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病毒的人群年龄(60人感染病毒的群体免疫)
孰对孰错,孰是孰非,哪一个方案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哪一个方案能获得更高的安全效率,时间已经无法给出答案。
口述 / 吴晓波
被推上风口浪尖的“群体免疫”最终被扼杀在摇篮中。
3月16日,基于意大利患者入院后高达30%的重病率,英国首相鲍里·约翰逊公布了更为严格的防疫措施。这意味着,英国人基本上放弃了“群体免疫”的想法。
这个大胆的想法,于3月12日进入公众视野。当时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兰斯爵士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需要约60%的英国人感染轻症新冠病毒,来获得对新冠肺炎的群体免疫。
“群体免疫”一词出现在媒体后,立刻在全球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恐慌。
接下来,各路媒体开始带节奏,纷纷亮出骇人听闻的标题:
《英国政府要拿60%国民的性命进行一场豪赌?》
《英国故意牺牲60%的人以获得群体免疫》
……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个群体免疫。
我们必须先弄清楚到底什么是群体免疫。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的定义,群体免疫指的是在某种情况下,有足够比例的人群对传染病具有免疫力,从而令这种疾病不能在人际传播。
当一场传染病发生的时候,如何获得免疫力?很简单,两种途径:要么接种疫苗,要么感染自愈后获得抗体。
但是开发疫苗,走完所有程序最快也要一年。
疫苗是没戏了,只能选择后者:不采取隔离措施,任由新冠病毒传播,当足够多的人被感染自愈后,便会拥有免疫力,自然会把剩下的“健康人”隔离开来,从而形成一个“保护圈”。
即使剩下的“健康人”仍有可能被感染,但此时身边大多数人都已经有免疫力,身体不易携带病毒,病毒也就很难大范围地传播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需要多少人感染新冠病毒呢?根据推算,这个比例至少要达到60%。英国目前人口约6650万(2018年数据),意味着至少需要4000万人被感染才能获得所谓的群体免疫。
这在历史上并不是没有发生过。
1968年,香港曾爆发“甲型H3N2流感”,引起全球大流行,100多万人丧生。而在1970年6月第二次出现高峰期时,各国的患者人数都有大幅度的下滑,同时感染过H3N2流感的人,都抵御住了之后相同或相似的流感病毒。主要的原因是已经发生了群体免疫。
为什么这一次英国跟中国、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决策不同,提出了一个如此令人细思极恐的想法?它背后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主要是英国出于对疫情恶化的判断。
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兰斯爵士在电视节目上说过一段话,大意是:
目前疫情在欧洲已不受控制,一旦采取过分严格的防疫措施,经济将停摆,英国付出的代价可能会远远超过疾病本身。就算暂时遏制住了病毒,但很难保证明年会不会卷土重来,所以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只有在疫苗和感染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一道免疫防线,才能让病毒再也掀不起波浪。
正是这个男人提出了“群体免疫”
更令人恐慌的是,英国《卫报》披露了一份英国卫生部的秘密文件。文件显示,疫情预计将持续到2021年春天,最坏将会有近80%的英国人感染。
按照这位首席科学顾问的说法,群体免疫是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的。他说:“由于绝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建立群体免疫后会保护那些最脆弱的群体。”
意思是年轻人抵抗力好,大多数人感染后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在没有治疗或简单治疗的情况下就自愈了,好比得了一场流感。只有先让大部分年轻人感染后产生抗体,才能最大程度保护容易感染的老年人群。
所以,英国政府之前并没有采取极端的封锁政策,却强烈要求隔离70岁以上的老年人。
然后,英国将集中有限的医疗资源救治危重症患者。换言之,“不在防感染上花成本,而是在防死亡上花成本”。这样既不会牺牲经济,医疗系统也不至于崩溃,这就是英国人的逻辑。
群体免疫在舆论界和科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对声。
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的主编炮轰英国政府在拿老百姓的生命去玩“俄罗斯轮盘赌”。
《柳叶刀》主编:群体免疫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英国科学界近三百名科学家联名上书,实名反对群体免疫政策,认为必须立刻实施社交隔离。
这些观点认为,群体免疫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不管是60%的感染率,还是年轻群体那低于1%的死亡率,都会产生偏差。
而且新冠病毒存在变异的可能,即便自愈后获得抗体,也有可能被变异的病毒再次感染,最终的感染率和死亡率会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当60%以上的英国人感染之后,最后到底牺牲多少人呢?如果按照最低1%的死亡率来计算,死亡人数将超过40万人。如果所有国家都采取群体免疫,最终结果是7000万人将失去生命,无异于爆发了一场世界大战。
谁又愿意沦为那不幸的1%呢?所以有人说,群体免疫的背后其实也是道德的考量。
有一个疯子把100个无辜的人依次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幸运的是,你可以按下按钮,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但是问题来了,那个疯子在另一条轨道上也绑了1个人。
考虑以上情况,你会按下按钮,牺牲掉那1%的人吗?
这就是著名的“电车难题”,提出者是哲学家菲利帕·福特。恰好,他也是个英国人。
截至3月17日,英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达到1950人。如果不加控制,感染者预计4~5天翻一番。
意大利和西班牙分别在10日和16日封锁边境,法国在17日宣布进入“战争状态”。
而英国政府的新政,尽管比之前要积极得多,但依然没有提到任何封锁政策,没有强制关闭公共场所,没有取消集会,更没有关闭学校,一切靠群众自觉。相比邻居们的强硬,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在此时显得有些吊儿郎当。
当然,英国人也不是笨蛋。作为理性主义和现代民主制度的发源国之一,英国政府有对全体国民承担责任,并对现行制度及时纠错的理性。他们之所以提出群体免疫,一定是经过了严密、科学和残酷的考量。在一片反对声中,依然有一些科学家支持这个想法。
孰对孰错,孰是孰非,哪一个方案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哪一个方案能获得更高的安全效率,时间已经无法给出答案,这个大胆的决定也将随着更雷霆的防疫手段谢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