U), t ∈ F(V) 都有,σᴜ(s) = σᴠ(t) 当且仅当 存在 W∈Λ,W ⊆ U,V,使得 rᴜᴡ(s) = rᴠᴡ(t); (Ⅱ)

则 是正向极限。

很明显,有,

  • C/∼ 每个元素 s‾ ,因 C 是全体 F(U) 的无交并,故 s 必然来着 某个 F(U),于是有 σᴜ(s) = s‾ ,条件 Ⅰ 满足;
  • σᴜ(s) = σᴠ(t) ⇔ s‾ = t‾ ⇔ s∼t ⇔ ∃W ∈ Λ,W ⊆ U, V,rᴜᴡ(s) = rᴠᴡ(t),条件 Ⅱ 满足;

因此 C/∼, (σᴜ)U∈Λ 是正向极限,于是 就有 F᙮ = C/∼,这样我们 证明了:

  • 任意 X 上的 预层 F 以及 任意 点 x ∈ X 都存在 茎 F᙮;

注意:以上茎的构造过程是对于 集合上的预层 而言的,而 对于 Abel群的预层的,小石头会在后序文章中来介绍。

​——§ §——​

现在,让我们来证明上面的定理,

证:设 B , (τᴜ)U∈Λ 是任意目标,对任意 a ∈ A ,利用条件Ⅰ,可取 s ∈ F(U) 使得 a = σᴜ(s) ,于是可令,

g(a) = τᴜ(s) ∈ B

这样就定义了一个A到B的 映射 g: A → B,实际上,

若 存在 另外的 t ∈ F(V) 使得 a = σᴠ(t) ,则 σᴠ(t) = a = σᴜ(s) ,于是 由条件Ⅱ,有 rᴜᴡ(s) = rᴠᴡ(t),再 结合 目标的定义 有,

g(σᴠ(t)) = τᴠ(t) = τᴡ(rᴠᴡ(t)) = τᴡ(rᴜᴡ(s)) = τᴜ(s) = g(σᴜ(s))

即,下图交换,

高等数学中的法则(谈谈数学中的层)(8)

所以,g 的确是单值的,是一个映射。而,对于任意 a = σᴜ(s) ∈ A, g 又 唯一满足,

g(σᴜ(s)) = τᴜ(s)

即,g 符合 正向极限 的 泛性要求,于是 A, (σᴜ)U∈Λ 是 正向极限。▉

另外,不难证明 上面定理 的 逆定理 也成立,因此 这个 判定条件 还是 充要条件。

​——§ §——​

对于有些具体的预层实例,我们并不一定需要用上面的构造方法来得到 茎,例如:前面 №2 中的 常预层 Aᵪ,其茎 F᙮ = A,而 σᴜ = idᴀ,这个很容易 直接定义验证。

最后,需要说明,为了方便,很多《层论》书中,会将 正向极限的 符号隐去,即,不出现 Λ 和 σᴜ 这样的符号,而是将茎记为:

高等数学中的法则(谈谈数学中的层)(9)

同时,上面的判定定理也改写如下,作为茎的重要性质:

  • 对于 每个 芽 e ∈ F᙮ ,都存在 截影 s ∈ F(U)U ∋ x 使得 e = s᙮;
  • 对于 任意两个芽 s᙮, t᙮ ∈ F᙮(s ∈ F(U)U ∋ x, t ∈ F(V)V ∋ x)有, s᙮ = t᙮ 当且仅当 存在 开集 W ⊆ U ∩ V 使得 rᴜᴡ(s) = rᴠᴡ(t)。

我们以后也使用这种标记法。

补充

对于任意 s, t ∈ F(U),显然有,

s = t ⇒ ∀ x ∈ U, sₓ = tₓ;

但是反过来,就不一定成立,我们只能由上面的性质Ⅱ,得出,

存在 一个 开集 x ∈ Uₓ ⊆ U 使得 rᴜ,ᴜₓ(s) = rᴜ,ᴜₓ(t);

不过 若 预层 F 还具有 ,

  • 单一性:若 存在 开覆盖 U = i∈Λ Uᵢ ,使得 s 和 t 在每个覆盖子集 Uᵢ 中的限制 相同,即 rᴜ,ᴜᵢ(s) = rᴜ,ᴜᵢ(t) ,则有 s = t;

则 显然 U = x∈U Uₓ 是一个满足单一性的开覆盖,于是可以得出 s = t。

附录

这里,明确一下,拓扑空间的 定义。

非空集合 X 之所以 成为 拓扑空间 是因为 指定了 它的 全部 开子集 组成的集族 τ,当然这个指定不是完全任意的,我们要求 τ 中的开集 必须满足:

  • ∅, X 是开集,即 ∅, X ∈ τ;
  • 任意多个 开集的 并 是开集,即,对任意指标集 Λ,有 (∀λ∈Λ,Uλ ∈ τ) ⇒ λ∈Λ Uλ ∈ τ;
  • 有限多个 开集的 交 是开集,即,对于任意有限指标集 Λ ,有 (∀λ∈Λ,Uλ ∈ τ) ⇒ λ∈Λ Uλ ∈ τ;

称 这样的 τ 为 拓扑结构


(权且当做科普,茎的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吧!接下来是 层化,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小石头的后续文章。)

(哎,这个系列,写的实在太烂,是小石头能力不够,无法做到高屋建瓴的通俗易懂,实在是愧对大家的期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